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补洞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补洞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墙体大多需要预留孔进行后续操作,在工程结束时需要将预留孔进行填补。现有的建筑工程补洞装置大多为板材的简单搭接而成,底部板材与墙体贴合不够紧密,补洞的砂浆容易渗漏,造成补洞部位的不平齐,且补洞完成后板材不便分离,拆分不够快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补洞装置,结构新颖,安装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补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撑板(1)、上位板(8)、钢索(7)和下位板(11),所述上撑板(1)为镂空圆台型结构,所述上位板(8)上设有卡板槽(2),所述上撑板(1)下平面设置在卡板槽(2)内,上撑板(1)的上端螺纹连接螺杆(3),螺杆(3)的下端活动连接卡接块(4),卡接块(4)通过下方的连接环(6)连接钢索(7)上端,所述连接环(6)设置在上位板(8)上方,上位板上设置有进料孔(9),上位板(8)的底部贴合连接上膜(10),下位板(11)上方固定连接橡胶板(12),橡胶板(12)的上方贴合连接下膜(14),下位板(11)下平面固定连接有横杆(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补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撑板(1)、上位板(8)、钢索(7)和下位板(11),所述上撑板(1)为镂空圆台型结构,所述上位板(8)上设有卡板槽(2),所述上撑板(1)下平面设置在卡板槽(2)内,上撑板(1)的上端螺纹连接螺杆(3),螺杆(3)的下端活动连接卡接块(4),卡接块(4)通过下方的连接环(6)连接钢索(7)上端,所述连接环(6)设置在上位板(8)上方,上位板上设置有进料孔(9),上位板(8)的底部贴合连接上膜(10),下位板(11)上方固定连接橡胶板(12),橡胶板(12)的上方贴合连接下膜(14),下位板(11)下平面固定连接有横杆(13),所述横杆(13)与钢索(7)下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补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撑板(1)的上端中心位置设置与螺杆(3)相匹配的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补洞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堂,葛建双,宫保君,凌子健,胡飞,施超,徐正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