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煤斗系统
本技术涉及煤斗
,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煤斗系统。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目前高位布置钢结构煤斗一般采用皮带加料模式,皮带传输机构安装在皮带层架体上,将煤料进行传输,电厂工程中的煤斗顶盖一般采用上翻钢梁下设钢板的形式,煤斗的筒仓壁兼做上翻顶盖钢梁的支撑点。顶盖加劲肋间设置落料管,从皮带层伸至煤斗内部。为满足落料管安装要求,一般需要在煤斗顶盖至皮带层间设计预留1.5m-2.5m的安装空间。但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此种方式顶盖加工的用钢量较大,且煤斗筒仓壁对顶盖及上翻钢梁进行支撑,煤斗筒仓壁受力较大,对煤斗的强度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结构煤斗系统,顶盖制作的用钢量显著减小,对煤斗的强度要求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煤斗系统,包括上、下设置的皮带层架体及顶盖,所述顶盖下方设置有煤斗,皮带层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煤斗系统,包括上、下设置的皮带层架体及顶盖,所述顶盖下方设置有煤斗,皮带层架体安装有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皮带层架体之间设置有落料管,所述落料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环状凸板和第二环状凸板,第一环状凸板和第二环状凸板与落料管的管壁垂直,落料管顶端通过第一环状凸板与皮带层架体固定连接,落料管底端通过第二环状凸板与顶盖固定连接,所述顶盖与多个连接钢筋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钢筋的另一端与皮带层架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煤斗系统,包括上、下设置的皮带层架体及顶盖,所述顶盖下方设置有煤斗,皮带层架体安装有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皮带层架体之间设置有落料管,所述落料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环状凸板和第二环状凸板,第一环状凸板和第二环状凸板与落料管的管壁垂直,落料管顶端通过第一环状凸板与皮带层架体固定连接,落料管底端通过第二环状凸板与顶盖固定连接,所述顶盖与多个连接钢筋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钢筋的另一端与皮带层架体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煤斗系统,其特征在于,落料管设置两个,两个落料管相对于顶盖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落料管两侧均设置有多排连接钢筋,且位于两个落料管两侧的连接钢筋相对于顶盖的中心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煤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管与顶盖之间设置有加劲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煤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慈芳,王勇,张兰春,孙晓红,董启暖,刘昌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