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131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其包括支座和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支座上的放线组件,所述放线组件包括连接座,其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水平板和竖直板连接形成L型结构,所述水平板两端分别设置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上端沿水平板的延伸方向均开设有半圆孔,两个半圆孔内通过轴承安装转轴,安装块上可拆卸安装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与安装块配合以使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块上,所述转轴中部套设电缆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块上开设半圆孔,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半圆孔内,在转轴中部套设电缆盘,将转轴装配组件自上而下放置并使两端的轴承落入半圆孔内,然后盖合轴承盖即完成电缆盘和转轴的安装,定位简单可靠,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A cable strin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是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通常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层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在电缆的加工生产过程中,放线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电缆放线装置用于将成卷的电缆半成品展开并传送至电缆加工设备(拉丝机、挤塑机、绕线机等)。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1106843.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放线架,通过设置两个底座,并在底座中部分别设置支撑端,支撑端与滚珠丝杠的一端活动连接,滚珠丝杠中部的外壁设有螺纹,两个滚珠丝杠通过两个连接装置与转轴的两端活动连接,滚珠丝杠的另一端与立架顶端设有的通孔和固定端穿插连接;该装置在需要安装电缆盘时,首先将转轴上套设电缆盘,然后移动其中一个连接座,将转轴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装置连接,再连接转轴另一端,安装较为麻烦,定位难度大,劳动强度高,效率低,而且该装置通过两个滚珠丝杠副实现转轴的升降,同步控制操作困难,导向性较差,致使升降精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放线装置,通过在安装块上开设半圆孔,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半圆孔内,在转轴中部套设电缆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缆盘安装较为麻烦、定位难度大、劳动强度高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其包括支座和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支座上的放线组件,所述放线组件包括连接座,其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水平板和竖直板连接形成L型结构,所述水平板两端分别设置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上端沿水平板的延伸方向均开设有半圆孔,两个半圆孔内通过轴承安装转轴,安装块上可拆卸安装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与安装块配合以使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块上,所述转轴中部套设电缆盘。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支座,在支座上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放线组件,在电缆生产过程中,根据各加工设备的需求移动放线组件至合适的高度,使得放线装置与加工设备配合准确,有效提升产品品质。2、通过在水平板两端各设置一个安装块,并在安装块上分别开设半圆孔,转轴通过两端的轴承安装在安装孔内,使用时,在转轴中部套设电缆盘,并在转轴两端各装配一个轴承,将转轴装配组件自上而下放置并使两端的轴承落入半圆孔内,然后盖合轴承盖即完成电缆盘和转轴的安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两个半圆孔对转轴进行限位,操作简单方便,定位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放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省略放线组件)。图4为本技术中安装块与转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支座;10、丝杠;11、活动螺母;12、导轨;13、滑块;2、放线组件;20、连接座;201、水平板;202、竖直板;21、安装块;22、轴承;23、转轴;24、轴承盖;25、电缆盘;26、圆螺母;27、止推弹簧;28、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其包括支座1和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支座1上的放线组件2,所述放线组件2包括连接座20,其包括水平板201和竖直板202,水平板201和竖直板202连接形成L型结构,所述水平板201两端分别设置安装块21,两个安装块21上端沿水平板201的延伸方向均开设有半圆孔,两个半圆孔内通过轴承22安装转轴23,安装块21上可拆卸安装轴承盖24,所述轴承盖24与安装块21配合以使转轴23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块21上,所述转轴23中部套设电缆盘25。具体的,所述支座1上下两端可转动的连接丝杠10,丝杠10上设有与其啮合的活动螺母11,所述丝杠10两侧均设置有导轨12,所述导轨12与支座1固接,导轨12上滑动设置滑块13,活动螺母11和滑块13均与连接座20固接以使连接座20可上下滑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支座1,并在支座1上下两端转动设置丝杠10,丝杠10上设有与其啮合的活动螺母11,在丝杠10两侧各设置一个导轨12,导轨12与支座1固接,导轨12上滑动设置滑块13,滑块13和活动螺母11均与放线组件2连接,电机驱动丝杠10旋转,活动螺母11带动放线组件2做上下升降运动,采用一个丝杠10螺母副驱动放线组件2且放线组件2沿着导轨12方向运动,装置稳定性好,导向性好,升降精度高;放线组件2包括连接座20,连接座20由水平板201和竖直板202连接形成L型结构,竖直板202和活动螺母11、滑块13固接,水平板201两端各设置一个安装块21,安装块21沿着水平板201的延伸方向开设半圆孔,两个半圆孔内通过轴承22安装转轴23,转轴23中部套设电缆盘25,轴承22两端分别采用圆螺母26和止推弹簧27限位,将电缆盘25和轴承22安装到转轴23上之后,操作人员将转轴23装配组件自上而下放置并使两端的轴承22落入半圆孔内,然后装配轴承盖24即完成了电缆盘25的安装,定位准确度高,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此外,在安装和拆卸电缆盘25时,电机驱动丝杠10旋转,使转轴23装配组件下降到最低位置,便于操作人员操作,而在电缆生产过程中,根据各加工设备的需求移动放线组件2至合适的高度,使得放线装置与加工设备配合准确,有效提升产品品质。上述方案中电缆盘25与转轴23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电缆盘25与转轴23通过键28连接。在放线过程中,由牵引装置对电缆盘25上的电缆进行牵拉,电缆盘25受摩擦力影响被动旋转从而实现放线,采用键28连接对电缆盘25和转轴23进行周向固定,有效保证电缆盘25和转轴23同步旋转,使得放线过程平稳有序。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支座1与放线组件2相背的一侧上还设置有配重块。通过设置配重块使得装置受力均衡,提高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支座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设置万向轮便于装置的移动,为电缆盘25的拆装提供便利。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和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支座上的放线组件,所述放线组件包括连接座,其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水平板和竖直板连接形成L型结构,所述水平板两端分别设置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上端沿水平板的延伸方向均开设有半圆孔,两个半圆孔内通过轴承安装转轴,安装块上可拆卸安装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与安装块配合以使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块上,所述转轴中部套设电缆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和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支座上的放线组件,所述放线组件包括连接座,其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水平板和竖直板连接形成L型结构,所述水平板两端分别设置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上端沿水平板的延伸方向均开设有半圆孔,两个半圆孔内通过轴承安装转轴,安装块上可拆卸安装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与安装块配合以使转轴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块上,所述转轴中部套设电缆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下两端可转动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太运于鹏锦刘奎单光晨范祥华
申请(专利权)人:砀山红旗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