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保护器的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66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浪涌保护器的基座,导电片设置有安装弹性夹片的安装部分,安装部分包括位于下方的基部及分别垂直于基部两侧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基部与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缺口,弹性夹片包括与基部内侧相抵的主体,主体设置有延伸至限位缺口内并与限位缺口上方侧壁的限位折弯,主体设置有与第一侧部的内侧相抵并向第二侧部凸起的夹持折弯,夹持折弯的凸起部分与第二侧部之间形成夹持模块插脚的夹持力,第二侧部的限位缺口位于限位折弯相对第一侧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相抵的限位块。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加工效率的浪涌保护器的基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浪涌保护器的基座
本技术涉及浪涌保护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浪涌保护器的基座。
技术介绍
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传统的浪涌保护器包括基座及浪涌保护模块,基座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外接插口,基座上方设置有容置浪涌保护模块的凹陷部分,基座位于凹陷部分的底部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模块插口,浪涌保护模块底部设置有插入模块插口的模块插脚构成浪涌保护模块与基座的插接。为了使模块插脚能够稳定插于模块插口内,基座内位于外接插口与模块插口之间设置有导电片,基座内位于模块插口处往往设置有与导电片固定的弹性夹片,弹片夹片将模块插脚夹持实现模块的稳定安装。然而,传统的导电片与弹性夹片采用铆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一方面,铆接的方式加工不便,影响加工进度,另一方面,铆接会产生较大的作用力,导电片与弹性夹片在铆接之后才能一同装配至基座内,无法在底座上同时进行加工及装配,影响装配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加工效率的浪涌保护器的基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基座本体,所述的基座本体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外接插口,所述的基座本体上方设置有容置浪涌保护模块的凹陷部分,所述的基座本体位于凹陷部分的底部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供浪涌保护模块的模块插脚插入的模块插口,所述的基座本体内位于外接插口与模块插口之间设置有导电片,所述的基座本体内位于模块插口处往往设置有与导电片固定的弹性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片设置有安装弹性夹片的安装部分,所述的安装部分包括位于下方的基部及分别垂直于基部两侧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的基部与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缺口,所述的弹性夹片包括与基部内侧相抵的主体,所述的主体设置有延伸至限位缺口内并与限位缺口上方侧壁的限位折弯,所述的主体设置有与第一侧部的内侧相抵并向第二侧部凸起的夹持折弯,所述的夹持折弯的凸起部分与第二侧部之间形成夹持模块插脚的夹持力,所述的第二侧部的限位缺口位于限位折弯相对第一侧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相抵的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采用卡配的方式,将弹性夹片固定于导电片,相较铆接,加工更为便利,可在基座本体上依次进行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其次,同侧限位折弯限位于基部两侧构成弹性夹片相对导电片的横向限位,限位折弯抵于限位块与夹持折弯抵于第一侧部构成弹性夹片相对导电片的纵向限位,主体抵于基部内侧配合限位折弯抵于限位缺口上方侧壁构成弹性夹片相对导电片的竖向限位,三个方向限位保证弹性夹片与导电片的组装稳定性,然后,合理利用第二侧部作为与限位折弯的夹持配合部分,使结构更为精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对的两个所述的限位折弯与主体形成开口朝向上方的V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V形结构的限位折弯与主体,在将主体按入安装部分的过程中,会使限位折弯自动收缩,在限位折弯到达与限位缺口对应位置时自动展开实现限位配合,进一步增加装配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夹持折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部、第二部及第三部,所述的第一部与第一侧部内侧相贴合,所述的第二部逐渐靠近第二侧部,所述的第三部向第一侧部靠近直至延伸至位于第一侧部和基部连接处的主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第一侧部内侧相贴合的第一部和与主体连接的第三部相组合,使第二部及第三部连接的凸起部分形变更为规则,保证模块插脚的夹持稳定性,同时,第二部倾斜设置作为形变引导部分,在受到模块插脚挤压时引导模块插脚向第一侧部移动的同时,引导凸起部分规则形变,进一步提高插接顺畅性及夹持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电片及弹性夹片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并排设置,相邻所述的导电片之间及相邻弹性夹片之间相连形成