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式氧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98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膜式氧合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气腔、气体交换腔和第二气腔;分隔部,分隔部设置在第一气腔和气体交换腔内,以将第一气腔分为第一气体内腔和第一气体外腔,并将气体交换腔分为气体交换内腔和气体交换外腔;气体交换内腔和气体交换外腔之间具有连通口;血液进口,与气体交换内腔相连通;血液出口,与气体交换外腔相连通;气体进口,与第一气体外腔相连通;第一气体出口,与第二气腔相连通;第二气体出口,与第一气体内腔相连通;其中,分隔部上设置有第一流通口,第一流通口位于第一气腔内;第一流通口可开合地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膜式氧合器的气体交换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式氧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膜式氧合器。
技术介绍
膜式氧合器又称膜式人工肺,是一种能够替代人体自然肺脏功能,在体外进行血液的氧合以及二氧化碳的排除的人工装置。其中,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是现今最接近人体生理状况的一种氧合器,常被应用于心外术中、术后治疗,以及呼吸支持等领域,其特点是气血不直接接触,仿生性较好。然而,现有的膜式氧合器均为单腔结构,血液与气体之间仅能单向(同向或逆向)流动,在气体入口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气体与血液之间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式氧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膜式氧合器的气体交换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膜式氧合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气腔、气体交换腔和第二气腔,气体交换腔与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均连通;分隔部,与壳体连接,分隔部设置在第一气腔和气体交换腔内,以将第一气腔分为第一气体内腔和第一气体外腔,并将气体交换腔分为气体交换内腔和气体交换外腔;气体交换内腔和气体交换外腔之间具有连通口;血液进口,与气体交换内腔相连通;血液出口,设置在壳体上且与气体交换外腔相连通;血液出口和血液进口位于分隔部的相对两侧且均位于连通口的上方;气体进口,设置在壳体上且与第一气体外腔相连通;第一气体出口,设置在壳体上且与第二气腔相连通;第二气体出口,设置在壳体上且与第一气体内腔相连通;其中,分隔部上设置有第一流通口,第一流通口位于第一气腔内;第一流通口可开合地设置。>进一步地,膜式氧合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设置在壳体内且均与壳体连接,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密封件位于第二密封件的上方,以使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将壳体分隔为第一气腔、气体交换腔和第二气腔。进一步地,膜式氧合器还包括:中空纤维膜,中空纤维膜的一端与第一密封件连接且与第一气腔相连通,中空纤维膜的另一端与第二密封件连接且与第二气腔相连通,以使经过气体交换腔的气体在中空纤维膜内流动。进一步地,膜式氧合器还包括:血液输送管,血液输送管插设在壳体上,血液输送管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输送端和第二输送端,第一输送端位于壳体外,血液进口位于第一输送端,第二输送端与气体交换内腔相连通;其中,第一密封件绕血液输送管设置且设置在血液输送管和壳体之间。进一步地,膜式氧合器还包括:第一支撑部,与壳体连接,第二密封件绕第一支撑部设置且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和壳体之间。进一步地,分隔部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壳体的顶部连接,第二连接端朝向壳体的底部延伸且位于气体交换腔内;其中,第二连接端与气体交换腔的底部形成连通口。进一步地,第一流通口为环形口,环形口绕分隔部的周圈设置。进一步地,膜式氧合器还包括:环形阀,环形阀设置在第一流通口处,以使第一流通口可开合地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流通口为多个,多个第一流通口绕分隔部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膜式氧合器还包括:多个第一控制阀,多个第一控制阀与多个第一流通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流通口处。进一步地,膜式氧合器还包括: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第一气体出口上,以控制第一气体出口的开合;和/或,第三控制阀,设置在第二气体出口上,以控制第二气体出口的开合。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和第三壳体部,第一壳体部、第三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壳体部形成第一气腔,第二壳体部形成第二气腔,第三壳体部形成气体交换腔;其中,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中空纤维膜均设置在气体交换腔内。本技术的膜式氧合器包括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分隔部,可以将第一气腔分为第一气体内腔和第一气体外腔,并将气体交换腔分为气体交换内腔和气体交换外腔;在膜式氧合器工作时,血液由血液进口进入气体交换内腔,然后通过连通口进入气体交换外腔,最后由血液出口流出;经过第一气体内腔的气体在第一气体出口、第二气体出口和第一流通口的作用下可切换流向。这样的设置实现了气体流向的改变,该膜式氧合器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实现气体流向的切换。当第一流通口和第一气体出口关闭且第二气体出口打开时(此时为工况一),气体由气体进口进入第一气体外腔,然后在流经气体交换外腔后进入第二气腔;进入第二气腔的气体流入气体交换内腔,然后流入第一气体内腔,最后由设置在第一气体内腔上的第二气体出口流出。这样,在气体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气体流速更快,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当第一流通口和第一气体出口打开且第二气体出口关闭时(此时为工况二),气体经过气体进口进入第一气体外腔并由第一流通口进入第一气体内腔,此时,第一气体外腔内的气体经过气体交换外腔与血液完成气体交换后进入第二气腔,第一气体内腔内的气体经过气体交换内腔与血液完成气体交换后进入第二气腔,以使气体通过设置在第二气腔上的第一气体出口流出;这样,气体交换内腔中的血液与气体流向相同,气体交换外腔中的血液与气体流向相反,该膜式氧合器的血液和气体先同向流动再逆向流动提高了气体交换率。