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晓丽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83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充电桩外壳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套筒,防护套筒的内部设有充电机构,充电机构的侧壁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弹簧远离充电机构的一端与防护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充电桩外壳中部两侧均设有进水孔,进水孔的内部卡接有滤网,本充电桩通过在充电机构的外部设置防水的防护套筒,向充电桩外壳与防护套筒之间注入水后,水能够将充电机构散发的大量热量吸收,水温上升蒸发吸热,对充电桩外壳进行降温,蒸发后的水汽可通过通风口排出,充电桩外壳的上方设置的散热板通过导热的方式辅助蒸发吸热,提高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新能源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汽车领域出现了新能源汽车,大多数的新能源汽车大多都是利用电能作为车辆的动力,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需求较大,传统的家用电路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因此,在一些特定的地方会设置专用的充电桩。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多都是外接电路,将充电机构保护在充电桩内,充电桩的作用往往起到电流转化与断电等作用,在汽车充电时,电流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长期停留在充电桩内,会导致断电机构内较为细小的电路热量较高导致过载,影响充电桩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充电桩,能够及时的将充电桩内的热量传导出去,避免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在充电机构的外部设置防水的防护套筒,向充电桩外壳与防护套筒之间注入水后,水能够将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外壳(1)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套筒(2),所述防护套筒(2)的内部设有充电机构(3),所述充电机构(3)的侧壁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4),所述弹簧(4)远离充电机构(3)的一端与防护套筒(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外壳(1)中部两侧均设有进水孔(111),所述进水孔(111)的内部卡接有滤网(12),所述充电桩外壳(1)的顶部两侧开凿设有通风口(15),所述通风口(15)的内部设有百叶(16),所述充电桩外壳(1)位于两个通风口(15)之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板(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外壳(1)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套筒(2),所述防护套筒(2)的内部设有充电机构(3),所述充电机构(3)的侧壁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4),所述弹簧(4)远离充电机构(3)的一端与防护套筒(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外壳(1)中部两侧均设有进水孔(111),所述进水孔(111)的内部卡接有滤网(12),所述充电桩外壳(1)的顶部两侧开凿设有通风口(15),所述通风口(15)的内部设有百叶(16),所述充电桩外壳(1)位于两个通风口(15)之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外壳(1)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污口(8),所述排污口(8)与充电桩外壳(1)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污口(8)的中部设有阀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7)的两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片(171),所述散热板(17)其中一侧的散热片(171)位于充电桩外壳(1)的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温晓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