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带式正火炉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38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网带式正火炉冷却装置,针对现有的正火炉冷却不充分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正火炉本体,所述正火炉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箱,冷却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扇叶,旋转杆的顶端延伸至冷却箱的外侧,所述正火炉本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相互啮合,正火炉本体的内侧与外侧均转动安装有传送轮,三个传送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传送带,位于内侧的传送轮与第二蜗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时省力,使得每个零件在经过正火炉加工之后可以迅速的降温,从而保证了工作的效率,灵活使用装置且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带式正火炉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网带式正火炉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的不断完善,各种机械设备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其金属铸造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形成企业化,能够对金属零件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在金属铸造行业中其金属零部件,在铸造成型通常是需要进行锻造热处理,目前,金属铸造行业中零件的热处理通常是采用正火炉进行的,正火炉大多呈长条形结构。目前网带式正火炉是--种常用的正火炉品种,正火炉加热后的元件都需要进行冷却,所以冷却装置对正火炉也是相当的重要,因此,现在亟需一种网带式正火炉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正火炉冷却不充分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网带式正火炉冷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带式正火炉冷却装置,包括正火炉本体,所述正火炉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箱,冷却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扇叶,旋转杆的顶端延伸至冷却箱的外侧,所述正火炉本体的内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带式正火炉冷却装置,包括正火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火炉本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箱(2),冷却箱(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杆(4),旋转杆(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扇叶(5),旋转杆(4)的顶端延伸至冷却箱(2)的外侧,所述正火炉本体(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蜗杆(8)与第一蜗轮(9),第一蜗杆(8)与第一蜗轮(9)相互啮合,正火炉本体(1)的内侧与外侧均转动安装有传送轮(10),三个传送轮(10)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传送带(11),位于内侧的传送轮(10)与第一蜗轮(9)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2)的外侧转动安装有第二蜗杆(12)与第二蜗轮(13),所述第二蜗杆(12)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带式正火炉冷却装置,包括正火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火炉本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冷却箱(2),冷却箱(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杆(4),旋转杆(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扇叶(5),旋转杆(4)的顶端延伸至冷却箱(2)的外侧,所述正火炉本体(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蜗杆(8)与第一蜗轮(9),第一蜗杆(8)与第一蜗轮(9)相互啮合,正火炉本体(1)的内侧与外侧均转动安装有传送轮(10),三个传送轮(10)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传送带(11),位于内侧的传送轮(10)与第一蜗轮(9)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2)的外侧转动安装有第二蜗杆(12)与第二蜗轮(13),所述第二蜗杆(12)与第二蜗轮(13)相互啮合,第二蜗轮(13)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圆轴(14),圆轴(14)的外侧活动套设有矩形框(15),矩形框(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平杆(16)的一端,水平杆(16)的另一端延伸至冷却箱(2)的内部,第一蜗杆(8)、第二蜗杆(12)与旋转杆(4)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6),三个皮带轮(6)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伍格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