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宜宾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421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榨油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研磨室,所述研磨室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斗、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研磨室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刀,所述研磨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槽和通孔,所述物料斗上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槽抵接,所述托盘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抵接,所述通孔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性强,适合推广。

An oil gri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
本技术涉及榨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
技术介绍
榨油机就是指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压榨法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把油料蒸熟、炒熟以后,用机械的方法把油从油料中挤压出来。古老的压榨法,需要操作人员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挤压过的油渣(油饼)中,残油含量相当高,因而浪费了极为宝贵的油料资源。现代的压榨法已是工业化自动化的操作,但油渣中残油含量高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往往在进入热压机榨油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破碎,用来缩短炒制的时间。CN201410741952.9,一种具有焙熟功能的五谷杂粮食品磨粉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焙熟功能的五谷杂粮食品磨粉机,包括底座、机壳和顶盖,顶盖上连接有搅拌机,搅拌机的搅拌杆上连接有多个搅拌破碎刀,搅拌破碎刀的端部连接有刀头,每个搅拌破碎刀的底部均连接有电加热棒,机壳内中下部连接有过滤筛,过滤筛的底部设有电动振动器,机壳内位于过滤筛上方的空间为研磨仓,机壳内位于过滤筛下方的空间为集料仓,集料仓上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料门,转动轴上连接有料门电机,底座内部设有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上连接有电源插头。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便捷,健康环保,磨粉效率高,效果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但破碎后的粉末需要人工取出,大型的破碎机又无法像小型的破碎机样倾倒。因此,需要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能够对榨油原料进行充分的破碎,破碎后对研磨机内壁附着的原料粉末进行充分的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通过搅拌轴告诉的破碎原料,通过托盘开合,使得破碎后的原料自动掉落出出料斗,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适合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包括研磨室,所述研磨室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斗、搅拌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研磨室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刀,所述研磨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槽和通孔,所述物料斗上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槽抵接,所述托盘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抵接,所述通孔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圈。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操作人员将所述托盘插入到所述通孔,所述托盘的边缘与所述支撑槽抵接,考虑为了保证研磨室内的底部平整,在密封的情况下,能够在搅拌的气流中,将原料进行充分的破碎,不会产生原料堆积在底部,产生破碎盲区的情况,待破碎完成时,拉动所述托盘,使得研磨室内的碎渣均掉落到出料斗中,区别于传统破碎机,还需人工刮出碎渣,再运送到其他机器中,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适合推广。优选的,所述通孔的长度与所述托盘的直径相同,所述托盘位于所述通孔外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槽对称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便于操作人员取放所述托盘。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滑道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进料口的边沿铰接。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便于原料的投放。优选的,所述密封盖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条。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形成密封的环境,使得原料在搅拌杆搅拌的过程中吸附到搅拌轴周围,使得原料完全破碎。优选的,所述研磨室底部还设置有支架。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用于固定研磨室,调整研磨室的高度,适应出料斗与后续的收集。优选的,所述研磨室的顶部还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研磨室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一方面所述风机可以将研磨室内壁的残渣给吹下,避免粘附,无法取出,另一方面可以将风机换成热风机,起到对原料进行加热的目的,便于后续的榨油加工。优选的,所述出料斗内设置有出料棒,所述出料棒的一端设置有刮板,所述出料棒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出料斗的外部。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便于所述刮板将附着在所述研磨室内壁的碎渣刮出研磨室,并通过出料斗倒出。优选的,所述刮板设置为弧形,其中,所述刮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出料斗出口的直径。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便于所述刮板放置在所述出料斗的内部,弧形设置便于刮取碎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能够充分的对研磨室内的原料进行破碎,避免破碎盲区的存在,通过灵活开合托盘,控制原料的破碎与排放;2.通过刮板刮取出出料斗,通过设置风机,对研磨室内壁上粘附的残渣进行去除。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研磨室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研磨室;2、出料斗;3、搅拌电机;4、搅拌轴;5、搅拌杆;6、支撑槽;7、托盘;8、密封圈;9、限位块;10、密封盖;11、滑道;12、风机;13、电磁阀;14、刮板;15、出料棒;16、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1~2,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的结构图;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包括研磨室1,所述研磨室1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斗2、搅拌电机3和搅拌轴4,所述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4连接,所述搅拌轴4位于所述研磨室1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刀,所述研磨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槽6和通孔,所述物料斗上设置有托盘7,所述托盘7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槽6抵接,所述托盘7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抵接,所述通孔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圈8。值得说明的是,所述通孔的长度为所述托盘7周长的一半,所述托盘7位于所述通孔外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槽6对称设置。值得说明的是,便于托盘7的插入与抽出所述研磨室1,传统的研磨室1内,底部都为平整的,故本申请中选用托盘7隔档研磨室1,而不是直接将出料斗2与所述研磨室1连通。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滑道11和密封盖10,所述密封盖10与所述进料口的边沿铰接,所述密封盖10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研磨室1底部还设置有支架16,所述研磨室1的顶部还设置有风机12,所述风机12的出风口与所述研磨室1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13,所述出料斗2内设置有出料棒15,所述出料棒15的一端设置有刮板14,所述出料棒15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包括研磨室(1),所述研磨室(1)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斗(2)、搅拌电机(3)和搅拌轴(4),所述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4)位于所述研磨室(1)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刀,所述研磨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槽(6)和通孔,所述出料斗(2)上设置有托盘(7),所述托盘(7)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槽(6)抵接,所述托盘(7)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抵接,所述通孔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圈(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包括研磨室(1),所述研磨室(1)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斗(2)、搅拌电机(3)和搅拌轴(4),所述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4)位于所述研磨室(1)的一端上设置有若干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刀,所述研磨室(1)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槽(6)和通孔,所述出料斗(2)上设置有托盘(7),所述托盘(7)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槽(6)抵接,所述托盘(7)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抵接,所述通孔的边沿上设置有密封圈(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长度为所述托盘(7)周长的一半,所述托盘(7)位于所述通孔外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通孔与所述支撑槽(6)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原料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长度为所述托盘(7)周长的一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冬梅孙时茂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学院宜宾茂强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