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02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训练箱体,所述训练箱体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呼气固定管和吸气固定管,所述呼气固定管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训练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螺纹孔、通气管、呼吸罩、密封胶垫、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二训练球、初效过滤网和槽孔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呼吸训练装置大多为一体结构,给后期的清洗带来了不便,同时,每一次呼吸训练后都需要重新吸气,然后进行下一次训练,以及在训练时需要用手把管道拿起后,含在嘴里,训练方式不卫生的同时,且容易发生漏气现象,降低了训练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和斜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呼吸训练器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通过吸气训练器吸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吸气肌力,借此增加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呼吸训练装置大多为一体结构,给后期的清洗带来了不便,同时,每一次呼吸训练后都需要重新吸气,然后进行下一次训练,以及在训练时需要用手把管道拿起后,含在嘴里,训练方式不卫生的同时,且容易发生漏气现象,降低了训练的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训练箱体,所述训练箱体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训练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箱体(1)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内螺纹孔(20),所述内螺纹孔(20)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呼气固定管(5)和吸气固定管(14),所述呼气固定管(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训练球(4),所述吸气固定管(1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左右两端的内表面均开设有槽孔(8),所述槽孔(8)的内侧设置有初效过滤网(12),所述隔板(13)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训练球(10),所述训练箱体(1)内腔的后侧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训练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箱体(1)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内螺纹孔(20),所述内螺纹孔(20)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呼气固定管(5)和吸气固定管(14),所述呼气固定管(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训练球(4),所述吸气固定管(1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左右两端的内表面均开设有槽孔(8),所述槽孔(8)的内侧设置有初效过滤网(12),所述隔板(13)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训练球(10),所述训练箱体(1)内腔的后侧开设有呼吸通孔(3),所述呼吸通孔(3)连通有通气管(16),所述通气管(16)的另一端连通有呼吸罩(17),所述呼吸罩(17)的右侧设置有密封胶垫(18),所述呼吸罩(17)右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明朱贯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