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所述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包括塑料容器壳体和提手件,塑料容器壳体呈下宽上窄的锥台型,且塑料容器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塑料容器壳体的圆心处开设有进料螺纹口,且进料螺纹口中安装有以旋转拧紧方式固定的进料旋转盖,提手件安装在塑料容器壳体的顶部,且提手件包括弧形转动杆和手提块,两根弧形转动杆分别转动连接在进料螺纹口两侧的塑料容器壳体上,且两根弧形转动杆之间固定架设有手提块,而塑料容器壳体的外壁固定贴合有锥型橡胶套,且锥型橡胶套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条弧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具有提起塑料容器壳体时内部溶液晃动波动小、幅度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
本技术涉及塑料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
技术介绍
塑料容器具有抗腐蚀,不易碎的良好性能,被广泛运用在化工、农药、医疗、食品等行业都需用到它,塑料容器一般用来盛放液体,但市面上的塑料容器大多采用上宽下窄的塑料桶,导致塑料桶内溶液上方液面较大,从而提起塑料桶时内部的溶液晃动波动大、幅度大,因此降低了工作人员提起塑料桶的平衡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起塑料容器壳体时内部溶液晃动波动小、幅度小的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包括:塑料容器壳体和提手件,塑料容器壳体呈下宽上窄的锥台型,且塑料容器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塑料容器壳体的圆心处开设有进料螺纹口,且进料螺纹口中安装有以旋转拧紧方式固定的进料旋转盖,提手件安装在塑料容器壳体的顶部,且提手件包括弧形转动杆和手提块,两根弧形转动杆分别转动连接在进料螺纹口两侧的塑料容器壳体上,且两根弧形转动杆之间固定架设有手提块。优选的,手提块上开设有波浪状通腔,且波浪状通腔内固定嵌合有磨砂片,因此工作人员在提起手提块时,手掌不易滑脱增强了摩擦力。优选的,塑料容器壳体靠近边侧的上表面开设有排药口,且排药口上固定插设有排药口塞,塑料容器壳体顶部靠近排药口处的边缘处开设有弧形出药槽。优选的,塑料容器壳体的外壁固定贴合有锥型橡胶套,且锥型橡胶套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条弧形槽,锥型橡胶套顶部与塑料容器壳体嵌合处设有过度弧面,锥型橡胶套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表面的抗碰撞能力,而锥型橡胶套表面开设的弧形槽,使得在有液体洒落时可以沿着弧形槽快速滚落,因此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表面的洁净性。优选的,塑料容器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半球腔,且每一个半球腔内均固定安装有橡胶球,橡胶球不仅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与地面的摩擦力,同时由于橡胶球具有弹性因此也大大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的抗震能力。优选的,塑料容器壳体靠近顶部的侧壁以及靠近底部的侧壁均固定嵌合有金属薄片,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两侧边缘处的耐磨能力。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由于塑料容器壳体内溶液上方液面较小,从而提起塑料容器壳体时内部的溶液晃动波动小、幅度小,因此提高了工作人员提起塑料容器壳体的平衡性;2、本技术由于手提块上开设有波浪状通,且波浪状通腔内固定嵌合有磨砂片,因此工作人员在提起手提块时,手掌不易滑脱增强了摩擦力;3、本技术锥型橡胶套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表面的抗碰撞能力,而锥型橡胶套表面开设的弧形槽,使得在有液体洒落时可以沿着弧形槽快速滚落,因此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表面的洁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塑料壳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塑料容器壳体,2、提手件,21、弧形转动杆,22、手提块,3、进料旋转盖,4、排药口塞,5、弧形出药槽,6、锥型橡胶套,7、弧形槽,8、橡胶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塑料壳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包括:塑料容器壳体1和提手件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塑料容器壳体1呈下宽上窄的锥台型,且塑料容器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塑料容器壳体1的圆心处开设有进料螺纹口,且进料螺纹口中安装有以旋转拧紧方式固定的进料旋转盖3,而塑料容器壳体1靠近边侧的上表面开设有排药口,且排药口上固定插设有排药口塞4,塑料容器壳体1顶部靠近排药口处的边缘处开设有弧形出药槽5。