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斌专利>正文

卫星定位系统跟踪浮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579 阅读:4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应用更灵活、适用范围更广,并且能提供精确定位卫星定位系统的跟踪浮标。技术方案为:包括浮标本体、内置于浮标本体内的微电脑控制器、GPS接收器、天线、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卫星通信模块,所述卫星通信模块分别与天线和微电脑控制器连接,所述天线为能够接收GPS信号和卫星通信信号的双频天线。还设置有智能光控航标灯和传感器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卫星通信模块为北斗卫星通信模块。(*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卫星定位系统跟踪浮标领域,尤其是一种设置有 两种卫星通讯模块、应用范围更广泛的卫星定位系统跟踪浮标。
技术介绍
在海面江面发生溢油、赤潮或蓝藻等水质污染事故时,需要有一 种跟踪漂浮的浮标,定时或实时的发回污染物的位置信息,以便随时 了解污染物的飘浮扩散情况,为对污染物进行拦截或其他方式处理提 供信息参考。浮标投放后无须人工参与,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在此浮标平台基础上,还可方便的添加搭载各种其他仪器、传感 器等,用于污染监测,赤潮监测,水质水温监测等,可推广使用到国 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和行业。研究国内外类似浮标发现,在定位功能上,很多浮标用的是美国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该系统虽然有较多优点,定位精度也较高,但因为完全受美国的控制,在将来系统的运行和稳定性上,有较大隐串在位置传输的方式上,有的采用短波调制的方式,此种方式虽然传输距离远,但受天气,电离层等因素影响较大,可靠性较差;有的 采用甚高频调制的方式,此种方式较为可靠,但由于此频段为直线波, 直线传输,距离较短,不适合远海等远距离传输;还有的采用 GPRS/CDMA传输,此种传输需要移动运营商基站的支持,若在远 海或深山河道等信号无法覆盖之地域,仍然不能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应用更 灵活、适用范围更广,并且能提供精确定位的卫星定位系统跟踪浮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卫星 定位系统跟踪浮标,包括浮标本体、内置于浮标本体内的微电脑控制 器、GPS接收器、天线、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另一卫 星通信模块,所述卫星通信模块分别与天线和微电脑控制器连接,所 述天线为能够接收GPS信号和卫星通信信号的双频天线。还设置有智能光控航标灯和传感器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卫星通信模块为北斗卫星通信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将北斗一号卫星通信定 位装置与GPS接收器装设与浮标内,两种定位方式同时使用,既可 得到较高的定位精确度,又避免单独采用GPS接受器带来的受制于 人,和将来系统可靠性稳定性隐患。同时,采用北斗卫星通信的好处为无盲区的覆盖范围为东经约70° —140° 、北纬5° —55° ,随着系统的建设,将会建成覆盖全球 的系统,通信距离覆盖范围以及可靠性远非前述通信方式所能比拟。 浮标在接收到卫星发送的讯号后,得以判断所在位置的经纬度, 经内部微电脑控制器整合打包,由北斗一号卫星转发回中心的接收装 置,传输给中心处理计算机后,在海图上得以显示。同时传输的还有 采集的电池电量等信息以及添加的各种传感器所采集之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电路框图。标号说明10—浮标本体;20—微电脑控制器;30—传感器; 40—GPS接受器;50—北斗卫星通信模块;60—智能光控航标灯;70—卫星通信装置;71-北斗/GPS双频天线;72-北斗卫星通信接收器;80—中心处理计算机;90—高容量可充电电池。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卫星定位系统的跟踪浮标,包括浮标本体10,北 斗/GPS双频天线71和智能光控航标灯60设置于浮标本体10之上, 还设置有高容量可充电电池90、微电脑控制器20、北斗卫星通信模块50、 GPS接收器40,另可搭载传感器30,传感器30、智能光控 航标灯60、高容量可充电电池、北斗卫星通信模块和GPS接收器分 别连与微电脑控制器20连接。卫星通信装置70包括北斗/GPS双频 天线71和北斗卫星通信接收器72,其中北斗/GPS双频天线71用 于收发卫星信号,北斗卫星通信接收器72放置于接收端,用于接收 浮标发送的信息以及向浮标发送控制命令(参见图2)。微电脑控制器20连接北斗卫星通信模块50和GPS接收器40, 内置于浮标本体10内。北斗卫星通信模块50和GPS接收器40通 过设置于浮标本体10之上的北斗/GPS双频天线71接收GPS定位 信息及收发北斗卫星定位和通信信息,并传于微电脑控制器20进行 整合和执行。浮标需要定位时,通过北斗/GPS双频天线71接收到的卫星信 号,分别经北斗卫星通信模块50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40解 析出所处位置经纬度,并传送给微电脑控制器20,经其整合其他采 集数据,例如高容量可充电电池90的电量、电压或其他传感器信息 后,打包发送给北斗卫星通信模块50通过北斗/GPS双频天线71发 送至北斗一号通信卫星,由其转发至设置于信息收集端的北斗卫星通 信接收器72,解析后发送至中心处理计算机80,将位置信息显示在 所配电子地图上,其他信息亦同时显示。控制中心向浮标发送控制命令时,操作人员通过操作中心处理计 算机80上的软件,将命令由北斗卫星通信接收器72发送至北斗一 号通信卫星,由其转发,北斗/GPS双频天线71接收到的卫星信号, 经北斗卫星通信模块50传送给微电脑控制器20,由其解析命令,并 控制相应设备做出相应控制动作。微电脑控制器20也可搭载其他传 感器30,以便适应不同需求。以上所述乃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根据 本文披露内容或指导可衍生推导出许多的变更与修正,若以本实用新 型的构想所做出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 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畴内。权利要求1、卫星定位系统跟踪浮标,包括浮标本体、内置于浮标本体内的微电脑控制器、GPS接收器、天线、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另一卫星通信模块,所述卫星通信模块分别与天线和微电脑控制器连接,所述天线为能够接收GPS信号和卫星通信信号的双频天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定位系统跟踪浮标,其特征是还 设置有智能光控航标灯和传感器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卫星定位系统跟踪浮标,其特征是所述的卫星通信模块为北斗卫星通信模块。专利摘要一种应用更灵活、适用范围更广,并且能提供精确定位卫星定位系统的跟踪浮标。技术方案为包括浮标本体、内置于浮标本体内的微电脑控制器、GPS接收器、天线、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卫星通信模块,所述卫星通信模块分别与天线和微电脑控制器连接,所述天线为能够接收GPS信号和卫星通信信号的双频天线。还设置有智能光控航标灯和传感器与微电脑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卫星通信模块为北斗卫星通信模块。文档编号G01S19/42GK201191187SQ20082011480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润 刘, 红 刘, 孙锡亮, 宋守奎, 朱兴隆, 李国斌, 程木林 申请人:李国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卫星定位系统跟踪浮标,包括浮标本体、内置于浮标本体内的微电脑控制器、GPS接收器、天线、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另一卫星通信模块,所述卫星通信模块分别与天线和微电脑控制器连接,所述天线为能够接收GPS信号和卫星通信信号的双频天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斌宋守奎程木林孙锡亮刘润朱兴隆刘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