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通过紧固件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部件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纳管式过滤膜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部件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设有物料进口,另一端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物料进口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端面相接触,并形成一广口状的腔室,所述第二部件内所有的第二通孔全部置于所述腔室内。有益效果:结构巧妙,具有占用空间小,密封效果好,更换方便等优点,采用单元化的结构设计,便于安装和更换,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及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及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废水排入水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日益受到污染,而另一方面,地球上可提供的淡水水源越来越稀缺,列入缺水区域的城市越来越多,各国政府都希望通过对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率。膜技术是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过程易于控制、操作方便、便于放大与集成等优点,在新能源开发、资源优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膜材料制备技术的不断进步,面向多元液相体系的膜分离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膜组件作为膜分离技术的关键设备,可分为板框式、卷式、管式及中空纤维式等几种。管式膜组件一般用于高温、腐蚀性强的苛刻环境,对密封要求较高,尤其是对密封材料要求更高。传统的管式膜的一端与适配器端盖相连接,主要采用连接件或采用树脂浇筑的方式进行连接,采用上述方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单元件更换不方便,密封效果不好等问题。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及过滤装置,其具有占用空间小,密封效果好,更换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及过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元件更换不方便,密封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通过紧固件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部件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纳管式过滤膜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部件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设有物料进口,另一端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物料进口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端面相接触,并形成一广口状的腔室,所述第二部件内所有的第二通孔全部置于所述腔室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至少通过一个紧固件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物料出口与物料进口之间具有物料通道,所述物料通道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在所述螺纹上配合有螺母,以便于本单元组件的组装固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设有垫片;所述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之间设有垫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数量的凸起。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通孔内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管式过滤膜,所述连接件呈中空的管状,在所述连接件的外壁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数量的密封齿,所述密封齿的数量与所述凸起相等或不等;所述连接件伸入管式过滤膜的端部,并将所述管式过滤膜夹持在密封齿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以实现固定及密封的目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直径,以防止所述第一通孔内的连接件脱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齿的外径大于管式过滤膜的内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齿的截面呈半圆形、圆弧型或三角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部件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压盖在所述紧固件的下侧,以防止其脱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部件的上端面、所述物料通道的外侧设有至少1圈凸棱,在所述凸棱上置有弹性的密封垫圈。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过滤装置,包括若干个前述的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结构巧妙,具有占用空间小,密封效果好,更换方便等优点,采用单元化的结构设计,便于安装和更换,维修方便;2)连接件的密封齿能够有效的实现管式过滤膜的固定及密封,无泄漏,组装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第三部件及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连接件和第一通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图1-2所示,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包括: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第三部件3,其中,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第三部件3通过紧固件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本技术中的第三部件3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纳管式过滤膜99的第一通孔11;在每个第一通孔11内均可以容纳1根管式过滤膜99,为了能够保证管式过滤膜99的稳定性,在第一通孔11内通过连接件12固定管式过滤膜99,其中,连接件12呈中空的管状,在连接件12的外壁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数量的密封齿13,连接件12伸入管式过滤膜99的端部,并将管式过滤膜99夹持在密封齿13的外壁与第一通孔11的内壁之间,以实现固定及密封的目的。为了进一步的增加管式过滤膜99的稳定性,在第一通孔11的内壁上也可以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数量的凸起14,凸起14的数量与密封齿13的数量相等或不等,当连接件12伸入管式过滤膜99的端部,并将管式过滤膜99夹持在密封齿13的外壁与第一通孔11的内壁之间,每一个密封齿13和凸起14相互配合,以实现固定及密封的目的。本技术的密封齿13的外径略大于管式过滤膜99的内径,密封齿13的截面可以为半圆形、圆弧形或三角形,本实例采用的是三角形,这样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单元件的密封性能。本技术中的第二部件2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一通孔1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1,第二通孔21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11的直径,以防止第一通孔11内的连接件12脱落。本技术的第一部件1的一端设有物料进口31,另一端设有物料出口32,物料进口31与第二部件2的端面相接触,并形成一广口状的腔室33,第二部件2内所有的第二通孔21全部置于腔室33内。腔室33的外圈具有若干个螺栓孔,长螺杆9通过该螺栓孔依次穿过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并与第三部件3固定连接。为了使得整个单元组件更加稳定,本技术的第二部件2和第三部件3至少通过一个长螺杆9固定连接,例如本实施列中的其中一个长螺杆9位于第二部件2和第三部件3的中心位置。具体的,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连接件12将管式过滤膜99依次置于第一通孔11内,由于连接件12与第一通孔11配合紧密,保证了管式过滤膜99的密封性能。第二部件2压盖在第一部件1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通过紧固件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n所述第三部件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n所述第二部件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n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设有物料进口,另一端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物料进口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端面相接触,并形成一广口状的腔室,所述第二部件内所有的第二通孔全部置于所述腔室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通过紧固件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部件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部件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设有物料进口,另一端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物料进口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端面相接触,并形成一广口状的腔室,所述第二部件内所有的第二通孔全部置于所述腔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至少通过一个紧固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出口与物料进口之间具有物料通道,所述物料通道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在所述螺纹上配合有便于本单元组件组装固定的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式过滤膜的单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设有垫片;所述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之间设有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思苗,祝水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麦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