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密封件安装至孔中的安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58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密封件安装至孔中的安装工具,其中密封件能够预先安装在杆状元件上,及杆状元件能够插入孔中,安装工具限定纵向轴线和朝向顶部的开口,开口适于接纳杆状元件且沿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穿过整个安装工具,安装工具还包括:把手部,其呈中空的且适于由操作者抓握;止挡部,其一端连接至把手部的一端,且其另一端包括止挡表面,止挡表面在密封件已经进入孔时阻止安装工具的运动,其中止挡部至少在止挡表面处的外径大于孔的外径;密封件推进部,其从止挡表面沿纵向轴线轴向地延伸,且其在与止挡部相对的一端处包括密封件接合表面,其中,密封件推进部至少在密封件接合表面处的外径等于或小于孔的外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将密封件安装至孔中的安装工具
本技术大体涉及一种密封件安装工具。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用于将密封件准确定位至已经插入有轴或杆类元件的孔中的安装工具。
技术介绍
通常,在机械领域中,轴或杆类元件通常插入在孔或凹槽中,需要在此类轴或杆类元件外部与孔或凹槽内安装密封件来确保固定、定位和/或密封。例如,在风力涡轮机领域中,在叶片根部需要插入螺栓以连接叶片与轮毂。在将螺栓插入叶片根部端面上的螺栓孔之后,需要插入O型密封圈,以保证螺杆与叶片根部端面的垂直度和密封性。现有技术中,通常由操作者直接用手或者采用尖锐工具将O型密封圈套入螺栓孔中。然而,实践中发现,此类安装会导致O型密封圈并未完全贴合在螺栓孔中,由此无法保证螺杆与叶片根部端面的垂直度,甚至可能导致在安装叶片时,螺杆无法与轮毂中的螺栓孔对准。而且,由于O型密封圈的不准确的定位,使得密封性变差,从而容易导致螺栓的螺纹生锈。另外,由于密封圈尺寸较小,手动操作会比较困难,需要操作者的多次重复动作,效率非常低,而采用尖锐工具甚至可能会损坏O型密封圈,由此不可避免地影响密封效果。而且,在此类安装中,无法保证对密封圈的对准和安装深度的准确定位要求,进而导致叶片的安装可能会存在问题。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些O型密封圈自动安装工具,然而,此类工具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且仅仅适应于大批量生产制造。因此,希望改进对密封件的安装,以成本有效的方式确保密封件在孔中的准确定位和密封性,且便于操作者的安装操作,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或至少减少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密封件安装至孔中的安装工具,其中密封件能够预先安装在杆状元件上,以及所述杆状元件能够插入所述孔中,所述安装工具限定纵向轴线和朝向顶部的开口,所述开口适于接纳杆状元件且沿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穿过整个安装工具,所述安装工具还包括:把手部,其呈中空的且适于由操作者抓握;止挡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把手部的一端,且其另一端包括止挡表面,所述止挡表面在密封件已经进入所述孔时阻止所述安装工具的运动,其中,所述止挡部至少在所述止挡表面处的外径大于所述孔的外径;密封件推进部,其从所述止挡表面沿所述纵向轴线轴向地延伸,且其在与所述止挡部相对的一端处包括密封件接合表面,其中,所述密封件推进部至少在所述密封件接合表面处的外径等于或小于所述孔的外径。借助于此类安装工具,操作者能够准确地将密封件定位在孔中,由此确保密封件的密封性以及杆或轴类元件的垂直度,极大地改进了安装质量。而且,操作者无需多次重复动作,仅通过一次操作就可以快速实现一个密封件的准确安装,由此极大地提高了安装效率。另外,由于结构简单,此类密封件安装工具易于制造且成本较低,由此能够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实现密封件的安装。根据本技术,所述密封件推进部在所述密封件接合表面处的外径等于或小于所述密封件未被压缩时的外径。根据本技术,所述密封件推进部大体呈C形的形状,且当操作者沿所述纵向轴线推动所述安装工具时,所述密封件推进部推动所述密封件进入所述孔中。根据本技术,所述密封件推进部沿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深度对应于所期望的密封件的安装深度。由此,确保对于所有同类型的孔和杆状元件,能够实现一致的安装深度,进一步确保精确安装。根据本技术,所述安装工具是整体式的。由此,该安装工具是容易制造的。根据本技术,所述开口在底部处的内径对应于杆状元件的外径,使得在安装时所述杆状元件与所述安装工具是同轴的。以此方式,能够确保密封件的对准以及在安装后的准确定位,由此也能够确保杆状元件的垂直度和密封件的良好密封性。根据本技术,所述安装工具的所述开口在顶部处的直径大于所述杆状元件的外径。以此方式,在操作时,杆状元件容易进入安装工具的开口。根据本技术,所述密封件是O型密封圈。根据本技术,所述把手部是筒状的。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清楚。