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54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水处理池,其包括至少两个组合槽体,组合槽体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另一组合槽体的侧壁贴接,各组合槽体的贴接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缺口,相邻的两个组合槽体通过第一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预制的组合槽体贴接,继而相邻的两个组合槽体之间通过第一缺口连通,以增减水处理池的总容积,有效地提高了水处理站的建设效率,降低了成本;且由于组合槽体是预制的,其质量也更稳定可靠,水处理池的使用寿命能得到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水处理池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中的一种装配式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水处理行业如污水处理行业站点设施建设,一般需要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工厂定制一体化结构,如钢结构、玻璃钢结构、塑料结构等,各有优缺点:一、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一体化结构寿命长达50年以上优点,但因受场地、天气限制,施工周期长,人力成本高,不同站点质量参差不齐。二、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一体化设施优点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但因污水的腐蚀性,使用寿命短,只适合3-5年短期应急项目,如有需运行10年以上甚至30年的PPP工程项目,中途需整体更换最少1-2次,增加运行成本2倍以上。三、玻璃钢结构优点自带防腐功能,但因其生产工艺特点,只适合静态安放如化粪池,因风机、水泵等机械长年持续开机震动,有致其破裂漏水之患。四、塑料结构优点可塑性强,但缺点明显强度不够,易被挤压破裂,即使钢结构加强,但钢结构本身时间一长又易锈蚀。钢结构、玻璃钢结构、塑料结构都不能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长、经济实惠的优势,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有其自身建设周期长、笨重的缺点,目前没有一种产品结构可以同时解决使用寿命与安装快捷的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装配式水处理池,其能快速组装且耐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至少两个组合槽体,所述组合槽体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另一组合槽体的侧壁贴接,各所述组合槽体的贴接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缺口,相邻的两个组合槽体通过第一缺口连通。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缺口位于贴接侧壁的上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槽体的贴接侧壁的两侧边缘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组合槽体的高度方向设置,相邻的两个组合槽体的第一凹槽相接形成注浆空间,所述注浆空间内填充有防水砂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组合槽体的非贴接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管道连通的第一管槽,所述第一管槽位于非贴接侧壁的上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还包括U型槽体,所述组合槽体的至少一个非贴接侧壁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U型槽体的开口与组合槽体的非贴接侧壁相接,所述第二缺口位于U型槽体的开口之间。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缺口位于非贴接侧壁的上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管道连通的第二管槽,所述第二管槽位于U型槽体的上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槽体设有第二缺口的侧壁的两侧边缘上分别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组合槽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凹槽内填充有防水砂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组合槽体中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边缘与组合槽体的内侧相接,所述隔板的底边缘与组合槽体的底面齐平。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有用于与管道连通的第三管槽,所述第三管槽位于隔板的上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预制的组合槽体贴接,继而相邻的两个组合槽体之间通过第一缺口连通,以增减水处理池的总容积,有效地提高了水处理站的建设效率,降低了成本;且由于组合槽体是预制的,其质量也更稳定可靠,水处理池的使用寿命能得到延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组装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组合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U型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图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装配式水处理池,其包括至少两个组合槽体10,组合槽体10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另一组合槽体10的侧壁贴接,各组合槽体10的贴接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缺口11,相邻的两个组合槽体10通过第一缺口11连通。根据现场所要处理的污水量,选用不同数量的组合槽体10拼接,以获得所需容积的水处理池。可选地,第一缺口11的最大截面积可与其所在的侧壁面积相等,以加强各组合槽体10中液体的流动。在本实施例中,组合槽体10为砼材质,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后,再运输到污水处理地,现场进行组装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有三个分别依次连接的组合槽体10,分别为第一组合槽体、第二组合槽体和第三组合槽体,其中第二组合槽体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缺口11,第一组合槽体的一侧壁和第三组合槽体的一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缺口11,第二组合槽体的两相对侧分别与第一组合槽体的侧壁及第三组合槽体的侧壁贴接。第一组合槽体的侧壁与第二组合槽体的侧壁贴接后,第一组合槽体的第一缺口11与第二组合槽体的第一缺口11重合,使两个组合槽体10连通,增加能承载的污水总容积;第二组合槽体与第三组合槽体的连接同理。优选地,第一缺口11位于贴接侧壁的上部,第一缺口11的纵截面呈U型且开口向上。当其中一个组合槽体10中的水量过多,液位上升,污水才会通过第一缺口11流向其他组合槽体10,避免在低水量时污水分散在各个组合槽体10中,不利于污水的集中处理。组合槽体10的贴接侧壁的两侧边缘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沿组合槽体10的高度方向设置,相邻的两个组合槽体10的第一凹槽相接形成注浆空间13,注浆空间13内填充有防水砂浆。通过防水砂浆连接两个相邻的组合槽体,既避免了污水从组合槽体10的贴接处漏出,也保证了组合槽体10的相对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组合槽体(10),所述组合槽体(10)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另一组合槽体(10)的侧壁贴接,各所述组合槽体(10)的贴接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缺口(11),相邻的两个组合槽体(10)通过第一缺口(1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组合槽体(10),所述组合槽体(10)的至少一个侧壁与另一组合槽体(10)的侧壁贴接,各所述组合槽体(10)的贴接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缺口(11),相邻的两个组合槽体(10)通过第一缺口(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11)位于贴接侧壁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槽体(10)的贴接侧壁的两侧边缘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组合槽体(10)的高度方向设置,相邻的两个组合槽体(10)的第一凹槽相接形成注浆空间(13),所述注浆空间(13)内填充有防水砂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组合槽体(10)的非贴接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管道连通的第一管槽(14),所述第一管槽(14)位于非贴接侧壁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型槽体(20),所述组合槽体(10)的至少一个非贴接侧壁上设有第二缺口(12),所述U型槽体(20)的开口与组合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曾建宁罗会峰苏玉婷吴闪闪萧海敬苏蕾方军孙江张勇飞王广义孙光永李穗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资源环保装备智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