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悬挑与拉杆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544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长悬挑与拉杆组合结构,包括现浇柱(1);现浇柱一侧与一组主体梁(2)连接;现浇柱另一侧与一组悬挑梁(3)连接;最顶端的主体梁和悬挑梁中部顶面均设有斜拉锚座(4);斜拉锚座经一组斜拉杆(5)与位于现浇柱顶部的支撑锚座(6)连接;最顶端的悬挑梁端部底面设有连接座(7);连接座经竖向钢管(8)与下层悬挑梁端部顶面的连接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受力相对简单,便于设计,斜拉杆位于建筑顶部,在悬臂结构下方地面,可进行绿化,满足了绿色施工节约资源,节省空间、环境宜居的要求。悬挑梁采用普通混凝土现浇,耐火性和耐久性好,后期维护成本低,能有效节省建筑材料、降低建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长悬挑与拉杆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长悬挑与拉杆组合结构,属于悬臂建筑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悬挑建筑结构主要是通过增大悬挑构件的截面尺寸来提升悬挑构件的抗剪和抗拉能力,依靠悬挑构件自身承受荷载;现有技术也有采用高强度钢材将悬挑构件做成桁架结构,并在悬挑构件末端增加约束以减少悬挑端变形。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通过增大悬挑构件的截面尺寸来提升悬挑构件的抗剪和抗拉能力,依靠悬挑构件自身承受荷载的方法,在施工上会用到大体积的结构,往往会造成材料用量大,用水量大,容易形成浪费。混凝土和钢材的强度也会要求较高,成本增加,模板的用量和支模的难度也会增加,工期也相应的增加。在设计上,由于对大体积结构的温度应力控制较差、受力条件都相对复杂,施工不易控制,并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形成误差并且会增加计算工序,因此对设计人员专业技能和经验要求都比较高,对业主而言,成本和时间都不利。采用高强度钢材将悬挑构件做成桁架结构,并在悬挑构件末端增加约束以减少悬挑端变形的方法,钢材使用量大,建造成本增加。钢结构耐火性能差,钢结构在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长悬挑与拉杆组合结构,包括现浇柱(1);其特征在于:现浇柱(1)一侧与一组主体梁(2)连接;现浇柱(1)另一侧与一组悬挑梁(3)连接;在最顶端的主体梁(2)和悬挑梁(3)中部顶面均设有斜拉锚座(4);斜拉锚座(4)经一组斜拉杆(5)与位于现浇柱(1)顶部的支撑锚座(6)连接;最顶端的悬挑梁(3)端部底面设有连接座(7);连接座(7)经竖向钢管(8)与下层悬挑梁(3)端部顶面的连接座(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长悬挑与拉杆组合结构,包括现浇柱(1);其特征在于:现浇柱(1)一侧与一组主体梁(2)连接;现浇柱(1)另一侧与一组悬挑梁(3)连接;在最顶端的主体梁(2)和悬挑梁(3)中部顶面均设有斜拉锚座(4);斜拉锚座(4)经一组斜拉杆(5)与位于现浇柱(1)顶部的支撑锚座(6)连接;最顶端的悬挑梁(3)端部底面设有连接座(7);连接座(7)经竖向钢管(8)与下层悬挑梁(3)端部顶面的连接座(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长悬挑与拉杆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柱(1)、主体梁(2)和悬挑梁(3)均采用普通混凝土现场浇筑;现浇柱(1)顶面高于主体梁(2)和悬挑梁(3)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长悬挑与拉杆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柱(1)顶部、主体梁(2)和最顶端的悬挑梁(3)中点、最顶端的悬挑梁(3)端部底面和下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恩谢翔张鹤旻李利峰陶欢黎田杨滢李旭进程伟张连超李建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贵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