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柔面料经编机张力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40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柔面料经编机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紧轮、牵引绳、底板和第一滑套,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中间处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端两侧均固定有电机,所述工作台一端内部开设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滑套滑动安装在内置槽内,且第一丝杆贯穿第一滑套,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通槽,且第二通槽连接内置槽的内部,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两侧中间处均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且第二丝杆的两端均固定有弹簧片,所述定位柱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套,且第二丝杆贯穿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的外侧固定有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操作简单,精准度高和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柔面料经编机张力补偿装置
本技术涉及张力补偿设备
,具体为一种超柔面料经编机张力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经编机: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织物称为经编织物。完成这种经编的机器称为经编机。张紧轮是为了改变皮带轮的包角或控制皮带的张紧力而压在皮带上的随动轮。是皮带传动的张紧装置,当皮带的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以采用张紧轮将皮带张紧。在进行面料编织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张紧轮调节面料的张力程度。现有的张力补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多通过人工进行张紧力度的调节,这种操作方式较为不便,且精准度低,耗费人力,效率低;现有的张力补偿设备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柔面料经编机张力补偿装置,具备操作简单,精准度高和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解决现有设备操作不便,精准度低和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柔面料经编机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紧轮、牵引绳、底板和第一滑套,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中间处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端两侧均固定有电机,所述工作台一端内部开设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滑套滑动安装在内置槽内,且第一丝杆贯穿第一滑套,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通槽,且第二通槽连接内置槽的内部,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两侧中间处均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且第二丝杆的两端均固定有弹簧片,所述定位柱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套,且第二丝杆贯穿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的外侧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定位柱的内侧开设有第一通槽,且固定座位于第一通槽内,所述张紧轮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固定座,所述张紧轮的两端均固定有转轮。优选的,所述内置槽共设有两个,且内置槽与电机相对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丝杆。优选的,所述第二通槽内滑动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第一滑套的上端面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片缠绕在第二丝杆上,且弹簧片背离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在定位柱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槽连接定位柱的内部,所述固定座位于第一通槽内,且张紧轮的外端转动安装在固定座上。优选的,所述牵引绳的中间处缠绕在转轮的外端上侧,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工作台上,且背离工作台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转轮,将面料穿过张紧轮的下端面,外接电源供电,调节张力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使第一滑套在内置槽移动,第一滑套带动连接块位移使牵引绳拉升,使牵引绳带动转轮下压,转轮下压时通过固定座带动第二滑套在定位柱内部下移,定位柱下移啮合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转动使弹簧片收缩,通过弹簧片的弹性形变对第二滑套的移动进行限位,本装置操作简便,通过电力设备进行张力的调节,无需消耗劳动力,操作简便快捷,精准度高,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定位柱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位柱;2、转轮;3、张紧轮;4、牵引绳;5、第一通槽;6、底板;7、工作台;8、内置槽;9、连接块;10、第一滑套;11、第二通槽;12、第一丝杆;13、电机;14、固定座;15、第二滑套;16、第二丝杆;17、弹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超柔面料经编机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紧轮3、牵引绳4、底板6和第一滑套10,底板6的上端面中间处固定有工作台7,工作台7的前端两侧均固定有电机13,工作台7一端内部开设有内置槽8,内置槽8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12,第一滑套10滑动安装在内置槽8内,且第一丝杆12贯穿第一滑套10,工作台7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通槽11,且第二通槽11连接内置槽8的内部,内置槽8共设有两个,且内置槽8与电机13相对应,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丝杆12,第二通槽11内滑动安装有连接块9,且连接块9与第一滑套10的上端面相连接,本技术中电机13的型号为Y160L-2,通过型号查找所属技术人员直接在市场上进行采购,在需要了解该型号设备时可直接翻看查找技术说明书进行了解,因此该设备不进行赘述。工作台7的上端面两侧中间处均固定有定位柱1,定位柱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16,且第二丝杆16的两端均固定有弹簧片17,定位柱1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套15,且第二丝杆16贯穿第二滑套15,第二滑套15的外侧固定有固定座14,定位柱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通槽5,且固定座14位于第一通槽5内,张紧轮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固定座14,弹簧片17缠绕在第二丝杆16上,且弹簧片17背离第二丝杆16的一端固定在定位柱1的内壁上,第一通槽5连接定位柱1的内部,固定座14位于第一通槽5内,且张紧轮3的外端转动安装在固定座14上。张紧轮3的两端均固定有转轮2,牵引绳4的中间处缠绕在转轮2的外端上侧,牵引绳4的一端固定在工作台7上,且背离工作台7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9上。工作原理:本技术工作中,将面料穿过张紧轮3的下端面,外接电源供电,调节张力时,启动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带动第一丝杆12转动,使第一滑套10在内置槽8移动,第一滑套10带动连接块9位移使牵引绳4拉升,使牵引绳4带动转轮2下压,转轮2下压时通过固定座14带动第二滑套15在定位柱1内部下移,定位柱1下移啮合带动第二丝杆16转动,第二丝杆16转动使弹簧片17收缩,通过弹簧片17的弹性形变对第二滑套15的移动进行限位。以上即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柔面料经编机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紧轮(3)、牵引绳(4)、底板(6)和第一滑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的上端面中间处固定有工作台(7),所述工作台(7)的前端两侧均固定有电机(13),所述工作台(7)一端内部开设有内置槽(8),所述内置槽(8)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12),所述第一滑套(10)滑动安装在内置槽(8)内,且第一丝杆(12)贯穿第一滑套(10),所述工作台(7)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通槽(11),且第二通槽(11)连接内置槽(8)的内部,所述工作台(7)的上端面两侧中间处均固定有定位柱(1),所述定位柱(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16),且第二丝杆(16)的两端均固定有弹簧片(17),所述定位柱(1)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套(15),且第二丝杆(16)贯穿第二滑套(15),所述第二滑套(15)的外侧固定有固定座(14),所述定位柱(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通槽(5),且固定座(14)位于第一通槽(5)内,所述张紧轮(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固定座(14),所述张紧轮(3)的两端均固定有转轮(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柔面料经编机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紧轮(3)、牵引绳(4)、底板(6)和第一滑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的上端面中间处固定有工作台(7),所述工作台(7)的前端两侧均固定有电机(13),所述工作台(7)一端内部开设有内置槽(8),所述内置槽(8)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12),所述第一滑套(10)滑动安装在内置槽(8)内,且第一丝杆(12)贯穿第一滑套(10),所述工作台(7)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通槽(11),且第二通槽(11)连接内置槽(8)的内部,所述工作台(7)的上端面两侧中间处均固定有定位柱(1),所述定位柱(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16),且第二丝杆(16)的两端均固定有弹簧片(17),所述定位柱(1)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套(15),且第二丝杆(16)贯穿第二滑套(15),所述第二滑套(15)的外侧固定有固定座(14),所述定位柱(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通槽(5),且固定座(14)位于第一通槽(5)内,所述张紧轮(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固定座(14),所述张紧轮(3)的两端均固定有转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柔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利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尔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