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建明专利>正文

一种微光夜视目镜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638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微光夜视目镜光学系统。它包括沿光轴方向共轴从人眼观察侧到成像靶面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且人眼侧面为凸面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人眼侧面为凸面的第二透镜,人眼侧面为凸面和像源侧面为凹面的第三透镜,像源侧面为凸面的第四透镜且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组合成具有负光焦度的胶合透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组合使得各视场的光线聚焦并校正各级像差,利用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将发散的光线聚焦到人眼瞳孔处,在合适的出瞳距离和出瞳孔径使得观察便利和成像画面清晰,同时具有组装生产便捷、重量更轻的特点,其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光夜视目镜光学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学
,尤其是一种微光夜视目镜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科技的进展,光学镜头的设计质量不断提高,光学镜头的种类也日渐多元,微光夜视目镜的光学镜头即是其中之一。虽然微光夜视目镜的光学技术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下比较成熟的光学技术,但从其诞生之日起,至今还存在一些以下固有的缺陷:组装复杂、视场角度小、畸变大、出瞳距离过长、出瞳孔径过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光夜视目镜光学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光夜视目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方向共轴从人眼观察侧到成像靶面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且人眼侧面为凸面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人眼侧面为凸面的第二透镜;人眼侧面为凸面和像源侧面为凹面的第三透镜;像源侧面为凸面的第四透镜,且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组合成具有负光焦度的胶合透镜。优选地,所述成像靶面为球面且直径为15-18mm。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到人眼的出瞳距离为15-25mm。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形成的出瞳孔径为3-9mm。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为玻璃材质。优选地,所述目镜光学系统的视场角等于50°。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组合使得各视场的光线聚焦并校正各级像差,利用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将发散的光线聚焦到人眼瞳孔处,在合适的出瞳距离和出瞳孔径使得观察便利和成像画面清晰,同时具有组装生产便捷、重量更轻的特点,视场角能够到达到50°,避免了组装复杂、视场角度小、畸变大等问题,其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视场设定界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的视场畸变曲线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的中心MTF曲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光夜视目镜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方向共轴从人眼观察侧到成像靶面Z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且人眼侧面为凸面的第一透镜G1;具有正光焦度且人眼侧面为凸面的第二透镜G2;人眼侧面为凸面和像源侧面为凹面的第三透镜G3;像源侧面为凸面的第四透镜G4,且所述第三透镜G3与所述第四透镜G4组合成具有负光焦度的胶合透镜。基于此,本技术通过第三透镜G3和第四透镜G4的组合使得各视场的光线聚焦并校正各级像差,利用第一透镜G1和第二透镜G2将发散的光线聚焦到人眼瞳孔处,在合适的出瞳距离和出瞳孔径X使得观察便利和成像画面清晰,同时具有组装生产便捷、重量更轻的特点,视场角能够到达到50°,避免了组装复杂、视场角度小、畸变大等问题,其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为配合系统的光学需求,所述成像靶面Z为球面且直径为15-18mm;目镜系统采用球面靶面,而且靶面的大小也比较大,相当于2/3寸的CMOS成像靶面大小。为了避免眼睫毛与目镜系统最后一面相碰而妨碍观察,所述第一透镜G1到人眼的出瞳距离为15-25mm;自光学成像镜头最后一面顶点到出瞳平面与光轴交点的距离为出瞳距离Y,实际使用过程中,人演的瞳孔必须与出瞳重合才能看到整个视场,为了避免眼睫毛与目镜系统最后一面相碰而妨碍观察,出瞳距离Y不能小于一定的数值,考虑到使用者带防毒面具等情况,将出瞳距离Y为15-25mm。为人眼看见成像画面亮度亮,第一透镜G1形成的出瞳孔径X为3-9mm;瞳孔直径越大,给人感觉的亮度也越大,成像画面就越清晰,而人眼的最大极限变化范围为1-9mm,为达到在不超过瞳孔直径最大值前提下出瞳直径越大,出瞳孔径X为3-9mm。为提升产品质量,所述第一透镜G1、第二透镜G2、第三透镜G3和第四透镜G4为玻璃材质;选用为光学玻璃材质使得透光率增加,具有丰富的光学特性。为增大视野,所述目镜光学系统的视场角等于50°;在军事作战时,视野过小会产生观察盲区,在使用中需要左右摆头观察,除了会增加操作负荷,最直接影响是会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光夜视目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方向共轴从人眼观察侧到成像靶面依次排列的:/n具有正光焦度且人眼侧面为凸面的第一透镜;/n具有正光焦度且人眼侧面为凸面的第二透镜;/n人眼侧面为凸面和像源侧面为凹面的第三透镜;/n像源侧面为凸面的第四透镜,且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组合成具有负光焦度的胶合透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光夜视目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方向共轴从人眼观察侧到成像靶面依次排列的:
具有正光焦度且人眼侧面为凸面的第一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且人眼侧面为凸面的第二透镜;
人眼侧面为凸面和像源侧面为凹面的第三透镜;
像源侧面为凸面的第四透镜,且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组合成具有负光焦度的胶合透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光夜视目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靶面为球面且直径为15-18mm。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明张铁山胡洁
申请(专利权)人:宋建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