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标签打印色带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78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标签打印色带盒,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在上下壳体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打印带的打印盒腔、提供介质带的介质盒腔、提供载体带的载体盒腔等,所述打印盒腔与载体盒腔相邻,相邻处设有过带缺口以使载体盒腔内载体带能进入打印盒腔内沿用其路径原打印带路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通过常规路径打印覆膜双面胶贴类标签带,即打印带经打印带路径从打印区排出口排出,载体带经载体带路径从打印区排出口排出,介质带上介质热转印至打印带上;又可以通过新增路径打印可直接将信息内容打印在载体带上的标签带,如丝带标签带、布质烫印标签带,即载体带经过带缺口从打印带路径至打印区排出口排出,一盒多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标签打印色带盒
本技术属于标签打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标签打印色带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覆膜双面胶贴带的色带盒大都由上壳体、下壳体构成,且色带盒内一般容纳有供打印的打印带(即透明覆膜带)、提供打印介质的介质带和作为载体的载体带,打印带沿着进给路径从排出口排出,且在排出口的上游侧设置有打印部,所述打印带和介质带在打印部处会合,在打印装置热头的作用下将介质带上的打印信息热转印至打印带上,然后打印带与载体带在出口附近粘合,同时被排出色带盒,从而产生用户所需的标签。而用于打印丝带标签或布质烫印标签的色带盒内往往只需要设置容纳介质带和载体带,无需打印带,其是直接将信息内容打印在载体带上,但现有的色带盒专款专用,所述覆膜双面胶贴带的色带盒只能用于打印覆膜双面胶贴类标签带,丝带标签色带盒等只能用于可直接将信息内容打印在载体带上的标签带的使用,这造成了使用者不得不购买多种色带盒以应对不同类型标签的打印,成本高,且对资源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款色带盒不通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标签打印色带盒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用标签打印色带盒,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在上下壳体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打印带的打印盒腔、提供介质带的介质盒腔、提供载体带的载体盒腔等,其中,打印带通过第一走带路径从排出口排出,载体带经第二走带路径从排出口排出,所述打印盒腔与载体盒腔相邻,相邻处设有过带缺口以使载体盒腔内载体带能通过第一走带路径从排出口排出。进一步的,所述过带缺口处还设有导向柱。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外侧转动套接有滚筒。进一步的,所述滚筒的外侧壁上设有均布的凸缘。进一步的,所述凸缘的横截面呈半圆状。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为2根,均活动套接有所述滚筒,并分布在所述过带缺口的两侧,所述载体带能通过两所述滚筒之间的间隙进入打印盒腔。进一步的,所述打印盒腔的打印带出口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圆角。进一步的,所述出口处靠近所述载体盒腔一侧的导向圆角上还设有纵向均布的水平凸缘,所述水平凸缘的横截面呈半圆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打印盒腔与载体盒腔相邻设置,并在相邻处设置过带缺口,从而使得装有该技术的标签打印机既可以通过常规路径打印覆膜双面胶贴类标签带,即打印带经打印带路径从打印区排出口排出,载体带经载体带路径从打印区排出口排出,介质带上介质热转印至打印带上;又可以通过新增路径打印可直接将信息内容打印在载体带上的标签带,如丝带标签带、布质烫印标签带,即载体带经过带缺口从打印带路径至打印区排出口排出。2、本技术通过在所述过带缺口的两侧滚筒的设置以及所述打印盒腔打印带出口处两侧导向圆角的设置使得载体带经过新增过带路径时摩擦力更加小,过带更加顺畅。3、滚筒上凸缘的设计以及打印盒腔出口处靠近所述载体盒腔一侧的导向圆角上凸缘的设计,使得载体带经过新增过带路径时与两处主要拐角的摩擦接触面积更小,更进一步的减少路径中摩擦力的产生,使过带更加顺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色带盒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轴侧视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色带盒内走带路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如图1示,本技术的结构为:一种多用标签打印色带盒,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1,所述上下壳体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打印带的打印盒腔2、提供介质带的介质盒腔3、提供载体带的载体盒腔4、提供回收介质带的回收盒腔等,各盒腔的形成主要是为更好的区分和隔离各种功能带安放位置,必要的,所述打印盒腔2与载体盒腔4相邻,相邻处设有过带缺口7,本实施例中,所述过带缺口7处还设有一导向柱8。当进行覆膜双面胶贴标签带制作时,如图4示,所述打印带5即透明膜带通过第一走带路径5a从排出口排出,所述介质带10经第三走带路径10a被介质带驱动轮11所回收,所述打印带5与介质带10的重合路径上设有打印热头以将介质带10上的打印信息热转印至打印带5上,所述载体带6即双面胶带经第二走带路径6a于排出口与打印带5汇合粘黏固定并排出;以使载体盒腔4内载体带6能通过第一走带路径5a从排出口排出;当进行丝带标签带制作时,所述打印盒腔2内不安装任何功能带,所述载体盒腔4内载体带6为丝带,介质盒腔3和回收盒腔内安装物件不变,所述介质带10依然经第三走带路径10a被介质带驱动轮11所回收,所述载体带6经过带缺口7并绕导向柱8进入打印盒腔2内直指原打印带5出口处51,并最终沿用第一走带路径5a从排出口排出,其中,载体带6和介质带10重合路径上设有的打印热头将介质带10上的打印信息直接热转印至载体带6上。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2示,所述导向柱8的外侧转动套接有滚筒9,使得载体带6与导向柱8的滑动摩擦转变为载体带6与滚筒9的滚动摩擦,减少过带阻力,使过带更顺畅。进一步的,所述滚筒9的外侧壁上设有均布的凸缘91,使得载体带6是与滚筒9外侧壁的凸缘相接触,从而减少摩擦面积,进一步减少摩擦力。优选的,所述凸缘91的横截面呈半圆状。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2示,所述打印盒腔2的打印带5出口处51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圆角52,以便于原打印带5和载体带6进入第一走带路径5a。进一步的,所述出口处51靠近所述载体盒腔4一侧的导向圆角52上还设有纵向均布的水平凸缘52a,进一步减少载体带6与导向圆角52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摩擦力使过带更顺畅。实施例2如图3、图4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过带缺口7处设有两根导向柱8,分布在所述过带缺口7的两侧,每根导向柱8均活动套接有所述滚筒9,所述载体带6从两所述滚筒9之间进入打印盒腔2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标签打印色带盒,包括上壳体、下壳体(1),在上下壳体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打印带的打印盒腔(2)、提供介质带的介质盒腔(3)、提供载体带的载体盒腔(4),其中,打印带(5)通过第一走带路径(5a)从排出口排出,载体带(6)经第二走带路径(6a)于排出口与打印带(5)汇合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盒腔(2)与载体盒腔(4)相邻,相邻处设有过带缺口(7)以使载体盒腔(4)内载体带(6)能通过第一走带路径(5a)从排出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标签打印色带盒,包括上壳体、下壳体(1),在上下壳体之间形成有可容纳打印带的打印盒腔(2)、提供介质带的介质盒腔(3)、提供载体带的载体盒腔(4),其中,打印带(5)通过第一走带路径(5a)从排出口排出,载体带(6)经第二走带路径(6a)于排出口与打印带(5)汇合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盒腔(2)与载体盒腔(4)相邻,相邻处设有过带缺口(7)以使载体盒腔(4)内载体带(6)能通过第一走带路径(5a)从排出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标签打印色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带缺口(7)处还设有导向柱(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标签打印色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8)外侧转动套接有滚筒(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用标签打印色带盒,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春刘京华
申请(专利权)人:益阳贝毅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