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74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前方设置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形状为倒置的凹字形,所述支撑座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向柱,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内壁位于两个第二导向柱之间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柱座,两个柱座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贯穿下方柱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齿轮对齐的第三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转轴,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轮胎,通过设置的处理机构,能够调节切刀的高度,方便操作人员对不同直径的轮胎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处理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胎胎面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胎面指胎冠部位缓冲层或带束层以上的外胎胶层,或外胎与地面接触的轮胎行驶面。由胎冠胶、基部胶和胎面下部胶构成,其作用是防止胎体受机械损伤、传递车辆牵引力和制动力、缓冲轮胎在行驶过程中所承受的冲击。要求具有良好的耐磨、耐刺扎性能,好的弹性和对地面的抓着性能,由于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轮胎的需求量也会有增加,对于一些质量好的轮胎,可以二次使用,降低车主的使用成本,对二次轮胎处理就需要轮胎胎面处理装置;但是现有的轮胎胎面处理装置,无法转动轮胎,不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处理,还无法调节处理机构的高度,不发对不同类型的轮胎胎面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转轴,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轮胎,解决了现有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不能够转动轮胎的技术问题;该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处理机构,能够调节切刀的高度,方便操作人员对不同直径的轮胎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处理装置的适用性,解决了现有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无法调节处理机构高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前方设置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形状为倒置的凹字形,所述支撑座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向柱,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内壁位于两个第二导向柱之间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柱座,两个柱座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贯穿下方柱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齿轮对齐的第三齿轮,所述支撑座位于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所述支撑座两侧之间滑动安装有安装架。进一步的,所述内部固定安装有轴座,所述轴座转动安装有贯穿支撑柱前壁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弧侧面设置有轮胎。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与第二导向柱均贯穿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远离支撑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刀座,所述刀座远离安装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切刀。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两侧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座的两侧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滑块,所述支撑座的两侧下方均设置有底座。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贯穿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一导向柱之间活动安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将轮胎套在转轴上,转轴由轴座转动安装,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轮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链条带动丝杆上的第三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安装架沿着第二导向柱上下滑动,调整安装架的位置,使安装架的最上端与轮胎的胎面齐平,再启动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驱动电机上的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齿条板啮合连接,从而带动支撑座前后移动,通过支撑座上的滑块沿着两个固定板之间的第一导向柱滑动,从而带动刀座上的切刀切削轮胎的表面,通过设置的转轴,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轮胎,通过设置的处理机构,能够调节切刀的高度,方便操作人员对不同直径的轮胎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处理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的一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柱;2、轴座;3、转轴;4、轮胎;5、处理机构;51、支撑座;52、安装架;53、刀座;54、切刀;55、底座;56、齿条板;57、第一驱动电机;58、第一齿轮;59、固定板;510、滑块;511、第一导向柱;512、第二驱动电机;513、第二齿轮;514、丝杆;515、第二导向柱;516、柱座;517、第三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的前方设置有处理机构5;所述处理机构5包括支撑座51,所述支撑座51的形状为倒置的凹字形,所述支撑座5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51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1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513,所述支撑座51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向柱515,所述支撑座51的两侧内壁位于两个第二导向柱515之间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柱座516,两个柱座516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杆514,所述丝杆514贯穿下方柱座5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齿轮513对齐的第三齿轮517,所述支撑座51位于第二齿轮513与第三齿轮517之间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齿轮513与第三齿轮517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所述支撑座51两侧之间滑动安装有安装架52。所述内部固定安装有轴座2,所述轴座2转动安装有贯穿支撑柱1前壁的转轴3,所述转轴3的圆弧侧面设置有轮胎4。所述丝杆514与第二导向柱515均贯穿安装架52,所述安装架52远离支撑座5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刀座53,所述刀座53远离安装架5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切刀54。所述支撑座51的两侧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5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7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58,所述支撑座51的两侧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滑块510,所述支撑座51的两侧下方均设置有底座55。所述底座55的上表面固定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58啮合连接的齿条板56,所述底座55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9,两个固定板59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向柱511,所述第一导向柱511贯穿两个滑块510,所述滑块510与第一导向柱511之间活动安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中将轮胎4套在转轴3上,转轴3由轴座2转动安装,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轮胎4,启动第二驱动电机512,通过链条带动丝杆514上的第三齿轮517转动,从而带动安装架52沿着第二导向柱515上下滑动,调整安装架52的位置,使安装架52的最上端与轮胎4的胎面齐平,再启动第一驱动电机57,驱动第一驱动电机57上的第一齿轮58转动,由于第一齿轮58与齿条板56啮合连接,从而带动支撑座51前后移动,通过支撑座51上的滑块510沿着两个固定板59之间的第一导向柱511滑动,从而带动刀座53上的切刀54切削轮胎4的表面。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的前方设置有处理机构(5);/n所述处理机构(5)包括支撑座(51),所述支撑座(51)的形状为倒置的凹字形,所述支撑座(5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51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1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513),所述支撑座(51)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向柱(515),所述支撑座(51)的两侧内壁位于两个第二导向柱(515)之间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柱座(516),两个柱座(516)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杆(514),所述丝杆(514)贯穿下方柱座(5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齿轮(513)对齐的第三齿轮(517),所述支撑座(51)位于第二齿轮(513)与第三齿轮(517)之间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齿轮(513)与第三齿轮(517)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所述支撑座(51)两侧之间滑动安装有安装架(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的前方设置有处理机构(5);
所述处理机构(5)包括支撑座(51),所述支撑座(51)的形状为倒置的凹字形,所述支撑座(5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51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1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513),所述支撑座(51)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向柱(515),所述支撑座(51)的两侧内壁位于两个第二导向柱(515)之间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柱座(516),两个柱座(516)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杆(514),所述丝杆(514)贯穿下方柱座(5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齿轮(513)对齐的第三齿轮(517),所述支撑座(51)位于第二齿轮(513)与第三齿轮(517)之间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齿轮(513)与第三齿轮(517)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所述支撑座(51)两侧之间滑动安装有安装架(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胎面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内部固定安装有轴座(2),所述轴座(2)转动安装有贯穿支撑柱(1)前壁的转轴(3),所述转轴(3)的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玉林史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市玉林聚氨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