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畅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心内科急救用的救心丸取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337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心内科急救用的救心丸取出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与第二壳体内部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轴承内,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轴承和通孔并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连接,所述联轴器位于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第一壳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隔板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条形槽孔,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安装有L型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心内科急救用的救心丸取出装置不方便取出救心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方便将救心丸取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心内科急救用的救心丸取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急救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心内科急救用的救心丸取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冠心病之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通常都要随身携带救心丸,以便在心脏病发作时,能够及时将救心丸放入到口中,以缓解症状,并争取到宝贵的急救时间,但是,事实上,当心脏病发作时,患者往往疼痛难忍,而且没有力气将盛放救心丸的药盒的盒盖拧开,更难以将救心丸倒入口中,因此,容易导致患者错过自救的最佳时机,非常可惜;因此,不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心内科急救用的救心丸取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心内科急救用的救心丸取出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与第二壳体内部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轴承内,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轴承和通孔并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连接,所述联轴器位于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心内科急救用的救心丸取出装置,包括第二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8)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壳体(1),所述第二壳体(8)的内部安装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的上表面与第二壳体(8)内部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轴承(17)内,所述转轴(1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轴承(22)和通孔(21)并通过联轴器(13)与减速电机(12)连接,所述联轴器(13)位于第一壳体(1)的内部,所述减速电机(12)安装在第一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隔板(19)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条形槽孔(15),所述转轴(18)的外壁上安装有移动板(2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心内科急救用的救心丸取出装置,包括第二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8)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壳体(1),所述第二壳体(8)的内部安装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的上表面与第二壳体(8)内部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轴承(17)内,所述转轴(1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轴承(22)和通孔(21)并通过联轴器(13)与减速电机(12)连接,所述联轴器(13)位于第一壳体(1)的内部,所述减速电机(12)安装在第一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隔板(19)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条形槽孔(15),所述转轴(18)的外壁上安装有移动板(23),所述移动板(23)的底部安装有L型连接杆(25),所述L型连接杆(25)的另一端穿过条形槽孔(15)与推板(14)连接,所述第二壳体(8)的顶部安装有分接盒(4),所述分接盒(4)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20),所述分接盒(4)的前端面设置有充电孔(5),所述分接盒(4)的顶部设置有控制按钮(6),所述第二壳体(8)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料管(11),所述出料管(11)上设置有电磁阀(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畅高华
申请(专利权)人:洪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