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刚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自控截流井的自控截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536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自控截流井的自控截污装置,包括壳体和第一板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的上方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第二浮球、第一板体、第一杆体等部件之间互相配合使用,通过水的浮力将浮球托起,同时第二浮球将第一板体托起至进水口位置,使水无法进入到壳体的内部,从而减轻了污水处理站的作业压力,通过第一浮球、第四杆体、第三板体等部件之间配合使用,通过将进水口挡住,使水存留在壳体的内部将第二浮球拖起挡住进水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控截流井的自控截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截污设备技术
,具体为一种用于自控截流井的自控截污装置。
技术介绍
截流井,把一些产生污染的窨井集中到一口井中,由此井通向污水处理厂,如果没有此井,要想污水进入污水厂,就必须每根管子都进污水处理厂,而在前面就用一口井来截流这些污水,到污水处理厂的管道就会大大减少,也利于收集污水,这样的井就是污水截流井,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种不同作用的截流井,用于不同的截流之用。截流井用在雨污合流系统中,目的是为了将雨污水分离。旱季时因管中只有污水,截流井可以将污水截住,流往新建污水管中,雨季时将部分雨水与污水截住并流入污水管中,其余雨水溢流通过井中堰,继续向下游流行。中国公开授权专利技术:CN208633259U公开了一种预制截流井,其虽然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截流井的安装工期缩短、节省人力物力,然而还存在一定问题,在降雨过程中不能自动关闭截流口,大量中后期几乎无污染的雨水也会进入截流口,通过污水管排入污水处理站,增加污水处理站的处理压力和费用,为此,提出一种用于自控截流井的自控截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控截流井的自控截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控截流井的自控截污装置,包括壳体和第一板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的上方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远离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浮球,所述第一浮球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焊接有第四杆体,所述第四杆体远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板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板体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焊接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下方焊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贴合有第二浮球,所述壳体的内侧两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方对称开设有两个出水口。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下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拉环,所述第一拉环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第一拉环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拉环,所述第二拉环远离所述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下方对称焊接有两个限位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靠近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块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分别插接有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块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粘接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第二浮球、第一板体、第一杆体等部件之间互相配合使用,通过水的浮力将浮球托起,同时第二浮球将第一板体托起至进水口位置,使水无法进入到壳体的内部,从而减轻了污水处理站的作业压力,通过第一浮球、第四杆体、第三板体等部件之间配合使用,通过将进水口挡住,使水存留在壳体的内部将第二浮球拖起挡住进水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三杆体的内部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滑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出水管;3、限位板;4、第一杆体;5、块体;6、第三凹槽;7、第一滑槽;8、第一板体;9、第一凹槽;10、第一弹簧;11、密封圈;12、第一浮球;13、进水管;14、第二板体;15、第一拉环;16、连杆;17、第二浮球;18、第二拉环;19、第二弹簧;20、第二杆体;21、第三杆体;22、第四杆体;23、第三板体;24、第二凹槽;25、进水口;26、第二滑槽;27、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控截流井的自控截污装置,包括壳体1和第一板体8,壳体1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13,壳体1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管2,壳体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进水口25,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出水管2与进水管13的上方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26,第二滑槽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20,第二杆体20远离第二滑槽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浮球12,第一浮球12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杆体21,第三杆体2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24,第二凹槽24的内部焊接有第二弹簧19,第二弹簧19远离第二凹槽24的一侧焊接有第四杆体22,第四杆体22远离第二弹簧19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板体23,壳体1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7,第一滑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4,第一杆体4远离第一滑槽7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板体8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9,第一凹槽9的内部焊接有第一弹簧10,壳体1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滑槽7的下方焊接有第二板体14,第二板体14的上表面贴合有第二浮球17,壳体1的内侧两壁且位于第二板体14的上方对称开设有两个出水口27;该块体5的材质为硅胶。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板体8的下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拉环15,第一拉环15远离第一板体8的一侧焊接有连杆16,连杆16远离第一拉环15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拉环18,第二拉环18远离连杆16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板体8的外侧壁;第一拉环15、连杆16、第二拉环18彼此之间焊接,通过第一拉环15、连杆16、第二拉环18使第一板体8固定住第二浮球17,防止在受到水的影响后,第二浮球17的位置偏离对第一板体8托起时,第一板体8受力不均匀无法将进水口25堵住,从而使雨水进入到壳体1的内部,导致后续增加污水处理站压力及费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壳体1的内侧壁且位于第一滑槽7的下方对称焊接有两个限位板3;当第二板体14与进水口25之间没有水时,第一板体8受重力影响向下掉落,限位板3将第一板体8拖住起到限位作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杆体4靠近第一滑槽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块体5;该块体5起到减少摩擦的作用,当第二浮球17向上移动将第一板体8托起时,通过块体5减少摩擦,使第二浮球17在托起的过程中更加省力。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壳体1的内侧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三凹槽6,第三凹槽6的内部分别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控截流井的自控截污装置,包括壳体(1)和第一板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13),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管(2),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进水口(25),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出水管(2)与所述进水管(13)的上方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26),所述第二滑槽(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20),所述第二杆体(20)远离所述第二滑槽(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浮球(12),所述第一浮球(12)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杆体(21),所述第三杆体(2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24),所述第二凹槽(24)的内部焊接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远离所述第二凹槽(24)的一侧焊接有第四杆体(22),所述第四杆体(22)远离所述第二弹簧(19)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板体(23),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7),所述第一滑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4),所述第一杆体(4)远离所述第一滑槽(7)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板体(8)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的内部焊接有所述第一弹簧(10),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滑槽(7)的下方焊接有第二板体(14),所述第二板体(14)的上表面贴合有第二浮球(17),所述壳体(1)的内侧两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板体(14)的上方对称开设有两个出水口(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控截流井的自控截污装置,包括壳体(1)和第一板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13),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管(2),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进水口(25),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出水管(2)与所述进水管(13)的上方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26),所述第二滑槽(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20),所述第二杆体(20)远离所述第二滑槽(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浮球(12),所述第一浮球(12)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杆体(21),所述第三杆体(2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24),所述第二凹槽(24)的内部焊接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远离所述第二凹槽(24)的一侧焊接有第四杆体(22),所述第四杆体(22)远离所述第二弹簧(19)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板体(23),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7),所述第一滑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4),所述第一杆体(4)远离所述第一滑槽(7)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板体(8)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的内部焊接有所述第一弹簧(10),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滑槽(7)的下方焊接有第二板体(14),所述第二板体(14)的上表面贴合有第二浮球(17),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王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