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671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机,其结构包括外壳、加料箱、浇灌机、万向轮,外壳安装在浇灌机四周,加料箱通过焊接连接于浇灌机顶部,浇灌机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浇灌机包括隔板、搅拌腔、浇灌泵,隔板包括混合箱、混合腔、转轴、摆杆,搅拌腔包括转杆、搅杆、定位块、搅拌桨,加料箱设有导板、物料腔、导向轮、加水管、滤网、通管,浇灌泵设有进料管、浇灌管,混合箱内的转轴带动摆杆转动,将混凝土原料与水混合并流入搅拌腔,此时转杆带动搅杆将混凝土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搅拌不均匀,以免搅拌效率低,且搅拌腔底部的搅拌桨转动避免混凝土出现沉淀凝固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机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机。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灌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通过人工来将混凝土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在浇灌到建筑上制成预定形体。目前现有的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机,通过人工来将混凝土进行搅拌混合,容易出现搅拌不均匀导致搅拌效率低,且将混凝土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浇灌机内再进行浇筑,严重影响了浇灌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机,通过人工来将混凝土进行搅拌混合,容易出现搅拌不均匀导致搅拌效率低,且将混凝土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浇灌机内再进行浇筑,严重影响了浇灌的速度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机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机,其结构包括外壳、加料箱、浇灌机、万向轮,所述外壳安装在浇灌机四周,所述加料箱通过焊接连接于浇灌机顶部,所述浇灌机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所述浇灌机包括隔板、搅拌腔、浇灌泵,所述隔板通过焊接于浇灌机内壁,所述搅拌腔设于浇灌机内部且位于隔板下方,所述浇灌泵嵌固于搅拌腔一侧,所述隔板包括混合箱、混合腔、转轴、摆杆,所述混合箱置于隔板内部,所述混合腔嵌设于混合箱内壁,所述转轴通过间隙连接于混合腔内部,所述摆杆通过焊接连接于转轴四周,所述搅拌腔包括转杆、搅杆、定位块、搅拌桨,所述转杆通过间隙连接于搅拌腔内壁,所述搅杆嵌固于转杆四周,所述定位块通过焊接连接于搅拌腔底部,所述搅拌桨安装在定位块上方。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加料箱设有导板、物料腔、导向轮、加水管、滤网、通管,所述导板嵌固于加料箱内部,所述物料腔与加水管分别设于导板两侧,所述导向轮通过螺栓连接于物料腔内壁,所述滤网通过焊接连接于加水管内部,所述通管安装在滤网下方。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浇灌泵设有进料管、浇灌管,所述进料管嵌固于浇灌泵一侧且位于搅拌腔一侧底部,所述浇灌管安装在浇灌泵上方且连接于浇灌机外侧。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摆杆有两根且互相垂直。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搅杆末端为弧形。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加料箱上的物料腔与加水管,往浇灌机加料,使加入的混凝土原料与水的比例得到控制,从而保证混凝土的纯度;2.本技术混合箱内的转轴带动摆杆转动,将混凝土原料与水混合并流入搅拌腔,此时转杆带动搅杆将混凝土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搅拌不均匀,以免搅拌效率低,且搅拌腔底部的搅拌桨转动避免混凝土出现沉淀凝固现象;3.