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密封件安装工具的示意图;图2是将安装工具套在杆状元件上的示意图,其中,密封件已经套在杆状元件的一端处;图3是安装密封件的示意图,其中,带有密封件的杆状元件已经插入孔中;图4是已经完成密封件的安装时的示意图,其中以放大视图示出了虚线部分中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功能上等效的元件,除非另有说明。如前所述,轴或杆类元件通常插入在某一结构的孔或凹槽中,需要在此类轴或杆类元件外部与孔或凹槽内安装密封件来确保固定、定位和密封。在此以将杆状元件插入孔中作为示例来描述密封件的安装,然而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适用于需要安装密封件的任何合适的应用。图1中示出了用于将密封件安装至孔中的安装工具1,该安装工具1限定纵向轴线X且包括:用于由操作者抓握的把手部11、用于止挡推进密封件的运动的止挡部12、用于推入密封件的密封件推进部13和用于接纳杆或轴类元件的开口14。该安装工具1可以是整体式的,例如通过注塑模制或者通过3D打印等制造工艺整体地形成。该安装工具1的各个部件也可以分别制成,且然后固定连接在一起。该安装工具1可以由任何不易变形的材料形成,例如PET或PE材料。由于开口14的存在,把手部11呈中空的,且把手部11的尺寸设计成适于由操作者的手进行抓握,以进行密封件的安装操作。优选地,把手部11是筒状的,以便于操作者舒适地抓握。止挡部12的一端连接至把手部11的一端,且另一端包括止挡表面121。止挡部12至少在止挡表面121处的外径大于孔的外径。当密封件已经进入孔至所期望的深度时,该止挡表面121邻接抵靠限定孔的结构的表面,使得阻止安装工具的进一步的运动。止挡部12沿纵向轴线X的深度对应于所期望的密封件的安装深度,即安装工艺所要求的密封件进入孔中的深度。密封件推进部13大体呈C形的形状,且从止挡表面121沿纵向轴线X轴向地延伸。密封件推进部13在与止挡部12相对的一端处包括密封件接合表面131。该密封件接合表面131用于在安装密封件时与密封件接合,以在沿纵向轴线X推动安装工具1时,迫使密封件进入孔中。密封件推进部13至少在密封件接合表面131处的外径对应于孔的外径。具体地,密封件推进部13在密封件接合表面131处的外径可以等于或略小于孔的外径。而且,未被压缩的密封件的外径可以等于或略大于孔的外径,以使得保证良好的密封性。密封件推进部13在密封件接合表面131处的外径可以等于或略小于未被压缩的密封件的外径。在具体实施例中,密封件推进部13在密封件接合表面131处的外径、未被压缩的密封件的外径以及孔的外径均是相同的。安装工具1的朝向顶部的开口14适于接纳杆或轴类元件,且该开口14在纵向轴向X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密封件安装至孔中的安装工具(1),其中密封件(2)能够预先安装在杆状元件(3)上,以及所述杆状元件能够插入所述孔(4)中,所述安装工具(1)限定纵向轴线(X)和朝向顶部的开口(14),所述开口(14)适于接纳杆状元件(3)且沿纵向轴线(X)的方向延伸穿过整个安装工具,所述安装工具(1)还包括:/n把手部(11),其呈中空的且适于由操作者抓握;/n止挡部(12),其一端连接至所述把手部(11)的一端,且其另一端包括止挡表面(121),所述止挡表面(121)在密封件已经进入所述孔时阻止所述安装工具的运动,其中,所述止挡部(12)至少在所述止挡表面(121)处的外径大于所述孔(4)的外径;/n密封件推进部(13),其从所述止挡表面(121)沿所述纵向轴线(X)轴向地延伸,且其在与所述止挡部(12)相对的一端处包括密封件接合表面(131),其中,所述密封件推进部(13)至少在所述密封件接合表面(131)处的外径等于或小于所述孔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将密封件安装至孔中的安装工具(1),其中密封件(2)能够预先安装在杆状元件(3)上,以及所述杆状元件能够插入所述孔(4)中,所述安装工具(1)限定纵向轴线(X)和朝向顶部的开口(14),所述开口(14)适于接纳杆状元件(3)且沿纵向轴线(X)的方向延伸穿过整个安装工具,所述安装工具(1)还包括:
把手部(11),其呈中空的且适于由操作者抓握;
止挡部(12),其一端连接至所述把手部(11)的一端,且其另一端包括止挡表面(121),所述止挡表面(121)在密封件已经进入所述孔时阻止所述安装工具的运动,其中,所述止挡部(12)至少在所述止挡表面(121)处的外径大于所述孔(4)的外径;
密封件推进部(13),其从所述止挡表面(121)沿所述纵向轴线(X)轴向地延伸,且其在与所述止挡部(12)相对的一端处包括密封件接合表面(131),其中,所述密封件推进部(13)至少在所述密封件接合表面(131)处的外径等于或小于所述孔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工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推进部(13)在所述密封件接合表面(131)处的外径等于或小于所述密封件(2)未被压缩时的外径。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健王杰吴洁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歌美飒再生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