需要说明的是:打开进料旋转盖3将需要储备的溶液注入到塑料容器壳体1内,由于塑料容器壳体1采用下宽上窄的锥台型,使得塑料容器壳体1内的容易在注入时不易外洒,由于塑料容器壳体1内溶液上方液面较小,从而提起塑料容器壳体1时内部的溶液晃动波动小、幅度小,因此提高了工作人员提起塑料容器壳体1的平衡性。参考图1所示,提手件2安装在塑料容器壳体1的顶部,且提手件2包括弧形转动杆21和手提块22,两根弧形转动杆21分别转动连接在进料螺纹口两侧的塑料容器壳体1上,且两根弧形转动杆21之间固定架设有手提块22,而手提块22上开设有波浪状通腔,且波浪状通腔内固定嵌合有磨砂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手提块22上开设有波浪状通,且波浪状通腔内固定嵌合有磨砂片,因此工作人员在提起手提块22时,手掌不易滑脱增强了摩擦力。参考图1所示,塑料容器壳体1的外壁固定贴合有锥型橡胶套6,且锥型橡胶套6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条弧形槽7,锥型橡胶套6顶部与塑料容器壳体1嵌合处设有过度弧面。需要说明的是:锥型橡胶套6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1表面的抗碰撞能力,而锥型橡胶套6表面开设的弧形槽7,使得在有液体洒落时可以沿着弧形槽7快速滚落,因此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1表面的洁净性。参考图3所示,塑料容器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半球腔,且每一个半球腔内均固定安装有橡胶球8,橡胶球8不仅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1与地面的摩擦力,同时由于橡胶球8具有弹性因此也大大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1的抗震能力。其中,塑料容器壳体1靠近顶部的侧壁以及靠近底部的侧壁均固定嵌合有金属薄片,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1两侧边缘处的耐磨能力。本技术提供的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手提块22上开设有波浪状通,且波浪状通腔内固定嵌合有磨砂片,因此工作人员在提起手提块22时,手掌不易滑脱增强了摩擦力,打开进料旋转盖3将需要储备的溶液注入到塑料容器壳体1内,由于塑料容器壳体1采用下宽上窄的锥台型,使得塑料容器壳体1内的容易在注入时不易外洒,由于塑料容器壳体1内溶液上方液面较小,从而提起塑料容器壳体1时内部的溶液晃动波动小、幅度小,因此提高了工作人员提起塑料容器壳体1的平衡性,而锥型橡胶套6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1表面的抗碰撞能力,而锥型橡胶套6表面开设的弧形槽7,使得在有液体洒落时可以沿着弧形槽7快速滚落,因此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1表面的洁净性,而塑料容器壳体1底部的橡胶球8不仅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1与地面的摩擦力,同时由于橡胶球8具有弹性因此也大大提高了塑料容器壳体1的抗震能力。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塑料容器壳体(1),所述塑料容器壳体(1)呈下宽上窄的锥台型,且塑料容器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塑料容器壳体(1)的圆心处开设有进料螺纹口,且进料螺纹口中安装有以旋转拧紧方式固定的进料旋转盖(3);/n提手件(2),所述提手件(2)安装在塑料容器壳体(1)的顶部,且提手件(2)包括弧形转动杆(21)和手提块(22),两根所述弧形转动杆(21)分别转动连接在进料螺纹口两侧的塑料容器壳体(1)上,且两根弧形转动杆(21)之间固定架设有手提块(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塑料容器壳体(1),所述塑料容器壳体(1)呈下宽上窄的锥台型,且塑料容器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塑料容器壳体(1)的圆心处开设有进料螺纹口,且进料螺纹口中安装有以旋转拧紧方式固定的进料旋转盖(3);
提手件(2),所述提手件(2)安装在塑料容器壳体(1)的顶部,且提手件(2)包括弧形转动杆(21)和手提块(22),两根所述弧形转动杆(21)分别转动连接在进料螺纹口两侧的塑料容器壳体(1)上,且两根弧形转动杆(21)之间固定架设有手提块(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块(22)上开设有波浪状通腔,且波浪状通腔内固定嵌合有磨砂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握式防滑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雅森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