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举升装置及自动导引运输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181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举升装置及自动导引运输车,能够有效减小举升装置所占用体积且承载力较大。所述举升装置,包括:座体,在座体上设有第一连杆机构;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至第六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所述座体形成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所述第六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形成第二平行四连杆机构;在所述第六连杆上设有举升台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对物品进行举升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举升装置及自动导引运输车
本技术涉及自动导引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举升装置及自动导引运输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举升装置如液压剪刀叉举升装置,剪刀叉整个体积较大,且剪刀叉的中间部分只有一个支点,承载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举升装置及自动导引运输,其占用体积较小,且承载力较大。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举升装置,包括:座体,在所述座体上设有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所述座体形成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所述第四连杆和所述第五连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所述第六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在所述座体上设有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n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所述座体形成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n所述第四连杆和所述第五连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所述第六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在所述座体上设有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所述座体形成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
所述第四连杆和所述第五连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所述第六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二端相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形成第二平行四连杆机构;
在所述第六连杆上设有举升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上,第二端铰接在所述座体上,且所述拉杆的第二端高于所述拉杆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连接有举升驱动机构;
所述拉杆的第二端,相对所述拉杆的第一端更靠近所述举升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连接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驱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第四连杆和所述第六连杆的铰接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轴和摇杆,所述电机和所述驱动轴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