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65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45
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其特征在于:竹集成材层板(1)和木质规格材层板(2)以0°~180°进行组坯,采用胶粘剂(3)连接相邻层板,并在复合交错层积材上表面和侧面施加压力,当胶粘剂(3)固化并持续加压一定时间后撤去所施加压力,最后将毛坯板送入裁切车间进行加工后打包入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竹片为单元构成的竹集成材和规格材制备复合正交胶合木,旨在利用竹集成材良好的力学性能,提升复合正交胶合木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应用于木结构建筑和桥梁中的梁、板、柱构件,属于结构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交错层积材又称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timber,简称CLT),作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新型预制工程木产品,为至少由3层实木锯材或结构复合板材以一定角度组坯,采用结构胶粘剂胶合或采用钉子钉合而成。我国具有丰富的竹资源,采用竹材制作的竹质工程材在实际工程应用上日益增多。竹集成材(Laminatedveneerbamboo,简称LVB)作为竹质工程材中的一种,与其它竹质工程材相比,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且更加的环保。如中国专利“201822150276.4”公布的“一种采用竹篾制作的竹木复合正交胶合木”,该专利采用竹篾为单元制作的竹帘/竹席胶合板(Bamboo-basedwovenpanel,简称BWP)与木质材料共同制备竹木复合型正交胶合木,该种复合正交胶合木兼具竹材与木材的特点和优点。同样的,本技术提出一种以竹片为单元构成的竹集成材和木质规格材制备的复合型正交胶合木,在兼具竹材与木材的力学性能特点外,更加环保与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采用以竹片为单元构成的竹集成材和规格材制备复合正交胶合木,旨在利用竹集成材良好的力学性能,提升复合正交胶合木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专利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其特征在于:竹集成材层板1和木质规格材层板2以0°~180°进行组坯,采用胶粘剂3连接相邻层板,并于复合交错层积材上表面和侧面施加压力,当胶粘剂3固化并持续加压一定时间后撤去所施加压力,最后将毛坯板送入裁切车间进行加工后打包入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加工:将构成竹集成材的竹片以一定形式进行排列,经过施胶和加压固化工艺后裁切并对表面进行砂光,将规格材裁切成一定长度并砂光至一定厚度,竹集成材层板1的厚度小于等于木质规格材层板2厚度;2)组坯与施胶:竹集成材层板1和木质规格材层板2以0°~180°进行组坯,木质规格材层板2以一定间隔进行组坯,并在每层层板铺设后施加胶粘剂3;3)加压:在组坯和施胶后对其进行加压,采用冷压工艺和热压工艺中的一种;4)裁切并打包入库:将毛坯板送入裁切车间进行加工后打包入库。所述的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其特征在于竹集成材层板1为竹片侧压竹集成材、竹片侧压层和平压层依次交错竹集成材中的一种,构成竹集成材的每层竹片均以相同竹纤维方向放置,相邻层中竹片的竹纤维的角度为0°~180°。所述的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其特征在于构成竹集成材层板1中的竹片厚度为2mm~10mm,宽度为5mm~25mm。所述的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其特征在于复合交错层积材的表层为竹集成材层板1,其余层均为木质规格材层板2,相邻的竹集成材层板1表层竹纤维和木质规格材层板2中木纤维夹角为0°~180°,相邻的木质规格材层板2中木纤维夹角为0°~180°。所述的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其特征在于胶粘剂3为酚醛胶黏剂(PRF)、聚氨酯胶黏剂(PUR)、异氰酸酯胶黏剂(EPI)中的一种,层板之间的有效粘结面积大于等于层板之间的总接触面积的80%。本技术专利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1)绿色环保,外型美观;(2)充分发挥竹材和木材的力学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专利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专利的复合交错层积材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专利实施例一的端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专利实施例二的端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专利实施例三的端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专利实施例四的端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专利实施例五的端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专利实施例六的端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专利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1~图2说明本技术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采用以竹片为单元构成的竹集成材和规格材制备复合正交胶合木,旨在利用竹集成材良好的力学性能,提升复合正交胶合木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其特征在于:竹集成材层板1和木质规格材层板2以0°~180°进行组坯,采用胶粘剂3连接相邻层板,并于复合交错层积材上表面和侧面施加压力,当胶粘剂3固化并持续加压一定时间后撤去所施加压力,最后将毛坯板送入裁切车间进行加工后打包入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加工:将构成竹集成材的竹片以一定形式进行排列,经过施胶和加压固化工艺后裁切并对表面进行砂光,将规格材裁切成一定长度并砂光至一定厚度,竹集成材层板1的厚度小于等于木质规格材层板2厚度;2)组坯与施胶:竹集成材层板1和木质规格材层板2以0°~180°进行组坯,木质规格材层板2以一定间隔进行组坯,并在每层层板铺设后施加胶粘剂3;3)加压:在组坯和施胶后对其进行加压,采用冷压工艺和热压工艺中的一种;4)裁切并打包入库:将毛坯板送入裁切车间进行加工后打包入库。竹集成材层板1为竹片侧压竹集成材、竹片侧压层和平压层依次交错竹集成材中的一种,构成竹集成材的每层竹片均以相同竹纤维方向放置,相邻层中竹片的竹纤维的角度为0°~180°。构成竹集成材层板1中的竹片厚度为2mm~10mm,宽度为5mm~25mm。复合交错层积材的表层为竹集成材层板1,其余层均为木质规格材层板2,相邻的竹集成材层板1表层竹纤维和木质规格材层板2中木纤维夹角为0°~180°,相邻的木质规格材层板2中木纤维夹角为0°~180°。胶粘剂3为酚醛胶黏剂(PRF)、聚氨酯胶黏剂(PUR)、异氰酸酯胶黏剂(EPI)中的一种,层板之间的有效粘结面积大于等于层板之间的总接触面积的80%。具体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竹集成材层板1和木质规格材层板2正交组坯,共三层,竹集成材层板1位于表层,木质规格材层板2位于芯层,并采用聚氨酯胶黏剂连接相邻层板。竹集成材层板1所用材料为纯侧压竹集成材(2层)。构成竹集成材的竹片宽度为15mm,厚度为6mm,两层侧压竹片中纤维相互平行,最外层的平压竹片纤维平行于合交错层积材的长度方向。木质规格材层板2所用材料为SPF规格材,并且SPF规格材之间无间隔。砂光后竹集成材层板1层板厚度为18mm,木质规格材层板2厚度为35mm。具体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竹集成材层板1和木质规格材层板2正交组坯,共三层,竹集成材层板1位于表层,木质规格材层板2位于芯层,并采用酚醛胶黏剂连接相邻层板。竹集成材层板1所用材料为竹片侧压层和平压层依次交错竹集成材(3层),其中侧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其特征在于:竹集成材层板(1)和木质规格材层板(2)以一定角度和间隔进行组坯,采用胶粘剂(3)连接相邻层板,竹集成材层板(1)的厚度小于等于木质规格材层板(2)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其特征在于:竹集成材层板(1)和木质规格材层板(2)以一定角度和间隔进行组坯,采用胶粘剂(3)连接相邻层板,竹集成材层板(1)的厚度小于等于木质规格材层板(2)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其特征在于竹集成材层板(1)为竹片侧压竹集成材、竹片侧压层和平压层依次交错竹集成材中的一种,构成竹集成材的每层竹片均以相同竹纤维方向放置,相邻层中竹片的竹纤维的角度为0°~1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竹集成材与规格材制备的复合交错层积材,其特征在于构成竹集成材层板(1)中的竹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彬李昊虞文涛魏洋范忠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