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造型亭模数屋面和吊顶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造型亭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造型亭模数屋面和吊顶组合结构(模数屋面和吊顶)。
技术介绍
在花园、公园或园区基地等,经常需要安装休憩亭,随着建筑领域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舒适度的追求,人们对造型亭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便获得更健康便捷的使用体验。在装配式建筑广泛推广的大背景下,装配式造型亭技术也有所发展。然而目前造型亭屋顶结构复杂,骨架一般分成多层,构件多,重量大,吊杆安装复杂,且不能完全不免焊接施工,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造型简洁、绿色施工的造型亭屋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造型亭模数屋面和吊顶组合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模数屋面坡度、檐口宽度和檐口高度难以协调统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造型亭模数屋面和吊顶组合结构,包括模数屋面和吊顶,所述模数屋面包括面板和钢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架为左右对称的单层架体结构,包括中间的主体架和设于主体架前后两端的燕尾架;所述主体架为模数可调架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造型亭模数屋面和吊顶组合结构,包括模数屋面和吊顶(5),所述模数屋面包括面板(3)和钢骨架(4),其特征在于:/n所述钢骨架(4)为左右对称的单层架体结构,包括中间的主体架和设于主体架前后两端的燕尾架;/n所述主体架为模数可调架体,截面为梯形,包括沿长向间隔设置的梯形拱梁(4.1)和设于梯形拱梁之间的横向主梁(4.2),所述横向主梁(4.2)包括水平并排设置的两根,与梯形拱梁(4.1)的顶部水平段组合形成顶框;/n所述燕尾架包括倾斜设置的屋脊梁(4.3)和模数屋面梁(4.4),所述屋脊梁(4.3)对称设于两侧屋脊上,且分别位于梯形拱梁(4.1)形成的左右坡模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造型亭模数屋面和吊顶组合结构,包括模数屋面和吊顶(5),所述模数屋面包括面板(3)和钢骨架(4),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骨架(4)为左右对称的单层架体结构,包括中间的主体架和设于主体架前后两端的燕尾架;
所述主体架为模数可调架体,截面为梯形,包括沿长向间隔设置的梯形拱梁(4.1)和设于梯形拱梁之间的横向主梁(4.2),所述横向主梁(4.2)包括水平并排设置的两根,与梯形拱梁(4.1)的顶部水平段组合形成顶框;
所述燕尾架包括倾斜设置的屋脊梁(4.3)和模数屋面梁(4.4),所述屋脊梁(4.3)对称设于两侧屋脊上,且分别位于梯形拱梁(4.1)形成的左右坡模数屋面上;所述模数屋面梁(4.4)设于屋脊梁(4.3)之间的端部坡模数屋面上;其中,同侧的屋脊梁(4.3)、模数屋面梁(4.4)顶端均连接于梯形拱梁(4.1)的对应侧拐点上,与梯形拱梁(4.1)另一侧的横向主梁(4.2)对应设置,形成星形连接点;
所述梯形拱梁(4.1)、屋脊梁(4.3)和模数屋面梁(4.4)中间分别与圈梁(2)固连,底部通过边梁(4.5)连接形成一体;
所述吊顶(5)包括吊杆(5.1)和吊顶板(5.2),所述吊杆(5.1)竖向设置,顶端直接固定在梯形拱梁(4.1)、横向主梁(4.2)或模数屋面梁(4.4)上,底端与吊顶板(5.2)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造型亭模数屋面和吊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内设置有天窗(6),在天窗设置位置的梯形拱梁(4.1)中断,只包括两侧的倾斜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造型亭模数屋面和吊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连接点中,屋脊梁(4.3)、模数屋面梁(4.4)和梯形拱梁(4.1)的顶部均设置圆弧过渡,与横向主梁(4.2)的顶面平齐;所述模数屋面梁(4.4)与横向主梁(4.2)相对梯形拱梁(4.1)两侧,位于同一和竖向平面内;所述屋脊梁(4.3)位于梯形拱梁(4.1)与模数屋面梁(4.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造型亭模数屋面和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小丽,胡文杰,苏源,
申请(专利权)人:明道合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