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的电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58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气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层建筑的电井结构,针对现有的弱电井内线路集中且散热差,不通风,容易导致弱电井内发生火情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弱电井,所述弱电井内固定安装有弱电箱,弱电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的底端,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扇叶,转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凸轮,弱电箱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的一端与凸轮滚动连接,弱电箱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板,第一滑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效的对弱电井内进全面吹风,起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降低了弱电井内发生火情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的电井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气
,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的电井结构。
技术介绍
弱电竖井,是为建筑弱电系统敷设线缆方便而建设的垂直竖井,简称弱电井。建筑智能化多年的快速发展,使弱电井在各类建筑中被大量采用,弱电井的使用,也使建筑智能化专业在规划设计时显得更规范。而弱电井中的弱电线路包括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手机信号、监控系统等的线路,这些线路集中于弱电箱中进行控制。在建筑的公共区域,一般发生事故时由于监控和感应器的存在能够及时的监测到事故的发生,但是一般楼宇内不会密集的设置工作人员,这样导致很多事故在未形成规模时能够及时发现却不能及时处理,特别是现在火灾事故频发,而弱电井是建筑智能神经中枢,若发生火灾事故,除烧毁着火层内的设备和线路外,直接导致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手机信号、监控系统等瘫痪,还将造成停电事故、电梯故障等次生灾害;所以当发现弱电箱与弱电井发生火灾灾情时,需要及时的对火情进行控制,而由于规划以及成本因素,住宅区的弱电箱在弱电井内一般为隔层设置,每两层开设一个放置弱电箱的弱电间,方便对弱电线路进行控制和维护,由于线路的集中,在弱电间内发生火情的概率也随之升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层建筑的电井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弱电井内线路集中且散热差,不通风,容易导致弱电井内发生火情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的电井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的电井结构,包括弱电井,所述弱电井内固定安装有弱电箱,弱电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的底端,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扇叶,转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凸轮,弱电箱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的一端与凸轮滚动连接,弱电箱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板,第一滑杆的另一端与转动板的底端活动连接,第一滑杆的外侧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杆的外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弱电箱的内壁上,弱电箱内固定安装有散热板,散热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杆的底端,若干个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二滑杆,第二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弱电箱的内壁上,第二滑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弱电箱的外侧并与转动板的顶端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弱电箱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箱盖,箱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便于打开箱盖。优选的,所述箱盖、散热板与弱电箱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散热孔,若干而过散热孔之间呈等间距排布,便于散热、通风。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的外侧滑动安装有杆套,杆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的顶端,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弱电箱的底部内壁上,对第一滑杆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优选的,所述弱电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套,第一滑杆滑动安装在滑套的内侧,使得第一滑杆与弱电箱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弱电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杆的一端,横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板的中心位置,便于将转动板转动安装弱电箱的一侧。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的电井结构,通过第一滑杆与凸轮的滚动连接,和第一滑杆外侧活动套设的第一弹簧,带动第一滑杆左右往复移动,当第一滑杆向右移动时,推动转动板逆时针转动,从而推动第二滑杆向左移动,使得第二弹簧压缩,从而带动若干个连接杆往复转动,若此往复,若干个扇叶吹风,通过若干个连接杆的导向,对弱电箱内全方位的吹风,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降低了弱电井内发生火情的概率;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效的对弱电井内进全面吹风,起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降低了弱电井内发生火情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的电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的电井结构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弱电井;2、弱电箱;3、箱盖;4、把手;5、散热孔;6、电机;7、转轴;8、扇叶;9、凸轮;10、第一滑杆;11、滑套;12、第一弹簧;13、转动板;14、散热板;15、连接杆;16、第二滑杆;17、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高层建筑的电井结构,包括弱电井1,弱电井1内固定安装有弱电箱2,弱电箱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7的底端,转轴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扇叶8,转轴7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凸轮9,弱电箱2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10,第一滑杆10的一端与凸轮9滚动连接,弱电箱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板13,第一滑杆10的另一端与转动板13的底端活动连接,第一滑杆10的外侧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杆10的外侧,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弱电箱2的内壁上,弱电箱2内固定安装有散热板14,散热板14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杆15的底端,若干个连接杆15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二滑杆16,第二滑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的一端,第二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弱电箱2的内壁上,第二滑杆16的另一端延伸至弱电箱2的外侧并与转动板13的顶端活动连接。弱电箱2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箱盖3,箱盖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4,便于打开箱盖3,箱盖3、散热板14与弱电箱2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散热孔5,若干而过散热孔5之间呈等间距排布,便于散热、通风,第一滑杆10的外侧滑动安装有杆套,杆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的顶端,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弱电箱2的底部内壁上,对第一滑杆10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弱电箱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套11,第一滑杆10滑动安装在滑套11的内侧,使得第一滑杆10与弱电箱2滑动连接,弱电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杆的一端,横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板13的中心位置,便于将转动板13转动安装弱电箱2的一侧。本技术中,当弱电箱2中的弱电线路工作时,启动电机6,通过电机6带动转轴7转动,转轴7转动的同时带动若干个扇叶8与凸轮9转动,若干个扇叶8转动对弱电线路进行吹风,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同时通过第一滑杆10与凸轮9的滚动连接,和第一滑杆10外侧活动套设的第一弹簧12,带动第一滑杆10左右往复移动,当第一滑杆10向右移动时,推动转动板13逆时针转动,从而推动第二滑杆16向左移动,使得第二弹簧17压缩,从而带动若干个连接杆15往复转动,若此往复,若干个扇叶8吹风,通过若干个连接杆15的导向,对弱电箱2内全方位的吹风,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降低了弱电井内发生火情的概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的电井结构,包括弱电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井(1)内固定安装有弱电箱(2),弱电箱(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7)的底端,转轴(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扇叶(8),转轴(7)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凸轮(9),弱电箱(2)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10),第一滑杆(10)的一端与凸轮(9)滚动连接,弱电箱(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板(13),第一滑杆(10)的另一端与转动板(13)的底端活动连接,第一滑杆(10)的外侧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杆(10)的外侧,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弱电箱(2)的内壁上,弱电箱(2)内固定安装有散热板(14),散热板(14)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杆(15)的底端,若干个连接杆(15)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二滑杆(16),第二滑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的一端,第二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弱电箱(2)的内壁上,第二滑杆(16)的另一端延伸至弱电箱(2)的外侧并与转动板(13)的顶端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的电井结构,包括弱电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井(1)内固定安装有弱电箱(2),弱电箱(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7)的底端,转轴(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扇叶(8),转轴(7)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凸轮(9),弱电箱(2)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10),第一滑杆(10)的一端与凸轮(9)滚动连接,弱电箱(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板(13),第一滑杆(10)的另一端与转动板(13)的底端活动连接,第一滑杆(10)的外侧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杆(10)的外侧,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弱电箱(2)的内壁上,弱电箱(2)内固定安装有散热板(14),散热板(14)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杆(15)的底端,若干个连接杆(15)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二滑杆(16),第二滑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的一端,第二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弱电箱(2)的内壁上,第二滑杆(16)的另一端延伸至弱电箱(2)的外侧并与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鼎建设有限公司福建铭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