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净水工艺消毒剂及药剂投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5213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净水工艺消毒剂及药剂投加系统,包括:至少一储液池、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循环主管道、主用输送泵、备用输送泵、第一、第二压力变送器、若干投加支路管道、若干电动流量调节阀、若干电磁流量计以及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别与分别与所述主用输送泵、备用输送泵、第一、第二压力变送器、每一电动流量调节阀和每一电磁流量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加氯点和/或加药点,便于运行管理的调整,更好地适应生产实际。

A new disinfectant for water purification process and its do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净水工艺消毒剂及药剂投加系统
本技术涉及净水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净水工艺消毒剂及药剂投加系统。
技术介绍
净水过程中消毒剂和药剂投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加氯的主要作用是向水中注入消毒剂,同时也有一定的助凝作用,根据加氯位置和目的不同,净水中可分为前加氯和后加氯,药剂投加主要是絮凝剂投加,絮凝剂一般在常规处理工艺混合阶段投加。传统的前加氯和后加氯以及絮凝剂的投加均采用计量泵点对点投加,其优点在于便于精确控制加氯量和加药量。然而,生产实践经验证明,计量泵投加氯也有其显著的缺点,即由于需水量根据季节发生变化,且变幅较大,水厂的供水量也因此有较大变幅,使用计量泵加氯和加药的实际可调范围有限,往往无法完全适应这种水量变化,造成投加量不准确,进而影响消毒和絮凝效果。另一方面,对于有多条净水生产线的水厂而言,前加氯和后加氯以及加药需要配置相当数量的计量泵,规模较大的水厂有时需配置各类计量泵多达十几台甚至几十台,运行管理不便,且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大。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净水工艺消毒剂及药剂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用于存放消毒剂或药剂的储液池;/n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循环主管道,所述第一循环主管道的中部分别通过一旁路支管道与每一储液池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第三循环主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四循环主管道的一端上,所述第四循环主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位于每一储液池的上方;/n一主用输送泵,所述主用输送泵的输送进液端与所述第一循环主管道的一端连接,其输送出液端分别并接在所述第二、第三循环主管道的另一端上;/n一备用输送泵,所述备用输送泵的输送进液端与所述第一循环主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其输送出液端分别并接在所述第二、第三循环主管道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净水工艺消毒剂及药剂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用于存放消毒剂或药剂的储液池;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循环主管道,所述第一循环主管道的中部分别通过一旁路支管道与每一储液池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第三循环主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四循环主管道的一端上,所述第四循环主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位于每一储液池的上方;
一主用输送泵,所述主用输送泵的输送进液端与所述第一循环主管道的一端连接,其输送出液端分别并接在所述第二、第三循环主管道的另一端上;
一备用输送泵,所述备用输送泵的输送进液端与所述第一循环主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其输送出液端分别并接在所述第二、第三循环主管道的中部;
第一、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第二压力变送器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第三循环主管道上;
若干投加支路管道,每一投加支路管道的一端分别并接在所述第二、第三循环主管道上,其另一端作为用于投加消毒剂或药剂的投加出液端;
若干电动流量调节阀,所述若干电动流量调节阀分别对应地安装在所述若干投加支路管道上;
若干电磁流量计,所述若干电磁流量计分别对应地安装在所述若干投加支路管道上;以及
一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主用输送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文博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