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44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基层、砂石层和透水混凝土面层,所述砂石层用于蓄积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的渗水,所述砂石层内设置有将渗下的雨水向两侧导流的导雨部,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内部设置有加强层。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路面吸水的砂石层内部设置向路面两侧导水的导雨部,在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时,将水从砂石层的两侧快速导出,从而防止透水混凝土面层积水;通过在透水混凝土面层下方设置水泥网板,在不影响面层透水性的同时,提高了面层的抗开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
技术介绍
透水水泥混凝土是指空隙率为15~25%的混凝土,也称作无砂混凝土。随着人类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家园越来越重视,透水水泥混凝土也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透水水泥混凝土特别适合用于城市公园、居民小区、工业园区、体育场、学校、医院、停车场等等的地面和路面。因为,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具有下列优点:增加城市可透水、透气面积,加强地表与空气的热量和水分交换,调节城市气候,降低地表温度;充分利用雨雪降水,增大地表相对湿度,补充城区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发挥透水性路基的“蓄水池”功能;能够减轻降雨季节道路排水系统的负担,明显降低暴雨对城市水体的污染;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创造安静舒适的生活和交通环境,雨天防止路面积水和夜间反光;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防滑性,有效地防止行人和车辆打滑,改善车辆行驶及行人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冬天不会在路面形成黑冰,提高了车辆、行人的通行舒适性与安全性;大量的空隙能吸附城市污染物粉尘,减少扬尘污染。由于混凝土路面多嵌于地面,在我国南方,经常发生短时间内的大量降雨,传统的透水混凝土路面难以将雨水导出,雨水蓄积在道路内部难以疏导入周边的土壤内,从而造成路面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提高路面的导水性能,提高渗入透水混凝土路面内部的雨水导出效率,提高路面防水性能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基层、砂石层和透水混凝土面层,所述砂石层用于蓄积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的渗水,所述砂石层内设置有将渗下的雨水向两侧导流的导雨部,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内部设置有加强层。作为优选,所述加强层为设置于所述砂石层顶面中部的水泥网板,所述水泥网板上均匀开设有网孔。作为优选,所述水泥网板内部设置有金属网架。作为优选,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采用水泥透水性混凝土铺装而成,且顶面成型为由中部斜向边沿的斜面。作为优选,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内侧设有增强材料,该增强材料包括聚合物纤维。作为优选,所述砂石层与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之间设置有找平层,该找平层的高差小于10mm。作为优选,所述基层和所述砂石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土工织物。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路面吸水的砂石层内部设置向路面两侧导水的导雨部,在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时,将水从砂石层的两侧快速导出,从而防止透水混凝土面层积水;2、通过在透水混凝土面层下方设置水泥网板,在不影响面层透水性的同时,提高了面层的抗开裂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水泥网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基层;2、砂石层;3、导雨部;4、水泥网板;5、透水混凝土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基层1、砂石层2和透水混凝土面层5,砂石层2用于蓄积透水混凝土面层5的渗水,砂石层2内设置有将渗下的雨水向两侧导流的导雨部3,透水混凝土面层5内部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用于增加透水混凝土面层5的结构强度,提高其抗压和抗拉性能。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加强层为设置于砂石层2顶面中部的水泥网板4,水泥网板4上均匀开设有网孔,网孔为均匀分布的正六边形孔,可在减少对透水混凝土面层5向砂石层2渗水的同时,增加面层的抗开裂性能,水泥网板4内部设置有金属网架,设置水泥网板4后,由于水泥网板4具有较好的横向抗拉性能,可防止其外侧的透水混凝土面层5开裂,从而提高透水混凝土面层5使用的稳定性;透水混凝土面层5采用水泥透水性混凝土铺装而成,且顶面成型为由中部斜向边沿的斜面,透水混凝土采用水泥、水、透水砼增强剂掺配高质量的同粒径或间断级配骨料所组成的,并具有一定空隙率的混合材料。将其制成混凝土路面、护坡及其制品时,能取得排水、抗滑、吸音、降噪、渗水效果,可改善地表生态循环,利于行车交通安全,保护生活环境,解决由于大规模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透水混凝土面层5内侧设有增强材料,该增强材料包括聚合物纤维,在透水混凝土内部混合聚合物纤维增强材料,可进一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提高其抗压性能,从而延长透水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砂石层2与透水混凝土面层5之间设置有找平层,找平层的厚度为10mm-50mm,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摊铺找平层,该找平层的高差小于10mm,由于砂石层2表面平整度较差,难以满足透水混凝土面层5的摊铺需要,因此设置找平层,可提高透水混凝土面层5的平整性;基层1和砂石层2的两侧均设置有土工织物,设置土工织物后,可防止雨水冲刷基层1和砂石层2后造成的边坡滑移,并且提高路面整体的锁水性能。通过在路面吸水的砂石层2内部设置向路面两侧导水的导雨部3,在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时,将水从砂石层2的两侧快速导出,从而防止透水混凝土面层5积水;通过在透水混凝土面层5下方设置水泥网板4,在不影响面层透水性的同时,提高了面层的抗开裂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基层(1)、砂石层(2)和透水混凝土面层(5),所述砂石层(2)用于蓄积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5)的渗水,所述砂石层(2)内设置有将渗下的雨水向两侧导流的导雨部(3),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5)内部设置有加强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基层(1)、砂石层(2)和透水混凝土面层(5),所述砂石层(2)用于蓄积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5)的渗水,所述砂石层(2)内设置有将渗下的雨水向两侧导流的导雨部(3),所述透水混凝土面层(5)内部设置有加强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为设置于所述砂石层(2)顶面中部的水泥网板(4),所述水泥网板(4)上均匀开设有网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娟王安保沈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能德海绵城市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