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平开门机及开门一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657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动平开门机,并公开了具有该电动平开门机的开门一体系统。电动平开门机包括安装座、驱动机构、输出轴和防自锁机构。驱动机构、输出轴安装在安装座上,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输出件,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门页转动;防自锁机构包括偏心设置在转动输出件上的第一卡接件和对应设置在输出轴上的第二卡接件。在第一卡接件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才能够与第二卡接件一端抵接进而带动输出轴转动,即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间存在空转区间,此时在停电或出现故障发生自锁时,在该空转区间内输出轴不会受到驱动机构的阻碍,依然能够通过手动开、关门页。而具有上述电动平开门机的开门一体系统,能够在停电或出现故障时,通过手动解锁和开合门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平开门机及开门一体系统
本技术涉及平开门
,特别涉及电动平开门机及开门一体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平开门一般包括电动平开门机和门锁,平开门机主要结构包括驱动机构和输出轴,输出轴通过一摆杆与门页相连接,驱动机构驱动输出轴转动,进而通过摆杆带动门页发生旋转以实现开、关门。现有的平开门机由于设计缺陷,当停电或驱动机构出现故障时会发生自锁,导致无法手动开、关门页。而电动平开门通过电力驱动门页的自动开合以及锁紧,当停电或驱动机构出现故障时,难以手动解锁和开合门页,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电动平开门机,能够在停电或出现故障时,通过手动开、关门页。本技术还提出开门一体系统,能够在停电或出现故障时,通过手动解锁和开合门页。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平开门机,包括:安装座;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输出件;输出轴,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门页转动;防自锁机构,所述防自锁机构包括偏心设置在所述转动输出件上的第一卡接件和对应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转动预设角度时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件一端抵接进而带动所述输出轴转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平开门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一防自锁机构,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第一卡接件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才能够与第二卡接件一端抵接进而带动输出轴转动,即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间存在空转区间,此时在停电或驱动机构出现故障发生自锁时,输出轴在该空转区间内不会受到驱动机构的阻碍,依然能够通过手动开、关门页。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抵接的第三抵接面和能够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相抵接的第四抵接面。设置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之间通过面接触的方式来抵接,能够减少接触位置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三抵接面和所述第四抵接面所在平面的相交线为所述输出轴的中心线。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卡接件对第二卡接件施加力的方向为第二卡接件的转动方向,此时在相同的作用力下,第一卡接件对第二卡接件的力矩最大使得门页能够可靠地开、关。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输出件与所述输出轴其中之一上设有轴部,另一上设有能够与所述轴部相配合的轴孔。转动输出件与所述输出轴间通过轴部和轴孔的配合来转动连接,能够对转动输出件进行有效限位,且转动连接的设置便于转动输出件通过防自锁机构带动输出轴转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转动输出件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强度较大同时有利于节约零件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输出轴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强度较大同时有利于节约零件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和减速传动组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减速传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转动输出件转动。设置减速传动组件,使转动输出件能够保持低速转动,进而使开、关门更为可靠。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输出件为齿轮,所述减速传动组件包括蜗轮、蜗杆和齿轮组,所述蜗杆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相连接,所述齿轮组分别与所述蜗轮、所述转动输出件相啮合。通过蜗轮蜗杆和齿轮组配合传动,使电机与转动输出件间的传动比更大,便于提高传动效率。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开门一体系统,包括门框、与所述门框铰接的门页、双动门锁以及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平开门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开门一体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双动门锁和与双动门锁电性连接的电动平开门机,能够在停电或出现故障时,通过手动解锁和开合门页。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弹力合页,所述门框通过所述弹力合页与所述门页铰接。通过设置弹力合页,使得门页处在开门且空转状态时,门页能够在弹力合页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关门,更加智能且人性化。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开门一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开门一体系统除去门页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开门一体系统中的电动平开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电动平开门机除去部分安装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另一方向视图;图6为图4所示电动平开门机中的转动输出件、第一卡接件、第二卡接件和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转动输出件、第一卡接件、第二卡接件和输出轴的分解示意图;图8为图6的另一方向视图;图9为图6中所示的A-A向剖视图。附图标记:电动平开门机1、双动门锁2、门框3、门页4、摆杆5、弹力合页6、锁舌21、滑轨41、安装座100、驱动机构200、输出轴300、防自锁机构400、轴套500、电机210、蜗轮220、蜗杆230、齿轮240、转动输出件250、轴部310、第一卡接件410、第二卡接件420、轴孔251、第一抵接面411、第二抵接面412、第三抵接面421、第四抵接面4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描述到的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3至图5,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电动平开门机,包括安装座100、驱动机构200、输出轴300和防自锁机构400;驱动机构200安装在安装座100上并包括转动输出件250;输出轴300安装在安装座100上,输出轴300转动能够带动门页转动;防自锁机构400包括偏心设置在转动输出件250上的第一卡接件410和对应设置在输出轴300上的第二卡接件420,第一卡接件410转动预设角度时能够与第二卡接件420一端抵接进而带动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动平开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座(100);/n驱动机构(200),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00)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输出件(250);/n输出轴(300),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00)上,所述输出轴(300)转动能够带动门页转动;/n防自锁机构(400),所述防自锁机构(400)包括偏心设置在所述转动输出件(250)上的第一卡接件(410)和对应设置在所述输出轴(300)上的第二卡接件(420),所述第一卡接件(410)转动预设角度时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件(420)一端抵接进而带动所述输出轴(300)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平开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100);
驱动机构(200),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00)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输出件(250);
输出轴(300),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00)上,所述输出轴(300)转动能够带动门页转动;
防自锁机构(400),所述防自锁机构(400)包括偏心设置在所述转动输出件(250)上的第一卡接件(410)和对应设置在所述输出轴(300)上的第二卡接件(420),所述第一卡接件(410)转动预设角度时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件(420)一端抵接进而带动所述输出轴(30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开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410)包括第一抵接面(411)和第二抵接面(412),所述第二卡接件(420)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抵接的第三抵接面(421)和能够与所述第二抵接面(412)相抵接的第四抵接面(4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平开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411)、所述第二抵接面(412)、所述第三抵接面(421)和所述第四抵接面(422)所在平面的相交线为所述输出轴(300)的中心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平开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输出件(250)与所述输出轴(300)其中之一上设有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才张天长徐燕兵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志盛门控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