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36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模板、供主体部和接线部嵌入的凹模、供主体部套设的凸模、下模板以及用以驱动上模板和凹模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凹模包括与主体部形状契合的主体模以及与接线部外侧侧壁契合的接线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性高适用于儿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蜗轮箱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蜗轮箱是蜗轮增压器关键部件之一,蜗轮箱体通过砂箱浇铸而成。参照图3,蜗轮箱体包括内含空腔用以安装蜗轮蜗杆的主体部40和固定连接于主体部40的侧壁用以出线的接线部41,接线部41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接线槽42。铸造时,通常选择主体部40下侧端面为主分型面,接线部41远离主体部40一侧为侧型芯形成的侧分型面。浇铸完毕后,由于型腔型芯之间的间隙,主体部40下端面形成与主分型面位于一个平面的飞边,分型面周侧同样形成接线部41厚度方向延伸的飞边。存在于接线部41的飞边如若不去除,会影响涡轮箱的安装。现有的飞边去除,为了不影响使用一般只去除接线部41上的飞边,通常将蜗轮箱体置于工作台上,手动将其位置固定,使用锤子将飞边通过敲击去除。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使用该方法去除飞边时,需要工人手动固定蜗轮箱体的位置,锤子敲击容易伤到手,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且适用于儿童环境的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模板、供主体部和接线部嵌入的凹模、供主体部套设的凸模、下模板以及用以驱动上模板和凹模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凹模包括与主体部形状契合的主体模以及与接线部外侧侧壁契合的接线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铸造完成的工件空腔朝下扣在凸模删上,凸模将工件定位,此时,工件的接线部朝向固定位置。驱动件带动上模板以及凹模向下运动,扣合在工件上时,由于凹模与接线部外侧侧壁相贴合,嵌入时,接线部上的飞边被凹模下端端面冲掉,驱动件带动上模板及凹模向上运动,取出工件即为去掉飞边的工件,该去飞边的操作简单,无需人工去除,安全性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模一侧安装有嵌设在接线槽内的侧模和用以驱动侧模水平移动的压力缸,所述压力缸端部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侧模一侧的中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去飞边前,压力缸启动带动侧模嵌入接线槽内,去飞边工序中,凹模下压,将飞边冲掉。飞边冲压侧模嵌入接线槽内后,接线部即使受到冲压力,由于侧模的支撑也不会变形,提高了工件质量。另外,当侧模嵌入接线槽后,对工件起到二次导向作用,提高了冲压位置的准确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侧模远离压力缸一侧沿其周向设有圆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侧模先嵌入接线槽一侧沿其周向设有圆角,圆角端嵌入较为容易,如若工件位置有轻微偏差,圆角端嵌入后可以将工件位置调整,有矫正位置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模板上固定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靠近凸模一侧开设有连通其上端端面的安装槽,所述侧模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压力缸固定安装在固定座远离凸模一侧,所述压力缸端部的活塞杆穿过固定座后固定连接于侧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座后,压力缸端部的活塞杆穿过固定座后,由于固定座固定在下模板上,因此压力缸传动位置较大时由于固定座的限位,依然很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侧模三个侧壁抵住安装槽内壁,且沿其厚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安装槽内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侧模三个侧壁抵住安装槽内壁,侧模被压力缸推动时,侧模在安装槽内滑动,侧模三侧抵住安装槽都被限位,移动过程中减少晃动,更加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底部开设有连通下模板下端面的废料槽,所述废料槽与安装槽等宽,且开设在安装槽远离凸模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飞边去除后,废料大多掉落在安装槽内,长期累积会影响侧模的移动,侧模的损耗比较大。开设废料槽后,侧模移动过程中,将废料推入废料槽,废料从废料槽被导出,在下端被收集,不需要另外清理,提高了清理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侧模包括嵌设部和固定连接于嵌入部靠近压力缸一端的固定部,固定部上端侧壁为斜面,所述该斜面由靠近压力缸一侧到远离压力缸一侧倾斜向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冲压出来的飞边废料会有很大一部分积在侧模上端侧壁,侧壁活动过程中可能会掉落到其他地方,导致清理困难。设置成斜面后,废料掉落至该侧壁后,顺着斜面掉落到安装槽内,便于从废料槽导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模板下端设有工作台,所述废料槽连通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下沿其宽度方向滑动连接有废料箱,所述废料槽投影在废料箱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废料从废料槽出去后,掉落至废料箱内被收集。工作一段时间清理时,侧面抽开废料箱即可将其统一处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模板和上模板之间安装有用以导向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在上模板四角位置设有四个,所述导向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上模板下端的导套和固定连接于下模板上端的导柱,两个所述导柱分别嵌设在导套内,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导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柱导套对上模和下模之间的位移进行导向,提高了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凹模和凸模之间合模的准确性,去飞边的效果也较好。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驱动件带动上模板以及凹模向下运动,扣合在工件上时,凹模将接线部上的飞边冲掉,代替锤子去飞边,提高了安全性。2.飞边冲压侧模嵌入接线槽内后,接线部即使受到冲压力,由于侧模的支撑也不会变形,提高了工件质量。3.侧模移动过程中,将废料推入废料槽,废料从废料槽被导出,在下端被收集,提高了清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剖视图;图3是蜗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上模板;11、凹模;110、主体模;111、接线模;12、凸模;13、下模板;14、固定座;15、侧抽件;16、侧模;161、嵌设部;162、固定部;17、压力缸;20、安装槽;21、废料槽;22、工作台;23、废料箱;24、把手;30、导向件;31、导套;32、导柱;40、主体部;41、接线部;42、接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模板10、凹模11、凸模12、下模板13、工作台22以及用以驱动上模板10和凹模1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驱动件可以为液压缸。凹模11包括与主体部40形状契合的主体模110以及与接线部41外侧侧壁契合的接线模111,凸模12与空腔内壁的形状契合。下模板13上固定设有固定座14,固定座14位于凸模12一侧,固定座14上安装有侧抽件15。冲压前,将铸造完成的工件空腔朝下扣在凸模12删上,凸模12将工件定位,此时,工件的接线部41朝向固定座14一侧。侧抽件15一侧嵌入接线槽42内,将工件限位。驱动件带动上模板10和凹模11竖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模板(10)、供主体部(40)和接线部(41)嵌入的凹模(11)、供主体部(40)套设的凸模(12)、下模板(13)以及用以驱动上模板(10)和凹模(1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凹模(11)包括与主体部(40)形状契合的主体模(110)以及与接线部(41)外侧侧壁契合的接线模(1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模板(10)、供主体部(40)和接线部(41)嵌入的凹模(11)、供主体部(40)套设的凸模(12)、下模板(13)以及用以驱动上模板(10)和凹模(1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凹模(11)包括与主体部(40)形状契合的主体模(110)以及与接线部(41)外侧侧壁契合的接线模(111)。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12)一侧安装有嵌设在接线槽(42)内的侧模(16)和用以驱动侧模(16)水平移动的压力缸(17),所述压力缸(17)端部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侧模(16)一侧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16)远离压力缸(17)一侧沿其周向设有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3)上固定设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靠近凸模(12)一侧开设有连通其上端端面的安装槽(20),所述侧模(16)安装在安装槽(20)内,所述压力缸(17)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4)远离凸模(12)一侧,所述压力缸(17)端部的活塞杆穿过固定座(14)后固定连接于侧模(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蜗轮箱飞边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16)三个侧壁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伟金超王钱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斯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