汇流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汇流结构的导电片及弹性夹片作为浪涌保护器的基座本体的出线结构,使装配更为便捷、结构更为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位于基座本体内外接插口处的外接框,所述的外接框为O形构件,所述的基座本体设置有供外接框升降的调节通道,所述的导电片设置有从外接框O形中部穿过的外接部,所述的基座本体内外位于外接部下方设置有支撑外接部的支撑台阶,所述的外接框设置有与外接框螺纹配合且杆部与外接部相抵的锁定螺栓,所述的锁定螺栓的头部与基座本体内侧相抵,所述的基座本体上方开设有与锁定螺栓的头部相对应、截面小于锁定螺栓的头部的工具操作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具从工具操作口伸入并旋转锁定螺栓的头部,由于锁定螺栓的头部与杆部均限位,在旋转锁定螺栓的头部的同时外接框会上升,外接框的下部与外接部形成夹持外接导线/接插件的夹持力,相较传统结构,零件更少,结构更为精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去除上盖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进线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底座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出线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浪涌保护器的基座,包括基座本体1,基座本体1由底座11和上盖12构成,基座本体1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外接插口13,基座本体1上方设置有容置浪涌保护模块的凹陷部分14,基座本体1位于凹陷部分14的底部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供浪涌保护模块的模块插脚插入的模块插口15,基座本体1内位于外接插口13与模块插口15之间设置有导电片2,基座本体1内位于模块插口15处往往设置有与导电片2固定的弹性夹片3,导电片2设置有安装弹性夹片3的安装部分,安装部分包括位于下方的基部21及分别垂直于基部21两侧的第一侧部22和第二侧部23,基部21与第一侧部22及第二侧部23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缺口24,弹性夹片3包括与基部21内侧相抵的主体31,主体31设置有延伸至限位缺口24内并与限位缺口24上方侧壁的限位折弯32,主体31设置有与第一侧部22的内侧相抵并向第二侧部23凸起的夹持折弯33,夹持折弯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浪涌保护器的基座,包括基座本体,所述的基座本体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外接插口,所述的基座本体上方设置有容置浪涌保护模块的凹陷部分,所述的基座本体位于凹陷部分的底部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供浪涌保护模块的模块插脚插入的模块插口,所述的基座本体内位于外接插口与模块插口之间设置有导电片,所述的基座本体内位于模块插口处往往设置有与导电片固定的弹性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片设置有安装弹性夹片的安装部分,所述的安装部分包括位于下方的基部及分别垂直于基部两侧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的基部与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缺口,所述的弹性夹片包括与基部内侧相抵的主体,所述的主体设置有延伸至限位缺口内并与限位缺口上方侧壁的限位折弯,所述的主体设置有与第一侧部的内侧相抵并向第二侧部凸起的夹持折弯,所述的夹持折弯的凸起部分与第二侧部之间形成夹持模块插脚的夹持力,所述的第二侧部的限位缺口位于限位折弯相对第一侧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相抵的限位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浪涌保护器的基座,包括基座本体,所述的基座本体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外接插口,所述的基座本体上方设置有容置浪涌保护模块的凹陷部分,所述的基座本体位于凹陷部分的底部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供浪涌保护模块的模块插脚插入的模块插口,所述的基座本体内位于外接插口与模块插口之间设置有导电片,所述的基座本体内位于模块插口处往往设置有与导电片固定的弹性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片设置有安装弹性夹片的安装部分,所述的安装部分包括位于下方的基部及分别垂直于基部两侧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的基部与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缺口,所述的弹性夹片包括与基部内侧相抵的主体,所述的主体设置有延伸至限位缺口内并与限位缺口上方侧壁的限位折弯,所述的主体设置有与第一侧部的内侧相抵并向第二侧部凸起的夹持折弯,所述的夹持折弯的凸起部分与第二侧部之间形成夹持模块插脚的夹持力,所述的第二侧部的限位缺口位于限位折弯相对第一侧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相抵的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保护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相对的两个所述的限位折弯与主体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远黄建勇晏礼乐黄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奔一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