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33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米装置,包括容纳仓和减压单元。容纳仓包括具有顶部开口的仓体和仓盖,仓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壁和内壁,内壁由柔性气密材料制成并在顶部开口处连接至外壁,仓盖覆盖顶部开口并在仓盖和内壁之间构成容纳空间。减压单元与容纳空间连通,用于使容纳空间内的压力低于预定压力。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容纳仓具有由柔性气密材料制成的内壁,该内壁用于形成容纳空间。在使用减压单元对容纳空间抽气时,柔性内壁随抽气收缩,容纳空间的体积逐渐减小。由此,可以将容纳空间内的空气全部抽出,有利于形成较高的真空度,从而能够延长食材的保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米装置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米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像大米之类的食材,人们往往习惯一次性购买较多的量,并利用例如塑料米桶、五金米桶、陶瓷米桶等的储米装置对其进行储存。这些储米装置大多体积较大,长时间使用之后如果清洗的话会比较麻烦。另外,为了免受外界温度、湿度等的影响,这些储米装置大多将大米储存在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空间内。然而,用户在取用所储存的大米时,往往需要将独立空间完全地打开。此时,储存大米的空间内的温度、湿度等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甚至还会产生微生物或灰尘等进入储米装置内污染大米的情况。再一方面,用户往往需要手动地取用大米,难以精准地控制取用量。取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不便,由此产生不好的体验。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设计了一种能够对储米空间抽气以减少其中的空气量的储米装置。然而,储米空间大多具有固定的形状和容积,常规的抽气方式难以将其中的空气全部抽取,导致储米空间内的真空度较低,保鲜效果较差。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米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米装置包括:/n容纳仓(10),所述容纳仓(10)包括具有顶部开口的仓体(11)和仓盖(12),所述仓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壁(111)和内壁(112),所述内壁(112)由柔性气密材料制成并在所述顶部开口处连接至所述外壁(111),所述仓盖(12)覆盖所述顶部开口并在所述仓盖(12)和所述内壁(112)之间构成容纳空间(14);以及/n减压单元(30),所述减压单元(30)与所述容纳空间(14)连通,用于使所述容纳空间(14)内的压力低于预定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米装置包括:
容纳仓(10),所述容纳仓(10)包括具有顶部开口的仓体(11)和仓盖(12),所述仓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壁(111)和内壁(112),所述内壁(112)由柔性气密材料制成并在所述顶部开口处连接至所述外壁(111),所述仓盖(12)覆盖所述顶部开口并在所述仓盖(12)和所述内壁(112)之间构成容纳空间(14);以及
减压单元(30),所述减压单元(30)与所述容纳空间(14)连通,用于使所述容纳空间(14)内的压力低于预定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112)具有第一翻边(113),所述第一翻边(113)包覆在所述外壁(111)的上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10)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容纳空间(14)连通的出料口(15),所述储米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料口(15)下方的取料单元(40),所述取料单元(40)包括:
取料口;
取料腔(43),所述取料腔(43)能够在与所述出料口(15)连通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取料口连通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取料口位于所述取料腔(43)的下方;和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能够在密封所述取料口的密封位置和开启所述取料口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取料腔(4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打开位置,当所述取料腔(4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之外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密封位置,使得所述容纳空间(14)与所述取料单元(40)相对外界形成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强刘一琼李泽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