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挡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50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挡水结构,包括竖直且沿左右方向布置的板体,所述板体前表面左右两端处对称固定有竖直且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侧板,右侧所述侧板的右侧面后部处固定有竖直凹凸板,左侧所述侧板的左侧面后部处开设有与凹凸板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左侧所述侧板的左侧面前部处固定有竖直锥形固定块,右侧所述侧板的右侧面前部处开设有与锥形固定块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且侧板下端皆固定有竖直插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挡水结构稳定性较差有时无法承受水或者泥土的压力造成基坑被破坏的问题,使得挡水结构稳定性更好,避免了基坑被破坏,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挡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具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挡水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的建造一开始都要先建立一个坚实稳定的地基,这样才能使得建造的建筑物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安全系数更高,而建造地基时,一个干燥稳定的基坑会对建造过程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会使得建造出来的地基稳定性更好,所以现有的基坑挡水装置得到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因此可知现在的基坑挡水结构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一:现有的基坑挡水结构有时不光要防护水流的渗透,有时还要防护水流过大时对其的压力,现有的结构基本靠底部直接插入泥土来使其竖立,稳定性较差,有时水流冲击力过大时会将挡水结构冲倒,会令基坑被水填满,造成较大损失。问题二:现有的基坑挡水结构基本上都是使用H形的一体式钢板,边缘采用可以卡合的倒边,使用时采用机械固定结构来进行挡水,装卸操作较为麻烦不便,在面对不同大小的基坑时,使用该装置会大大增加施工所需的时间,拖慢工程的整体进度,因此亟需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挡水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挡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且沿左右方向布置的板体(1),所述板体(1)前表面左右两端处对称固定有竖直且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侧板(2),右侧所述侧板(2)的右侧面后部处固定有竖直凹凸板(3),左侧所述侧板(2)的左侧面后部处开设有与凹凸板(3)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4),左侧所述侧板(2)的左侧面前部处固定有竖直锥形固定块(5),右侧所述侧板(2)的右侧面前部处开设有与锥形固定块(5)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6),且侧板(2)下端皆固定有竖直插杆(7),所述板体(1)正面的左、右部处皆通过水平且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转轴(8)转动连接有正投影沿前后方向布置的活动杆(9),且活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挡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且沿左右方向布置的板体(1),所述板体(1)前表面左右两端处对称固定有竖直且沿前后方向布置的侧板(2),右侧所述侧板(2)的右侧面后部处固定有竖直凹凸板(3),左侧所述侧板(2)的左侧面后部处开设有与凹凸板(3)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槽(4),左侧所述侧板(2)的左侧面前部处固定有竖直锥形固定块(5),右侧所述侧板(2)的右侧面前部处开设有与锥形固定块(5)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6),且侧板(2)下端皆固定有竖直插杆(7),所述板体(1)正面的左、右部处皆通过水平且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转轴(8)转动连接有正投影沿前后方向布置的活动杆(9),且活动杆(9)下端皆通过水平且沿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二转轴(10)转动连接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背面皆固定有延伸板(12),两组所述活动杆(9)中间部位通过水平且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固定杆(1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基坑挡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板(3)顶端与第一卡槽(4)顶端平齐,且第一卡槽(4)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莹王宏图唐静苗孟梅赵倩李善卿金维鹏曾忠诚王斐延静垒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盛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