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乾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401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涉及神经内科康复护理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的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多依靠医护人员进行辅助康复,对于医护的需求较大,且病人康复训练支出难以承受,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设置有两组导向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坐台,所述坐台通过液压柱与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与套筒相连,所述套筒与底座内部的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坐台通过电动铰链与背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解决病人康复训练需要医护进行陪护辅助的问题,便于病人自行进行康复训练,同时降低康复训练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神经内科康复训练
,具体是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神经内科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治疗时,部分患者的神经损伤部位需要进行康复运动才能恢复,但目前康复运动多为传统的方式,例如散步,抬腿或在医护人员帮助下继续运动康复训练。由于医护数量的有限,同时病人在康复期的运动量需要较多,如果全由医护进行辅助康复训练,对于医护的体力和精力耗费较大,同时病人的康复训练支出难以承受因此需要一种看服护理装置进行辅助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设置有两组导向轮,所述第一转盘设置在安装架的左下方,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脚踏板,所述第二转盘设置在安装架内的右上方,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手柄,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以及导向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坐台,所述坐台通过液压柱与连接板相连,所述连接板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坐台通过电动铰链与背板相连。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与套筒相连,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螺纹孔和光孔,所述螺纹孔与螺纹杆相连,所述光孔与滑柱相连,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凹槽,所述螺纹杆与凹槽转动连接,所述滑柱与凹槽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通过直齿轮与电机相连。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柱设置有两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设置有两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架的上侧设置有温度调节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下侧设置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脚踏板以及手柄实现对病人的腿部以及手腕部进行锻炼,便于恢复肢体神经,通过在皮带对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进行相连,病人可以依靠自身肢体的力量进行互补辅助训练,当病人的下肢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可以通过手柄的转动,结合皮带协助对病人下肢的辅助训练,同理,病人上肢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可以借助第一转盘上的脚踏板带动皮带,对上肢进行辅助训练;通过上述结构有效提升病人自行康复训练的能力,同时降低医护的工作强度,减少病人康复训练支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中螺纹杆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中第二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安装架,3-温度调节器,4-第一转盘,5-脚踏板,6-导向轮,7-第二转盘,70-皮带槽,8-手柄,9-坐台,10-电动铰链,11-背板,12-液压柱,13-连接板,14-套筒,15-螺纹杆,150-螺纹孔,151-滑柱,1510-光孔,16-直齿轮,17-电机,18-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上设置有第一转盘4和第二转盘7,所述第一转盘4和第二转盘7之间设置有两组导向轮6,所述第一转盘4设置在安装架2的左下方,所述第一转盘4上设置有脚踏板5,所述第二转盘7设置在安装架2内的右上方,所述第二转盘7上设置有手柄8,所述第一转盘4、第二转盘7以及导向轮6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坐台9,所述坐台9通过液压柱12与连接板13相连,所述连接板13与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坐台9通过电动铰链10与背板11相连。具体的,病人坐在坐台9上,配合第一转盘4以及第二转盘7实现对病人上下肢的康复训练。更具体的,病人上肢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下肢可以利用第一转盘4,利用脚踏板5转动第一转盘4,带动皮带运动,使得的第二转盘7转动,配合病人上肢训练,解决病人上肢力量不够无法持续训练的问题。同理,当病人下肢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可以通过第二转盘7带动皮带,辅助下肢进行康复训练。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柱12设置有两组。进一步的,所述套筒14设置有两组。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2的上侧设置有温度调节器3。具体的,为了使得病人在各种季节都能使用该康复护理装置,在安装架2的内部设置温度调节器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的下侧设置有万向轮18。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实施例1作出的进一步改进和限定。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对于连接板13与底座1的滑动连接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展示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但不仅限此种实现方式。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13与套筒14相连,所述套筒14上设置有螺纹孔150和光孔1510,所述螺纹孔150与螺纹杆15相连,所述光孔1510与滑柱151相连,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凹槽,所述螺纹杆15与凹槽转动连接,所述滑柱151与凹槽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5通过直齿轮16与电机17相连。具体的,通过电机17带动坐台9进行位置调节,便于身高不同的病人使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如图1-4所示,病人首先坐在坐台9上,通过电机17以及液压缸对病人的姿势进行调整。当病人上肢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下肢可以利用第一转盘4,利用脚踏板5转动第一转盘4,带动皮带运动,使得的第二转盘7转动,配合病人上肢训练,解决病人上肢力量不够无法持续训练的问题。同理,当病人下肢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可以通过第二转盘7带动皮带,辅助下肢进行康复训练。当安装架2内的温度较高或者较低时,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上设置有第一转盘(4)和第二转盘(7),所述第一转盘(4)和第二转盘(7)之间设置有两组导向轮(6),所述第一转盘(4)设置在安装架(2)的左下方,所述第一转盘(4)上设置有脚踏板(5),所述第二转盘(7)设置在安装架(2)内的右上方,所述第二转盘(7)上设置有手柄(8),所述第一转盘(4)、第二转盘(7)以及导向轮(6)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坐台(9),所述坐台(9)通过液压柱(12)与连接板(13)相连,所述连接板(13)与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坐台(9)通过电动铰链(10)与背板(11)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上设置有第一转盘(4)和第二转盘(7),所述第一转盘(4)和第二转盘(7)之间设置有两组导向轮(6),所述第一转盘(4)设置在安装架(2)的左下方,所述第一转盘(4)上设置有脚踏板(5),所述第二转盘(7)设置在安装架(2)内的右上方,所述第二转盘(7)上设置有手柄(8),所述第一转盘(4)、第二转盘(7)以及导向轮(6)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坐台(9),所述坐台(9)通过液压柱(12)与连接板(13)相连,所述连接板(13)与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坐台(9)通过电动铰链(10)与背板(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与套筒(14)相连,所述套筒(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绪维郑乾李娅
申请(专利权)人:郑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