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灌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98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灌肠装置,包括药液盛装部,其上连通有灌肠用引流软管;还包括支固部,活动套装于引流软管上,用于支固在病人肛门内,并将灌肠后产生的便液导流回引流软管;便液收集部,通过连接软管与支固部后方的引流软管相连通,用于存储便液;防脱管部,固定于该引流软管的前端外壁上;以及卡挡部,环套于该引流软管上,其前端面与支固部的后端面相固连,用于卡挡该防脱管部,防止引流软管脱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效防止了便液自病人肛门流出污染内裤或床单,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医用物资的消耗,降低护理费用,保证病人臀部清洁,避免引起压疮或肠道疾病,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灌肠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灌肠及收集便液的一体式灌肠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传统灌肠袋结构较为简单,仅具有药液盛装袋和灌肠引流软管等一些基本部件,对于行动无法自理或括约肌松弛的患者,在采用传统的灌肠袋进行灌肠后,由于引流软管过细,导致无法收集自病患肛门流出的便液(大便和药液的混合物);大量便液流出会沾湿患者内裤、床单或消耗大量成人护理垫,导致需要花费较多人力进行清洁或消耗医用物资增多,增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及患者的费用支出。另外,自患者肛门流出的便液一旦未及时进行清洗或清洁不彻底的话,还会导致大便干结在患者身体或大肠壁上,引起压疮或肠道疾病,进一步增大了患者的后续护理及治疗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一体式灌肠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体式灌肠装置,包括药液盛装部,其上连通有灌肠用引流软管;还包括支固部,活动套装于所述引流软管上,用于支固在病人肛门内,并将灌肠后产生的便液导流回引流软管;便液收集部,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支固部后方的引流软管相连通,用于存储便液;防脱管部,固定于该引流软管的前端外壁上;以及卡挡部,环套于该引流软管上,其前端面与支固部的后端面相固连,用于卡挡该防脱管部,防止引流软管脱落。所述药液盛装部为药液盛装袋,所述便液收集部为便液收集袋,所述引流软管连通于所述药液盛装袋的底部;在所述药液盛装袋的顶部设置有便于吊挂的挂环。在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引流软管的连通处设置有带导通阀的三通接头。所述支固部为套装于所述引流软管上的柔性套管,所述柔性套管的长度为6cm,在柔性套管的前端设置有支固气囊,柔性套管管壁内设置有与所述支固气囊相连通的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自所述柔性套管的靠近后端处密封穿出;位于所述柔性套管外侧的充气软管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支固气囊气压的测压计。所述防脱管部为沿轴向固定于所述引流软管外壁前端处的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柔性套管的内径;靠近所述环形凸起处的引流软管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液孔。所述卡挡部为固连于所述柔性套管末端用于卡挡所述环形凸起的环形橡胶圈,该环形橡胶圈的内环面与引流软管的外壁相贴合,在环形橡胶圈的前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适配卡接的环形卡槽。本技术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保证基本的灌肠功能的同时,能够通过固定于病人肛门内的支固部来收集灌肠后产生的便液,配合适配卡接的防脱管部和卡挡部,能够使收集入支固部内的便液再次导流回引流软管中,进一步被便液收集部收集起来,有效防止了便液自病人肛门流出污染内裤或床单,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医用物资的消耗,降低护理费用,保证病人臀部清洁,避免引起压疮或肠道疾病,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卡挡部的立体结构放大图。图3是图1在收集便液时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体式灌肠装置,包括药液盛装部,该药液盛装部为内装有药液的药液盛装袋1,在药液盛装袋1上连通有灌肠用引流软管2,为便于药液的引流,该引流软管2连通于药液盛装袋1的底部;另外,为方便吊挂,在药液盛装袋1的顶部还设置有挂环3。