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小车的避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41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小车的避障装置,包括车壳和清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避震器下端设置了清理装置,在电机运行下,带动导杆转动,来实现滑块往复移动,然后就可使清理杆在滑块往复移动下,实现左右往复摆动,来对避震器附着灰尘进行清理,从而就可达到对避震器镜头附着灰尘的清理,保证避震器检测精确度的优点,通过在放置壳上端设置了阻挡机构,在清理杆往复移动时,会带动滑动杆与滑动槽上下往复移动,然后随着滑动杆与清理杆的带动,就可使挡板左右往复移动,然后清理的灰尘就会掉落到挡板上端,实现灰尘阻挡作用,从而达到了防止灰尘掉落到放置壳内部,对内部零件造成影响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小车的避障装置
本技术具体是一种新型智能小车的避障装置,涉及避障装置相关领域。
技术介绍
智能小车,即轮式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的一种,其内容涵盖机械、汽车、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领域,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技术,可广泛的应用于工厂自动料车、固定场地搬运车等
,也可应用于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民用和军用应用前景,而目前为了防止在智能小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避免与外部物体碰撞,通常在智能小车前端设置避震器,来避免发生碰撞活动。目前在进行智能小车的避障装置的使用时,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超声波或红外线来检测外部环境,避免发生碰撞,但是红外线避震器在长时间使用后,避震器镜头容易附着灰尘,而附着的灰尘容易影响红外线避震器检测的精确度,而检测精度的不准确,容易导致小车发生碰撞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小车的避障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智能小车的避障装置,该装置包括车壳和清理装置,所述车壳左侧上端设置有蓄电箱,所述清理装置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小车的避障装置,包括车壳(1),所述车壳(1)左侧上端设置有蓄电箱(2);/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理装置(6),所述清理装置(6)设置于避障器(3)下端,所述清理装置(6)由放置壳(61)、连接块(62)、清理杆(63)、滑块(64)、导杆(65)、电机(66)和阻挡机构(67)组成,所述放置壳(61)左侧与车壳(1)固定连接,并且放置壳(61)内部右侧下端焊接固定有连接块(62),所述连接块(62)右侧与清理杆(63)转动连接,所述清理杆(63)上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64),所述滑块(64)左侧与导杆(65)转动连接,所述导杆(65)左侧下端与电机(66)紧固连接,所述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小车的避障装置,包括车壳(1),所述车壳(1)左侧上端设置有蓄电箱(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理装置(6),所述清理装置(6)设置于避障器(3)下端,所述清理装置(6)由放置壳(61)、连接块(62)、清理杆(63)、滑块(64)、导杆(65)、电机(66)和阻挡机构(67)组成,所述放置壳(61)左侧与车壳(1)固定连接,并且放置壳(61)内部右侧下端焊接固定有连接块(62),所述连接块(62)右侧与清理杆(63)转动连接,所述清理杆(63)上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64),所述滑块(64)左侧与导杆(65)转动连接,所述导杆(65)左侧下端与电机(66)紧固连接,所述阻挡机构(67)设置于放置壳(61)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智能小车的避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67)由滑动槽(671)、滑动杆(672)、连接槽(673)、挡板(674)和承接块(675)组成,所述滑动槽(671)开设于清理杆(63)上端内部,并且滑动槽(67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672),所述滑动杆(672)左右两侧均与连接槽(673)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槽(673)开设于挡板(674)上端中部,所述挡板(674)前后两侧均与承接块(675)滑动连接,所述承接块(675)下端与放置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刘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