并且,在工况一下易产生因冷凝水聚集堵塞气体通道的风险,当气腔气压因冷凝水堵塞气体通道而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则需要切换回工况二,利用由上至下的气流冲刷气道,带走冷凝水。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膜式氧合器的实施例处于工况二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膜式氧合器的实施例处于工况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膜式氧合器处于工况一时血液和气体的流动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膜式氧合器处于工况二时血液和气体的流动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第一气腔;111、第一气体内腔;112、第一气体外腔;12、第二气腔;13、气体交换腔;131、气体交换内腔;132、气体交换外腔;20、分隔部;21、第一流通口;30、连通口;40、血液进口;50、血液出口;60、气体进口;70、第一气体出口;80、第二气体出口;90、第一密封件;100、第二密封件;110、中空纤维膜;120、血液输送管;130、第一支撑部;140、第一控制阀;150、第二控制阀;160、第三控制阀;170、采样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气腔(11)、气体交换腔(13)和第二气腔(12),所述气体交换腔(13)与所述第一气腔(11)、所述第二气腔(12)均连通;/n分隔部(20),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分隔部(20)设置在所述第一气腔(11)和所述气体交换腔(13)内,以将所述第一气腔(11)分为第一气体内腔(111)和第一气体外腔(112),并将所述气体交换腔(13)分为气体交换内腔(131)和气体交换外腔(132);所述气体交换内腔(131)和气体交换外腔(132)之间具有连通口(30);/n血液进口(40),与所述气体交换内腔(131)相连通;/n血液出口(5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且与所述气体交换外腔(132)相连通;所述血液出口(50)和所述血液进口(40)位于所述分隔部(20)的相对两侧且均位于所述连通口(30)的上方;/n气体进口(6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且与所述第一气体外腔(112)相连通;/n第一气体出口(7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且与所述第二气腔(12)相连通;/n第二气体出口(8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且与所述第一气体内腔(111)相连通;/n其中,所述分隔部(20)上设置有第一流通口(21),所述第一流通口(21)位于所述第一气腔(11)内;所述第一流通口(21)可开合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气腔(11)、气体交换腔(13)和第二气腔(12),所述气体交换腔(13)与所述第一气腔(11)、所述第二气腔(12)均连通;
分隔部(20),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分隔部(20)设置在所述第一气腔(11)和所述气体交换腔(13)内,以将所述第一气腔(11)分为第一气体内腔(111)和第一气体外腔(112),并将所述气体交换腔(13)分为气体交换内腔(131)和气体交换外腔(132);所述气体交换内腔(131)和气体交换外腔(132)之间具有连通口(30);
血液进口(40),与所述气体交换内腔(131)相连通;
血液出口(5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且与所述气体交换外腔(132)相连通;所述血液出口(50)和所述血液进口(40)位于所述分隔部(20)的相对两侧且均位于所述连通口(30)的上方;
气体进口(6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且与所述第一气体外腔(112)相连通;
第一气体出口(7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且与所述第二气腔(12)相连通;
第二气体出口(8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且与所述第一气体内腔(111)相连通;
其中,所述分隔部(20)上设置有第一流通口(21),所述第一流通口(21)位于所述第一气腔(11)内;所述第一流通口(21)可开合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氧合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90)和第二密封件(100),所述第一密封件(90)和所述第二密封件(100)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且均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第一密封件(90)与所述第二密封件(10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90)位于所述第二密封件(100)的上方,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件(90)和所述第二密封件(100)将所述壳体(10)分隔为所述第一气腔(11)、所述气体交换腔(13)和所述第二气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氧合器还包括:
中空纤维膜(110),所述中空纤维膜(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件(90)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气腔(11)相连通,所述中空纤维膜(1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件(100)连接且与所述第二气腔(12)相连通,以使经过所述气体交换腔(13)的气体在所述中空纤维膜(110)内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氧合器还包括:
血液输送管(120),所述血液输送管(120)插设在所述壳体(10)上,所述血液输送管(1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输送端和第二输送端,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博尔夏特·拉尔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肺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