本技术通过浇灌泵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通过进料管与浇灌管对施工现场进行浇灌,从而实现可以边搅拌混凝土边浇灌,提升了浇灌的速度与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料箱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浇灌机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混合箱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1、加料箱2、浇灌机3、万向轮4、隔板b、搅拌腔c、浇灌泵d、混合箱b1、混合腔b2、转轴b3、摆杆b4、转杆c1、搅杆c2、定位块c3、搅拌桨c4、导板a、物料腔a1、导向轮a2、加水管a3、滤网a4、通管a5、进料管d1、浇灌管d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机,其结构包括外壳1、加料箱2、浇灌机3、万向轮4,所述外壳1安装在浇灌机3四周,所述加料箱2通过焊接连接于浇灌机3顶部,所述浇灌机3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4,所述浇灌机3包括隔板b、搅拌腔c、浇灌泵d,所述隔板b通过焊接于浇灌机3内壁,所述搅拌腔c设于浇灌机3内部且位于隔板b下方,所述浇灌泵d嵌固于搅拌腔c一侧,所述隔板b包括混合箱b1、混合腔b2、转轴b3、摆杆b4,所述混合箱b1置于隔板b内部,所述混合腔b2嵌设于混合箱b1内壁,所述转轴b3通过间隙连接于混合腔b2内部,所述摆杆b4通过焊接连接于转轴b3四周,所述搅拌腔c包括转杆c1、搅杆c2、定位块c3、搅拌桨c4,所述转杆c1通过间隙连接于搅拌腔c内壁,所述搅杆c2嵌固于转杆c1四周,所述定位块c3通过焊接连接于搅拌腔c底部,所述搅拌桨c4安装在定位块c3上方。所述加料箱2设有导板a、物料腔a1、导向轮a2、加水管a3、滤网a4、通管a5,所述导板a嵌固于加料箱2内部,所述物料腔a1与加水管a3分别设于导板a两侧,所述导向轮a2通过螺栓连接于物料腔a1内壁,所述滤网a4通过焊接连接于加水管a3内部,所述通管a5安装在滤网a4下方。所述浇灌泵d设有进料管d1、浇灌管d2,所述进料管d1嵌固于浇灌泵d一侧且位于搅拌腔c一侧底部,所述浇灌管d2安装在浇灌泵d上方且连接于浇灌机3外侧。所述摆杆b4有两根且互相垂直,所述搅杆c2末端为弧形。本技术的原理:将混凝土原料与水分别通过加料箱2内的物料腔a1与加水管a3注入浇灌机3,加水管a3内的滤网a4避免水中的杂质掉落浇灌机3影响混凝土纯度,控制混凝土原料与水分开注入的比例即可保证混凝土的纯度,混合箱b1内部的转轴b3转动带动摆杆b4将加入的混凝土原料与水混合,并流入搅拌腔c,此时转杆c1带动搅杆c2将混凝土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搅拌不均匀,以免搅拌效率低,且定位块c3上的搅拌桨c4转动凝固避免混凝土出现沉淀凝固现象,以免堵塞浇灌管d2,同时启动浇灌泵d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通过进料管d1与浇灌管d2对施工现场进行浇灌,从而实现可以边搅拌混凝土边浇灌,提升了浇灌的速度与效率。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外壳(1)、加料箱(2)、浇灌机(3)、万向轮(4),所述外壳(1)安装在浇灌机(3)四周,所述加料箱(2)通过焊接连接于浇灌机(3)顶部,所述浇灌机(3)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4),所述浇灌机(3)包括隔板(b)、搅拌腔(c)、浇灌泵(d),所述隔板(b)通过焊接于浇灌机(3)内壁,所述搅拌腔(c)设于浇灌机(3)内部且位于隔板(b)下方,所述浇灌泵(d)嵌固于搅拌腔(c)一侧,所述隔板(b)包括混合箱(b1)、混合腔(b2)、转轴(b3)、摆杆(b4),所述混合箱(b1)置于隔板(b)内部,所述混合腔(b2)嵌设于混合箱(b1)内壁,所述转轴(b3)通过间隙连接于混合腔(b2)内部,所述摆杆(b4)通过焊接连接于转轴(b3)四周,所述搅拌腔(c)包括转杆(c1)、搅杆(c2)、定位块(c3)、搅拌桨(c4),所述转杆(c1)通过间隙连接于搅拌腔(c)内壁,所述搅杆(c2)嵌固于转杆(c1)四周,所述定位块(c3)通过焊接连接于搅拌腔(c)底部,所述搅拌桨(c4)安装在定位块(c3)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外壳(1)、加料箱(2)、浇灌机(3)、万向轮(4),所述外壳(1)安装在浇灌机(3)四周,所述加料箱(2)通过焊接连接于浇灌机(3)顶部,所述浇灌机(3)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4),所述浇灌机(3)包括隔板(b)、搅拌腔(c)、浇灌泵(d),所述隔板(b)通过焊接于浇灌机(3)内壁,所述搅拌腔(c)设于浇灌机(3)内部且位于隔板(b)下方,所述浇灌泵(d)嵌固于搅拌腔(c)一侧,所述隔板(b)包括混合箱(b1)、混合腔(b2)、转轴(b3)、摆杆(b4),所述混合箱(b1)置于隔板(b)内部,所述混合腔(b2)嵌设于混合箱(b1)内壁,所述转轴(b3)通过间隙连接于混合腔(b2)内部,所述摆杆(b4)通过焊接连接于转轴(b3)四周,所述搅拌腔(c)包括转杆(c1)、搅杆(c2)、定位块(c3)、搅拌桨(c4),所述转杆(c1)通过间隙连接于搅拌腔(c)内壁,所述搅杆(c2)嵌固于转杆(c1)四周,所述定位块(c3)通过焊接连接于搅拌腔(c)底部,所述搅拌桨(c4)安装在定位块(c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剑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品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