在引流软管2上活动套装有与其一同穿入病人肛门内的支固部,该支固部用于支固在病人肛门内,并将灌肠后产生的便液导流回引流软管2中;具体的,该支固部可为一活动套装于引流软管2上的柔性套管4,为防止柔性套管4伸入过深损伤病人肛门内壁,其长度一般为6cm;在柔性套管4的前端设置有支固气囊5,柔性套管4管壁内设置有与支固气囊5相连通的充气软管6,充气软管6自柔性套管4的靠近后端处密封穿出,用于向支固气囊5内充气,使支固气囊5撑起并顶固在病人肛门内壁上,支固气囊5在被撑起的同时还能够将柔性套管4的前端管口撑开,方便便液的流入;另外,为防止支固气囊5充气过多,位于柔性套管4外侧的充气软管6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支固气囊5气压的测压计7。位于柔性套管4后方的引流软管2上通过连接软管8连通有位于病人体外的便液收集部,该便液收集部为便液收集袋9,用于储存收集于柔性套管4内的便液;在连接软管8与引流软管2的连通处设置有带导通阀的三通接头10,通过旋拧三通接头10上的导通阀来实现引流软管2整体导通,或是位于三通接头10前侧的引流软管2与连接软管8的导通,进而轻松的将灌肠操作和便液收集分开;当然也可通过对连接软管8的扎闭或是对位于三通接头10后侧的引流软管2进行扎闭,从而将灌肠操作和便液收集分开。为防止引流软管2向后抽拉时滑脱出柔性套管4,还在引流软管2的前端外壁上固定有防脱管部,并在引流软管2上环套有前端面与柔性套管4后端面相固连的卡挡部,用于卡挡防脱管部。具体的,该防脱管部为沿轴向固定于引流软管2外壁前端处的环形凸起11,该环形凸起11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柔性套管4的内径,确保环形凸起11能够在柔性套管4内前、后移动,从而使引流软管2能够向柔性套管4的后端抽拉;而卡挡部则为固连于柔性套管4末端用于卡挡环形凸起11的环形橡胶圈12,如图2所示,该环形橡胶圈12的内环面与引流软管2的外壁相贴合,形成密封,避免便液自缝隙流出;为进一步增强环形橡胶圈12处的密封性,在环形橡胶圈12的前端面上开设有与环形凸起11适配卡接的环形卡槽13,通过环形凸起11与环形橡胶圈12的适配卡接来提高密封效果。另外,为提升灌肠的效过,还可在靠近环形凸起11处的引流软管2外壁上开设多个出液孔14,使药液呈发散状喷洒出来。使用时,首先将柔性套管4移动至引流软管2的前端,使柔性套管4与引流软管2前端齐平,在不向支固气囊5内充气的情况下,根据灌肠的常规操作将引流软管2连同柔性套管4一同伸入病人肛门内,一般伸至柔性套管4末端位于病人肛门口处即可;然后向支固气囊5内充气,使其顶固在病人肛门内;之后继续向病人肛门内送入引流软管2,直至其前端达到灌肠要求处,将装有药液的药液盛装袋1悬挂于高处,并调整三通接头10上的导通阀,使整条引流软管2管路导通,进行灌肠操作。在灌肠完成后,如图3所示,向外抽拉引流软管2,使引流软管2的前端移动至柔性套管4的后端处,引流软管2前端的环形凸起11刚好被环形橡胶圈12卡固,此时病人肛门内仅留存有柔性套管4,将便液收集袋10放置于低于病人肛门处,调整三通接头10上的导通阀,使位于三通接头10后方的引流软管2管路闭合,而位于三通接头10前方的引流软管2管路与连接软管8导通,即柔性套管4的内腔与便液收集袋9相连通,此时肛门内因灌肠而形成的便液会流入柔性套管4内,并依次经过引流软管2和连接软管8流入便液收集袋9内被收集起来,完成对便液的收集;有效避免便液自病人肛门内流出污染内裤或床单,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且能够保证病人臀部清洁,避免引起压疮或肠道疾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灌肠装置,包括/n药液盛装部,其上连通有灌肠用引流软管;/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支固部,活动套装于所述引流软管上,用于支固在病人肛门内,并将灌肠后产生的便液导流回引流软管;/n便液收集部,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支固部后方的引流软管相连通,用于存储便液;/n防脱管部,固定于该引流软管的前端外壁上;以及/n卡挡部,环套于该引流软管上,其前端面与支固部的后端面相固连,用于卡挡该防脱管部,防止引流软管脱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灌肠装置,包括
药液盛装部,其上连通有灌肠用引流软管;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固部,活动套装于所述引流软管上,用于支固在病人肛门内,并将灌肠后产生的便液导流回引流软管;
便液收集部,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支固部后方的引流软管相连通,用于存储便液;
防脱管部,固定于该引流软管的前端外壁上;以及
卡挡部,环套于该引流软管上,其前端面与支固部的后端面相固连,用于卡挡该防脱管部,防止引流软管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盛装部为药液盛装袋,所述便液收集部为便液收集袋,所述引流软管连通于所述药液盛装袋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药液盛装袋的顶部设置有便于吊挂的挂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引流软管的连通处设置有带导通阀的三通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固部为套装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青王明蕾谢涵李航博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