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572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柱。组合柱采用角形截面和槽形截面焊接组合形成矩形空心带肋外包钢管并在其中灌注混凝土,从而制成钢管混凝土柱。其中角形截面位于外包钢管的四角,角形截面之间由槽形截面翼缘向内并排焊接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旨在利用常用截面形式拼装成柱,利用槽形截面翼缘作为外包钢管的加劲肋,从而可在保证钢管壁局部稳定的条件下,缩减钢板厚度,以节约钢材用量;此外,也可利用现有产能过剩的型材(角钢)与其它截面焊接组合成新的组合截面,旨在消化掉过剩的型钢产能,且工艺简单方便,同时为穿心式节点的施工提供了方便,具有装配化施工、安装操作简便的优点,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柱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柱。
技术介绍
传统的钢管混凝土柱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等明显优点。其外包钢管为工厂直接生产成型或多块板件焊接而成,为了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失稳,通常应对钢管的宽厚比进行严格的限制,因此导致用钢量较大。对于传统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如果要减小钢管厚度以降低用钢量,则必须在钢管内部另行增设加劲肋,加工制作工序较为繁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柱,其特征在于:由四个角部组件和至少四个侧组件组合成为组合截面柱的外包钢管。所述角部组件位于组合截面柱外包钢管的角部。所述侧组件位于组合截面柱的外包钢管的四个侧面,每一个侧面至少具有一个侧组件。相邻的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包钢管内部灌注混凝土,形成组合柱。进一步,所述外包钢管的角部组件是角形,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边,分别记为A分肢和B分肢。所述外包钢管的侧组件是槽形,具有一个腹板和两个垂直于腹板的翼缘。两个翼缘分别记为A翼缘和B翼缘。进一步,所述外包钢管的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柱,其特征在于:由四个角部组件(1)和至少四个侧组件(2)组合成为组合截面柱的外包钢管(5);所述角部组件(1)位于组合截面柱外包钢管(5)的角部;所述侧组件(2)位于组合截面柱的外包钢管(5)的四个侧面,每一个侧面至少具有一个侧组件(2);相邻的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包钢管(5)内部灌注混凝土,形成组合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柱,其特征在于:由四个角部组件(1)和至少四个侧组件(2)组合成为组合截面柱的外包钢管(5);所述角部组件(1)位于组合截面柱外包钢管(5)的角部;所述侧组件(2)位于组合截面柱的外包钢管(5)的四个侧面,每一个侧面至少具有一个侧组件(2);相邻的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包钢管(5)内部灌注混凝土,形成组合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钢管(5)的角部组件(1)是角形,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边,分别记为A分肢(101)和B分肢(102);
所述外包钢管(5)的侧组件(2)是槽形,具有一个腹板(201)和两个垂直于腹板的翼缘;两个翼缘分别记为A翼缘(202)和B翼缘(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钢管(5)的角部组件(1)采用角钢或钢板加工成角形截面,角部组件(1)是等边或不等边的;
侧组件(2)为钢板直接加工成型的槽形截面;
所述组合截面柱可通过调整角部组件(1)的分肢尺寸和侧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睿崔佳胡超胥兴刘吉春刘瑞奇成齐林龚美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