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祁继庆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中空子母毛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79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中空子母毛笔,包括笔杆,所述笔杆的底部设有笔头,所述笔头包括第一笔头,所述第一笔头设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内设有第二笔头,所述第一笔头、中空部和第二笔头均呈锥体,且中空部长度为第一笔头长度的三分之二、第二笔头长度为第一笔头长度的三分之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笔头蘸墨后不会臃肿乏力,笔锋多变,能够展现新魏体字体的峻逸秀劲和浑厚古朴,亦适用于其他传统毛笔书写的字体,解决了现有毛笔在新魏体书写过程中笔头不易掭扁、中锋边锋运笔困难的缺陷,结构简易,实用性强,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中空子母毛笔
本技术涉及一种毛笔,尤其是一种新型中空子母毛笔。
技术介绍
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新魏体产生于清末明初,完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其最大的特征在于用掭扁的毛笔来书写,才能使边锋中锋并用地完成弯转笔画外方内圆的特点,由于传统毛笔是以尖、圆为准,而书写新魏体应以扁平为宜,故传统毛笔不利于展现新魏体字形,为了使书法艺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大众,故需创新一种新型毛笔以满足其新颖的字体展现出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中空子母毛笔,解决了现有毛笔在新魏体书写过程中笔头不易掭扁、中锋边锋运笔困难的缺陷。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空子母毛笔,包括笔杆,所述笔杆的底部设有笔头,所述笔头包括第一笔头,所述第一笔头设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内设有第二笔头,所述第一笔头、中空部和第二笔头均呈锥体,且中空部长度为第一笔头长度的三分之二、第二笔头长度为第一笔头长度的三分之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笔头和第二笔头均由兽毛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笔头蘸墨后不会臃肿乏力,第一笔头的中空部分能使笔头具有更强的伸缩能力,令笔锋多变,能够展现新魏体字体的峻逸秀劲和浑厚古朴,亦适用于其他传统毛笔书写的字体;相对于传统毛笔来说,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毛笔在新魏体书写过程中笔头不易掭扁和中锋边锋运笔困难的缺陷,结构简易,实用性强,适宜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笔杆,2-笔头,21-第一笔头,22-中空部,23-第二笔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法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相关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中空子母毛笔,包括笔杆1,笔杆1的底部设有笔头2,笔头2包括第一笔头21,第一笔头21设有中空部22,且该中空部22内设有第二笔头23;第一笔头21、中空部22和第二笔头23均呈锥体,且中空部22长度为第一笔头21长度的三分之二、第二笔头23长度为第一笔头21长度的三分之一,进一步地,第一笔头21和第二笔头23均由兽毛制成。本技术适用于任何需要笔头扁平书写的字体,尤其是书写新魏体,在撰写过程过程中,首先应将第一笔头21的尖部蘸墨掭扁,由于第二笔头22的体积小于第一笔头21,且二者之间具有空隙,故笔头有更强的伸缩能力,书写时不会臃肿乏力,能够更好地展示新魏体之峻逸秀劲和浑厚古朴,相对于传统毛笔来说,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毛笔在新魏体书写过程中笔头不易掭扁、中锋边锋运笔困难的缺陷,结构简易,实用性强,适宜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中空子母毛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杆,所述笔杆的底部设有笔头,所述笔头包括第一笔头,所述第一笔头设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内设有第二笔头,所述第一笔头、中空部和第二笔头均呈锥体,且中空部长度为第一笔头长度的三分之二、第二笔头长度为第一笔头长度的三分之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空子母毛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杆,所述笔杆的底部设有笔头,所述笔头包括第一笔头,所述第一笔头设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内设有第二笔头,所述第一笔头、中空部和第二笔头均呈锥体,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继庆
申请(专利权)人:祁继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