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360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模板、供主体部和接线部嵌入的凹模、供主体部套设的凸模、下模板以及用以驱动上模板和凹模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凹模包括与主体部形状契合的主体模以及与接线部外侧侧壁契合的接线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性高适用于儿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蜗轮箱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蜗轮箱是蜗轮增压器关键部件之一,蜗轮箱体通过砂箱浇铸而成。参照图3,蜗轮箱体包括内含空腔用以安装蜗轮蜗杆的主体部40和固定连接于主体部40的侧壁用以出线的接线部41,接线部41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接线槽42。铸造时,通常选择主体部40下侧端面为主分型面,接线部41远离主体部40一侧为侧型芯形成的侧分型面。浇铸完毕后,由于型腔型芯之间的间隙,主体部40下端面形成与主分型面位于一个平面的飞边,分型面周侧同样形成接线部41厚度方向延伸的飞边。存在于接线部41的飞边如若不去除,会影响涡轮箱的安装。现有的飞边去除,为了不影响使用一般只去除接线部41上的飞边,通常将蜗轮箱体置于工作台上,手动将其位置固定,使用锤子将飞边通过敲击去除。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使用该方法去除飞边时,需要工人手动固定蜗轮箱体的位置,锤子敲击容易伤到手,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且适用于儿童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模板(10)、供主体部(40)和接线部(41)嵌入的凹模(11)、供主体部(40)套设的凸模(12)、下模板(13)以及用以驱动上模板(10)和凹模(1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凹模(11)包括与主体部(40)形状契合的主体模(110)以及与接线部(41)外侧侧壁契合的接线模(1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模板(10)、供主体部(40)和接线部(41)嵌入的凹模(11)、供主体部(40)套设的凸模(12)、下模板(13)以及用以驱动上模板(10)和凹模(1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凹模(11)包括与主体部(40)形状契合的主体模(110)以及与接线部(41)外侧侧壁契合的接线模(111)。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12)一侧安装有嵌设在接线槽(42)内的侧模(16)和用以驱动侧模(16)水平移动的压力缸(17),所述压力缸(17)端部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侧模(16)一侧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16)远离压力缸(17)一侧沿其周向设有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3)上固定设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靠近凸模(12)一侧开设有连通其上端端面的安装槽(20),所述侧模(16)安装在安装槽(20)内,所述压力缸(17)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4)远离凸模(12)一侧,所述压力缸(17)端部的活塞杆穿过固定座(14)后固定连接于侧模(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16)三个侧壁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伟金超王钱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斯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