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脱扣器及防走失牵引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645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脱扣器和防走失牵引绳,防走失牵引绳包括腕带、绳索、电动脱扣器,腕带通过电动脱扣器与绳索连接于一体,绳索另一端包括脱扣开关、脱扣电源,脱扣开关通过导电线串联于电机的电路上,电机的电路与脱扣电源连接。电动脱扣器包括脱扣器本体、插销、锁紧机构、脱扣机构,插销的插头的圆柱表面设有锁紧槽;锁紧机构包括两个上端具有扣合部的锁舌,锁舌通过转轴与脱扣器本体连接,并通过扭簧实现自动靠拢;脱扣机构的电机带动凸轮件转动,驱使锁舌绕转轴做周期性往复摆动,插销顶出件在扣合部与锁紧槽脱开时,将插头顶出至壳体之外。电机带动锁舌张开,实现迅速脱扣,具有上扣方便、可远程脱扣、反应迅速、安全性能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脱扣器及防走失牵引绳
本技术涉及电子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走失牵引绳的电动脱扣器及牵引绳。
技术介绍
防走失牵引绳通常用于儿童或宠物等被保护对象。现在市场上较多的传统防走失牵引绳与被保护对象(防丢对象)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通过万向弹簧钩勾住穿戴在被保护对象身上的穿戴物上。例如,万向弹簧钩钩在腕带、背包等的连接环上,这种结构的防走失牵引绳在上扣时需要手持万向弹簧钩进行上扣,脱扣时需要手持万向弹簧钩进行脱扣或直接拆卸穿戴物。因此,在儿童或其他特殊人群上应用这种结构的防走失牵引绳时,被保护对象可自行解开与之连接的弹簧钩或穿戴物,他人也可解开,特定情况下起不到防丢效果。2)与保护对象身上的穿戴物固定连接。此方式下无法直接上扣、脱扣,只能通过穿戴物的穿戴和脱卸间接实现,费时费力,造成使用率不高;以上两种连接方式的防走失牵引绳通常使用不便,而且遇到紧急情况均无法迅速脱扣。例如:被保护对象与监护人之间用防走失牵引绳连接,在两者之间突然遇到人或快速运动的物体如车辆,或其它障碍物如电梯门等时,无法迅速脱开牵引绳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脱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脱扣器本体,包括套管式的壳体、上端盖、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下端盖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腔体两端;/n插销,包括下端为呈圆柱体的插头、上端为连接部,所述插头的圆柱表面设有一圈锁紧槽,所述插头可穿过所述上端盖延伸至所述壳体内;/n锁紧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与所述壳体腔体上端的锁舌,所述锁舌上端包括扣合部,所述锁舌通过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锁舌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可使所述扣合部向内靠拢,以使所述扣合部卡合于所述锁紧槽内;/n脱扣机构,包括电机、凸轮件、插销顶出件,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腔下端,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凸轮件转动,所述凸轮件包括两条旋转对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脱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脱扣器本体,包括套管式的壳体、上端盖、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下端盖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腔体两端;
插销,包括下端为呈圆柱体的插头、上端为连接部,所述插头的圆柱表面设有一圈锁紧槽,所述插头可穿过所述上端盖延伸至所述壳体内;
锁紧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与所述壳体腔体上端的锁舌,所述锁舌上端包括扣合部,所述锁舌通过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锁舌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可使所述扣合部向内靠拢,以使所述扣合部卡合于所述锁紧槽内;
脱扣机构,包括电机、凸轮件、插销顶出件,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腔下端,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凸轮件转动,所述凸轮件包括两条旋转对称的凸轮导轨,所述锁舌与所述凸轮导轨紧密滑动连接,所述锁舌在所述凸轮导轨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做周期性往复摆动,所述插销顶出件设置于所述上端盖内,所述插销顶出件用于在所述扣合部与所述锁紧槽脱开时,将所述锁紧槽顶出至所述扣合部的卡合范围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脱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二行程开关并联于所述电机的电路上;
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用于在所述插销完全插入壳体后,将所述电路导通为闭路状态;
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用于在所述扣合部从所述锁紧槽内脱开前,将所述电路导通为闭路状态,直至所述扣合部与所述锁紧槽脱开,并且所述扣合部再次处于卡合状态后,将所述电路断开为开路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为半圆轴,所述半圆轴与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相配合,所述扣合部与所述锁紧槽脱开后,所述半圆轴旋转至不压触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的挡板,以使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断开连接,将所述电路断开为开路状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曹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