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钢筋混泥土架框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钢筋混泥土架框。
技术介绍
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在现有技术中的构造柱框架都是右主钢筋和副钢筋一起搭建完成,然而,在副钢筋与主钢筋之间的连接往往是仅通过细钢丝绑扎在一起,这样的连接并不牢固。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用钢筋混泥土架框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钢筋混泥土架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钢筋混泥土架框,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由主钢筋、第一副钢筋和第二副钢筋构成,所述第一副钢筋的内侧与主钢筋的外侧焊接,所述第二副钢筋的外侧与主钢筋的内侧焊接,所述第二副钢筋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插接块,所述插接块的中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大小与主钢筋相适配。可选的,所述框架的横截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钢筋混泥土架框,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主钢筋(1)、第一副钢筋(2)和第二副钢筋(3)构成,所述第一副钢筋(2)的内侧与主钢筋(1)的外侧焊接,所述第二副钢筋(3)的外侧与主钢筋(1)的内侧焊接,所述第二副钢筋(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插接块(4),所述插接块(4)的中部开设有插接槽(5),所述插接槽(5)的大小与主钢筋(1)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钢筋混泥土架框,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主钢筋(1)、第一副钢筋(2)和第二副钢筋(3)构成,所述第一副钢筋(2)的内侧与主钢筋(1)的外侧焊接,所述第二副钢筋(3)的外侧与主钢筋(1)的内侧焊接,所述第二副钢筋(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插接块(4),所述插接块(4)的中部开设有插接槽(5),所述插接槽(5)的大小与主钢筋(1)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筋混泥土架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的横截面呈矩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筋混泥土架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钢筋(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主钢筋(1)分别位于框架的四角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