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技术介绍
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食品进行加热的。当交变电流通过电磁炉炉面下方的线圈盘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含铁质锅具的底部时,产生涡流,使锅底自身迅速发热,从而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电磁炉已走进广大家庭,电磁炉无油烟、可移动、方便简洁,成为家庭厨房的必备品。在工作时时,电磁炉的内部器件比如线圈盘和电路板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该热量会影响电磁炉的使用寿命。目前,为了便于线圈盘和电路板的散热,传统的电磁炉在下盖内设置风机进行散热的同时,还在下盖上设置筋位,通过该筋位对风机引入的冷却风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达到对电磁炉的内部器件散热的目的。然而,通过下盖上设置的筋位对风机吹出的冷却风的利用率较低,会导致线圈盘和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有较高的温升,从而影响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以解决现有电磁炉中风机冷却风利用率低,线圈盘和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温升较高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其包括壳体、风机、线圈盘和电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风机(20)、线圈盘(30)和电路板组件(40),所述壳体(10)具有一腔体,所述风机(20)、所述线圈盘(30)和所述电路板组件(40)均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线圈盘(30)和所述电路板组件(40)设在所述风机(20)出风口(21)的一侧;所述电路板组件(40)具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在所述腔体内形成第一风道(17),以将所述出风口(21)的冷却风引导至所述电路板组件(40)上的发热元件和/或所述线圈盘(30);/n所述电路板组件(40)包括电路板(41)和设在所述电路板(41)上的多个所述发热元件,所述导风结构设在所述电路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风机(20)、线圈盘(30)和电路板组件(40),所述壳体(10)具有一腔体,所述风机(20)、所述线圈盘(30)和所述电路板组件(40)均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线圈盘(30)和所述电路板组件(40)设在所述风机(20)出风口(21)的一侧;所述电路板组件(40)具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在所述腔体内形成第一风道(17),以将所述出风口(21)的冷却风引导至所述电路板组件(40)上的发热元件和/或所述线圈盘(30);
所述电路板组件(40)包括电路板(41)和设在所述电路板(41)上的多个所述发热元件,所述导风结构设在所述电路板(41)上且靠近所述出风口(21)的一端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位于多个所述发热元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为所述电路板(41)上设置的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在所述发热元件远离所述腔体中心的一侧,以使所述发热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风道(17)内,或者
多个所述发热元件在所述电路板(41)上按照预设形状排布形成所述导风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包括主发热元件(42)和多个次发热元件(43),所述主发热元件(42)的发热量大于所述次发热元件(43)的发热量,所述发热元件中的多个所述次发热元件(43)之间相贴合形成所述导风结构,或者
多个所述次发热元件(43)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所述导风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形状为直线型、弧线型或者阶梯型;
和/或,所述导风结构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