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塑金属管材密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84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覆塑金属管材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管接件、密封垫、卡扣和覆塑金属管材,管接件包括金属管件和套设于金属管件端部的复塑卡套,覆塑金属管材通过密封垫与复塑卡套对接,卡扣套设于覆塑金属管材外并与复塑卡套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卡扣紧固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采用热熔紧固方式,解决了使用热熔方式紧固时,接口处承压能力较弱容易变形或断裂等缺点,提高了接口处的承压能力。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在复塑卡套的卡槽的侧壁开设沿卡槽深度方向与连接内腔连通的观察孔,以便观察覆塑金属管材插入连接内腔的深度,避免因插入深度不够而导致覆塑金属管材与管接件脱离而漏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便于被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塑金属管材密封连接结构
本技术设计管道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塑金属管材密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输给水系统中,覆塑金属管材以其自身的健康、环保、耐腐蚀等优点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比如,与塑料管材相比,覆塑金属管材更健康,与金属管材相比,覆塑金属管材不易被腐蚀。但如何将不同的覆塑金属管材很好的实现密封且紧固的连接,是本领域内被重点研究的技术问题。在先已公开的专利中,已有很多相关研究。如公开号为CN101158428A的在先专利提供了一种插接式管接件连接结构,覆塑金属管材插入管接件的端口处的插槽中,并在插槽与覆塑金属管材之间设置遇水膨胀的密封圈,之后将插接处管接件的塑料与覆塑金属管材的塑料通过热熔连接。该专利连接方式简单,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热熔连接的插接处的承受管内水压的能力要弱于管道管体的承压能力,且热熔焊接的方式还比较容易连接失效而导致断裂。公开号为CN202927347U的在先专利,同样采用了插接后再用热熔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并未解决插接处承压能力弱且容易链接失效而断裂的这一问题。在公开号为CN110645424A的在先专利,提供了一种采用螺纹式连接的管接件,管接件与覆塑金属管材连接处的抗压能力明显增强且连接部分不容易出现链接失效而断裂,但该专利中公开的管接件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操作。因此,以何种方式实现覆塑金属管材之间很好的连接,在连接处的受压能力强且连接稳定,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操作,依然是本领域内需要研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覆塑金属管材与管接件插接时,插接处抗压能力弱且连接不牢固,易断裂导致漏水。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覆塑金属管材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接件、密封垫、卡扣和覆塑金属管材,所述管接件包括金属管件和套设于所述金属管件端部的复塑卡套,所述覆塑金属管材通过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复塑卡套对接,所述卡扣套设于所述覆塑金属管材外并与复塑卡套卡接。优选地,所述复塑卡套形成有供所述覆塑金属管材插入的连接内腔、供所述金属管件插入的安装孔以及供所述卡扣卡接的卡槽。优选地,所述卡扣与所述复塑卡套对接的表面轮廓形成为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形状,所述卡槽的形状依次为呈一段连续的过渡面、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卡扣朝向所述卡槽的表面形状依次为呈一段与所述过渡面对应的对应过渡面、凸出且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一卡头以及凸出且结构与所述第二凹槽匹配的第二卡头,所述卡扣通过所述对应过渡面与所述过渡面贴合、所述第一卡头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对接、所述第二卡头与所述第二凹槽对接而与所述复塑卡套卡接。优选地,在所述复塑卡套的所述卡槽的侧壁开设沿所述卡槽深度方向的观察孔。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在所述复塑卡套的轴线方向上贯通的孔,所述金属管件插入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复塑卡套安装。优选地,所述连接内腔为与所述复塑卡套的端面向内形成的环形槽,且所述连接内腔与所述安装孔之间定义为所述复塑卡套的管材对接口。优选地,所述复塑卡套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材质。优选地,所述卡扣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传统的热熔的方式紧固覆塑金属管材和管接件,改进为通过卡扣紧固,解决了传统的使用热熔方式紧固时,接口处承压能力较弱从而容易变形或断裂这一缺点。当在接口处套设卡扣时,接口处的承压能力取决于卡扣的整体强度,当卡扣材质采用金属材质时,卡扣的整体强度大,具备较大的承压能力,提高了接口处的承压能力,接口处不容易发生形变或断裂。同时,本技术还在复塑卡套的卡槽的侧壁开设沿卡槽深度方向与连接内腔连通的观察孔,以便观察覆塑金属管材插入连接内腔的深度,避免因插入深度不够而导致覆塑金属管材与管接件脱离而漏水。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便于被广泛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覆塑金属管材密封连接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覆塑金属管材密封连接结构装配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管接件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图3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卡扣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图5的B处放大图。其中,1-管接件;2-密封垫;3-卡扣;4-覆塑金属管材;5-观察孔;11-金属管件;12-复塑卡套;31-对应过渡面;32-第一卡头;33-第二卡头;121-连接内腔;122-卡槽;123-管材对接口;1221-过渡面;1222-第一凹槽;1223-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示出了覆塑金属管材4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管接件1、密封垫2、卡扣3和覆塑金属管材4,其中,管接件1包括金属管件11以及套设于金属管件11端部的复塑卡套12,覆塑金属管材4通过密封垫2与复塑卡套12对接,卡扣3套设于覆塑金属管材4外并与复塑卡套12卡接。本技术实施例中,管接件1的作用是用于与覆塑金属管材4连接。密封垫2的作用是用于提高管接件1和覆塑金属管材4在连接接口处的密封效果。卡扣3套设于覆塑金属管材4的外侧,当覆塑金属管材4与管接件1对接后,卡扣3与复塑卡套12卡接,起到的作用是进一步增强管接件1与覆塑金属管材4之间的密封性,同时起到紧固管接件1与覆塑金属管材4之间的连接作用。相比较于用热熔将管接件1的塑料部分与覆塑金属管材4的塑料部分焊接在一起这一传统的连接方式,本技术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将卡扣3套设在管接件1和覆塑金属管材4的连接接口处,其优点在于:卡扣3从径向限制了连接接口处因受到管内的水的压力而产生形变的形变量,有效防止形变过大导致的接口处破裂,进而提高了接口处的承压能力。同时,使用卡扣3连接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卡扣3对复塑卡套12施加紧固力,进一步增加了覆塑卡套对覆塑金属管材4的紧固力,使管接件1和覆塑金属管材4之间的连接更紧密不易分离,同时,密封性也会更好。详细解释在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塑金属管材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接件、密封垫、卡扣和覆塑金属管材,所述管接件包括金属管件和套设于所述金属管件端部的复塑卡套,所述覆塑金属管材通过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复塑卡套对接,所述卡扣套设于所述覆塑金属管材外并与复塑卡套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塑金属管材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接件、密封垫、卡扣和覆塑金属管材,所述管接件包括金属管件和套设于所述金属管件端部的复塑卡套,所述覆塑金属管材通过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复塑卡套对接,所述卡扣套设于所述覆塑金属管材外并与复塑卡套卡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塑金属管材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塑卡套形成有供所述覆塑金属管材插入的连接内腔、供所述金属管件插入的安装孔以及供所述卡扣卡接的卡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塑金属管材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与所述复塑卡套对接的表面轮廓形成为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形状,所述卡槽的形状依次为呈一段连续的过渡面、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卡扣朝向所述卡槽的表面形状依次为呈一段与所述过渡面对应的对应过渡面、凸出且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一卡头以及凸出且结构与所述第二凹槽匹配的第二卡头,所述卡扣通过所述对应过渡面与所述过渡面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笃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森亿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