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低温散热的立式非触摸液晶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48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低温散热的立式非触摸液晶显示屏,用于对液晶显示屏的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进行集中散热,并减少液晶屏与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之间的热传递其包括一底座,底座上设有一机壳,机壳的正面设有玻璃面板,机壳内设有与玻璃面板相对的液晶屏,液晶屏背面设有第一导热板,机壳的背面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与第一导热板相对设置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液晶屏的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分别设置在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的背面。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与第一导热板之间设有呈S型来回弯曲的液冷管,液冷管具有两向下延伸的第一管路,两第一管路的下端90°折弯形成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却液从进液口流入液冷管内并从出液口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低温散热的立式非触摸液晶显示屏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屏的
,特别涉及一种通过低温散热的立式非触摸液晶显示屏。
技术介绍
广告机作为新一代的智能设备,其可并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小插件(天气、汇率等)等多媒体素材进行广告宣传,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场、车站、商业街、电子公交站牌、户内外导示等。现有的户外立式广告机一般采用的非触摸液晶显示屏,其亮度高,使用寿命长,且成本低。由于需要长时间保持工作状态,因此散热系统是户外立式广告机的重点。目前,户外立式广告机采用的风冷散热,通过机壳内部风机的运行进行散热,在内部设置散热风道,使风从进风口进入,再分成屏前散热风道和屏后散热风道,最后由上部出风口排出。风冷散热的造价低,但效果一般。由于液晶显示屏的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上的发热元器件多,发热量大,风冷散热很难对这两个部分集中散热,导热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散热的热量会传递到液晶屏上,液晶屏的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正常显示。并且,液晶屏散热的热量对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上的元器件也会有一定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低温散热的立式非触摸液晶显示屏,旨在对液晶显示屏的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进行集中散热,并减少液晶屏与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之间的热传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通过低温散热的立式非触摸液晶显示屏,其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机壳,所述机壳的正面设有玻璃面板,所述机壳内设有与所述玻璃面板相对的液晶屏,所述液晶屏与玻璃面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形成一屏前散热通道。所述液晶屏背面设有第一导热板,所述机壳的背面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与第一导热板相对设置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液晶屏的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的背面。所述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与第一导热板之间设有呈S型来回弯曲的液冷管,所述液冷管的管体与所述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与第三导热板均相贴。所述液冷管具有两向下延伸的第一管路,两所述第一管路的下端90°折弯形成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却液从所述进液口流入所述液冷管内并从出液口流出。可选地,所述液冷管的管体呈扁平状。可选地,所述液冷管与所述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以及第三导热板之间均设有导热硅脂。可选地,所述图像驱动板与第二导热板之间、所述电源板与第三导热板之间设有绝缘导热胶。可选地,所述机壳的背面下部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出风侧设有散热风机。所述机壳的背面上部设有出风口。可选地,所述进风口与散热风机的进风口之间设有过滤网。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液晶屏的背面设有第一导热板,并在第一导热板的对侧设置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将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设置在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上,并在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第三导热板之间设置液冷管。通过向液冷管内通入低温的液体介质,来吸收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第三导热板从液晶屏、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上吸收的热量,实现对液晶屏、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的集中散热,避免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上的热量与液晶屏上的热量相互传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液冷散热,散热效果好,可以对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进行集中散热,避免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热量传递给液晶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背面的液冷散热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3,在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过低温散热的立式非触摸液晶显示屏,该通过低温散热的立式非触摸液晶显示屏包括一底座100,该底座100上设有一机壳200,机壳200的正面设有玻璃面板300,机壳200内设有与玻璃面板300相对的液晶屏400,液晶屏400与玻璃面板300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形成一屏前散热通道。液晶屏背面设有第一导热板410,机壳200的背面设有支架230,支架230上设有与第一导热板410相对设置第二导热板510和第三导热板610,液晶屏400的图像驱动板500和电源板600分别设置在第二导热板510和第三导热板610的背面。第二导热板510和第三导热板610与第一导热板410之间设有呈S型来回弯曲的液冷管700,液冷管700的管体与第一导热板410、第二导热板510与第三导热板610均相贴。液冷管700具有两向下延伸的第一管路,两第一管路的下端90°折弯形成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却液从进液口流入液冷管700内并从出液口流出,将第一导热板410、第二导热板510和第三导热板610吸收的热量带走,对液晶屏400、图像驱动板500和电源板600进行液冷散热。同时,在机壳200的背面下部设有进风口210,进风口210的出风侧设有散热风机800。机壳200的背面上部设有出风口220。散热风机800可将外部的冷空气吸入机壳200内,通过屏前散热通道和液冷管700时,对机壳200内部进行风冷散热。可选地,在进风口210与散热风机800的进风口210之间设有过滤网810,以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避免将外部的粉尘带入机壳200内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液晶屏400的背面设有第一导热板410,并在第一导热板410的对侧设置第二导热板510和第三导热板610,将图像驱动板500和电源板600设置在第二导热板510和第三导热板610上,并在第一导热板410和第二导热板510、第三导热板610之间设置液冷管700。通过向液冷管700内通入低温的液体介质,来吸收第一导热板410、第二导热板510、第三导热板610从液晶屏400、图像驱动板500和电源板600上吸收的热量,实现对液晶屏400、图像驱动板500和电源板600的集中散热,避免图像驱动板500和电源板600上的热量与液晶屏400上的热量相互传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液冷+风冷散热,散热效果好,既可以对图像驱动板500和电源板600进行集中散热,又可以对机壳内部进行整体散热,同时避免图像驱动板500和电源板600热量传递给液晶屏400。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液冷管700的管体设置为扁平状,以增加液冷管700与第一导热板410、第二导热板510和第三导热板610的接触面积,提高液冷管700与导热板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提高液冷管700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地,在液冷管700与第一导热板410、第二导热板510以及第三导热板610之间均设有导热硅脂,通过导热硅脂以使得液冷管700与导热板之间充分接触,进一步提升液冷管700的散热效果。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图像驱动板500与第二导热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低温散热的立式非触摸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机壳,所述机壳的正面设有玻璃面板,所述机壳内设有与所述玻璃面板相对的液晶屏,所述液晶屏与玻璃面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形成一屏前散热通道;所述液晶屏背面设有第一导热板,所述机壳的背面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与第一导热板相对设置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液晶屏的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的背面;/n所述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与第一导热板之间设有呈S型来回弯曲的液冷管,所述液冷管的管体与所述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与第三导热板均相贴;/n所述液冷管具有两向下延伸的第一管路,两所述第一管路的下端90°折弯形成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却液从所述进液口流入所述液冷管内并从出液口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低温散热的立式非触摸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机壳,所述机壳的正面设有玻璃面板,所述机壳内设有与所述玻璃面板相对的液晶屏,所述液晶屏与玻璃面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形成一屏前散热通道;所述液晶屏背面设有第一导热板,所述机壳的背面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与第一导热板相对设置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液晶屏的图像驱动板和电源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的背面;
所述第二导热板和第三导热板与第一导热板之间设有呈S型来回弯曲的液冷管,所述液冷管的管体与所述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与第三导热板均相贴;
所述液冷管具有两向下延伸的第一管路,两所述第一管路的下端90°折弯形成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却液从所述进液口流入所述液冷管内并从出液口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色彩商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