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东峰专利>正文

一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69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属于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设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的电磁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转子轴,且所述第二电机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子轴相传动设置的的延伸后轴;所述电磁离合器组件包括第一电磁离合和第二电磁离合;所述第一电磁离合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传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上;所述第二电磁离合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传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和所述延伸后轴上。该装置能够具备双电机转矩耦合提高总转矩及拓宽恒转矩区间两种功能且可通过调整电磁离合器组件灵活地进行功能切换,提升了电机功能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
本技术涉及动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车一般为单电机或双电机驱动。单电机一般为永磁同步电机,虽然转速范围宽广,随着转速增加,扭矩下降,车辆为了维持高速,大大增加了电能消耗。双电机驱动一般为前后布局,提升了了车辆动力性能和最高车速,但是在控制和车辆结构方面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成本。所以,如何使电机进一步提高加速性能,并具备更宽广的恒转矩区间是一直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难题。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技术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结构不合理导致电机加速性能较差、恒转矩区间较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电磁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转子轴,且所述第二电机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子轴相传动设置的的延伸后轴;所述电磁离合器组件包括第一电磁离合和第二电磁离合;所述第一电磁离合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传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上;所述第二电磁离合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传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和所述延伸后轴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设于套筒体内;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壳与所述套筒体内壁相固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与所述套筒体的内壁以轴线相转动设置;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同轴线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与所述套筒体之间设有轴承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设有沿所述套筒体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沿所述套筒体方向延伸的第二转子轴;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和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均位于所述第一电机在第一转子轴的朝向端与所述第二电机在延伸后轴的朝向端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体内还设有第三电磁离合;所述第三电磁离合的第三主动摩擦片滑动设于所述套筒体的内壁,所述第三电磁离合的第三从动摩擦片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相固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磁离合电接有第二输电端,所述第二输电端与外部电源相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体内设有滑环结构;所述滑环结构包括滑环定子以及转动设于所述滑环定子上的滑环转子,其中所述滑环定子电连接有第一输电端,所述第一输电端与外部电源相电接;所述滑环转子分别通过电线与所述第一电磁离合、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及第二电机相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子轴上开设有布线通道,所述布线通道经所述第一转子轴的一侧外壁延伸至第一转子轴的中轴线,并由第一转子轴与所述第二电磁离合相装配的一侧穿出;所述第一输电端得电后,依次经滑环定子、滑环转子及设于布线通道内的电线为第一电磁离合和第二电磁离合供电,同时经滑环定子、滑环转子及设于套筒体内的电线为第二电机供电,以此可实现各部件的通电工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离合的第一主动摩擦片滑动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转子轴上,且所述第一主动摩擦片与所述第一转子轴之间设有用于传递扭矩的键结构;所述第一电磁离合的第一从动摩擦片滑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上,且所述第一从动摩擦片在朝向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延伸设有传动臂;所述传动臂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相固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磁离合的第二主动摩擦片滑动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转子轴上,且所述第二主动摩擦片与所述第一转子轴之间设有用于传递扭矩的键结构;所述第二电磁离合的第二从动摩擦片固接设于所述延伸后轴上。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装置能够具备双电机转矩耦合提高总转矩及拓宽恒转矩区间两种功能,且可通过调整电磁离合器组件灵活地进行功能切换,提升了电机功能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在高速功能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增大恒转矩区间功能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套筒体1、第一电机2、第一转子轴21、布线通道211、第二电机3、第二转子轴31、延伸后轴32、第一电磁离合4、传动臂5、第二电磁离合6、滑环结构7、滑环定子71、滑环转子72、第一输电端711、第三电磁离合8、第二输电端81、轴承体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套筒体1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套筒体1内部的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2和所述第二电机3之间设有可控制传动通断的电磁离合器组件,用以具备双电机转矩耦合提高总转矩及拓宽恒转矩区间两种功能,并且可通过调整电磁离合器组件灵活地进行功能切换,大大提升了功能实用性。具体设置如下:所述第一电机2的外壳固接设于所述套筒体1内壁,所述第二电机3的外壳与所述套筒体1内壁之间通过轴承体9相连,所述第一电机2与所述第二电机3之间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电机2的一端设有沿所述套筒体1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子轴21,所述第二电机3的一端设有沿所述套筒体1方向延伸的第二转子轴31,且所述第二电机3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子轴31一体设置的延伸后轴32,所述电磁离合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机2在第一转子轴21的朝向端与所述第二电机3在延伸后轴32的朝向端之间,用以实现对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3之间的传动控制,保证了功能的可行性。具体地,所述电磁离合器组件包括第一电磁离合4、传动臂5、第二电磁离合6及滑环结构7,其中,所述第一电磁离合4的第一主动摩擦片滑动设于所述第一电机2的第一转子轴21上,且所述第一主动摩擦片与所述第一转子轴21之间设有用于传递扭矩的键结构,使得第一主动摩擦片可随同第一转子轴21旋转;所述第一电磁离合4的第一从动摩擦片滑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21上,且所述第一从动摩擦片在朝向所述第二电机1的一端延伸设有传动臂5,所述传动臂5与所述第二电机1的外壳相固接,用以通过将第一电磁离合4内线圈通电,使得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电磁离合器组件;其中,/n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转子轴,且所述第二电机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子轴相传动设置的延伸后轴;/n所述电磁离合器组件包括第一电磁离合和第二电磁离合;/n所述第一电磁离合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传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上;/n所述第二电磁离合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传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和所述延伸后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之间的电磁离合器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转子轴,且所述第二电机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子轴相传动设置的延伸后轴;
所述电磁离合器组件包括第一电磁离合和第二电磁离合;
所述第一电磁离合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传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上;
所述第二电磁离合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传动设于所述第一转子轴和所述延伸后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设于套筒体内;
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壳与所述套筒体内壁相固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与所述套筒体的内壁以轴线相转动设置;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同轴线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与所述套筒体之间设有轴承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设有沿所述套筒体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沿所述套筒体方向延伸的第二转子轴;
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和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均位于所述第一电机在第一转子轴的朝向端与所述第二电机在延伸后轴的朝向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其特征是,所述套筒体内还设有第三电磁离合;
所述第三电磁离合的第三主动摩擦片滑动设于所述套筒体的内壁,所述第三电磁离合的第三从动摩擦片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壳相固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其特征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峰
申请(专利权)人:刘东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