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径流式介质阻挡放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径流式介质阻挡放电装置。
技术介绍
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DBD)是有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的一种非平衡态气体放电,又称介质阻挡电晕放电或无声放电。介质阻挡放电能够在高气压和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通常的工作气压为10~10000。电源频率可从50Hz至1MHz。介质阻挡放电是在两个放电电极之间充满某种工作气体,并将其中一个或两个电极用绝缘介质覆盖,也可以将介质直接悬挂在放电空间,当两电极间施加足够高的交流电压时,电极间的气体会被击穿而产生放电,即产生了介质阻挡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可用于废气中难降解物质的去除。平板式电极结构的介质阻挡放电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的高分子和金属薄膜及板材的改性、接枝、表面张力的提高、清洗和亲水改性中。介质阻挡放电在产生的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准分子,如OH、O、NO等,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活跃,很容易和其它原子、分子或其它自由基发生反应而形成稳定的原子或分子。因而可利用这些自由基的特性来处理 ...
【技术保护点】
1.径流式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内设有流体通道(2),流体通道(2)内设有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放电电极(3)和第二放电电极(4),第一放电电极(3)和第二放电电极(4)之间设有绝缘材料制成的阻挡介质(5),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介质(5)为可透过流体的板状,阻挡介质(5)的板面沿着可截住流体通道(2)的方向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径流式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内设有流体通道(2),流体通道(2)内设有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放电电极(3)和第二放电电极(4),第一放电电极(3)和第二放电电极(4)之间设有绝缘材料制成的阻挡介质(5),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介质(5)为可透过流体的板状,阻挡介质(5)的板面沿着可截住流体通道(2)的方向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流式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3)和/或第二放电电极(4)为板面可透过流体的板状,第一放电电极(3)和/或第二放电电极(4)的板面沿着可截住流体通道(2)的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径流式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电电极(4)的后方设有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三放电电极(7),第三放电电极(7)为板面可透过流体的板状,第三放电电极(7)的板面沿着可截住流体通道(2)的方向布置,第二放电电极(4)与第三放电电极(7)之间设有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阻挡介质(8),第二阻挡介质(8)为板面可透过流体的板状,第二阻挡介质(8)的板面沿着可截住流体通道(2)的方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径流式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介质(5)和第二阻挡介质(8)为可过滤流体的微孔陶瓷或有机多孔泡沫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径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