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大志专利>正文

一种蒸汽供热余热再利用的供气管道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97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5
一种蒸汽供热余热再利用的供气管道防护结构,包括保护装置和连接装置,保护装置为分体式结构,由上下两部分在一侧铰接,另一侧设置连接装置,保护装置的第一半圈内腔安装第一保温层,第一半圈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套,对应另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第二半圈内腔安装第二保温层,第二半圈上带有与连接套配合的铰接轴,第二半圈上与第一连接板对称位置安装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端安装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螺纹柱、垫圈、第一连接轴和压紧件,所述螺纹柱的上端安装有第一连接轴,压紧件安装在螺纹柱两侧的第一连接轴上,在螺纹柱上靠近压紧件的一端套接有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对余热供气管道进行保温隔热,防止人员被供气管道烫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供热余热再利用的供气管道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供气管道保护装置
,具体为一种蒸汽供热余热再利用的供气管道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蒸汽亦称“水蒸气”,根据压力和温度对各种蒸汽的分类为:饱和蒸汽,过热蒸汽,蒸汽主要用途有供暖、加湿;还可以产生动力;作为机器驱动等。然而现在的蒸汽供热余热再利用的供气管道保护装置多为整体式,在管道检修上很是麻烦,不能快速的对问题管道进行检修和保养,且大多管道为裸露式,人员易被管道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供热余热再利用的供气管道防护结构,第一半圈的背面安装有连接圈,连接圈的内腔连接有第二半圈,当余热供气管道需要维修保养时,第一半圈与第二半圈为活动连接,能够方便余热供气管道的保养和维修,从而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供热余热再利用的供气管道防护结构,包括保护装置和连接装置,保护装置的正面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保护装置为分体式结构,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下两部分在一侧铰接,另一侧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装置,所述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供热余热再利用的供气管道防护结构,包括保护装置(1)和连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1)为分体式结构,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下两部分在一侧铰接,另一侧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装置(2),所述保护装置(1)包括第一半圈(11)、第一保温层(12)、连接套(13)、第一连接板(14)、第二半圈(15)、第二保温层(16)和第二连接板(17),第一半圈(11)的内腔安装有第一保温层(12),第一半圈(11)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套(13),对应另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14),所述第二半圈(15)的内腔安装有第二保温层(16),第二半圈(15)上带有与连接套(13)配合的铰接轴,第二半圈(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供热余热再利用的供气管道防护结构,包括保护装置(1)和连接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1)为分体式结构,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下两部分在一侧铰接,另一侧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装置(2),所述保护装置(1)包括第一半圈(11)、第一保温层(12)、连接套(13)、第一连接板(14)、第二半圈(15)、第二保温层(16)和第二连接板(17),第一半圈(11)的内腔安装有第一保温层(12),第一半圈(11)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套(13),对应另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14),所述第二半圈(15)的内腔安装有第二保温层(16),第二半圈(15)上带有与连接套(13)配合的铰接轴,第二半圈(15)上与第一连接板(14)对称位置安装有第二连接板(17),第二连接板(17)上端安装有连接装置(2);
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螺纹柱(21)、垫圈(22)、第一连接轴(23)和压紧件(24),所述螺纹柱(21)的上端安装有第一连接轴(23),压紧件(24)安装在螺纹柱(21)两侧的第一连接轴(23)上,在螺纹柱(21)上靠近压紧件(24)的一端套接有垫圈(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志
申请(专利权)人:张大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