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94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包括枕头,所述枕头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减压气囊,所述枕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减压气垫,所述枕头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枕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控制把手和螺纹杆设计,使得医务人员通过转动控制把手就可以控制固定装置的左右移动,通过设置卡块和卡块槽,配合伸缩弹簧和固定管设计,使得医务人员按动固定管就可以调整长短,通过设置固定环、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配合固定螺母和固定螺栓,使得气管插管可以被固定住,从而达到了气管插管可以固定和减少压疮发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
技术介绍
连接喉与支气管之间的管道,不仅是空气的通道,而且具有防御、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作用,气管为后壁略平的圆形管道,成人长11~13cm,上端平第7颈椎上缘与喉相连,向下相当第4~5胸椎体交界处,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叉。气管依所在部位可分为颈段和胸段两部分。颈段较短,沿颈前区中线下行,前面有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覆盖,相当第2~4气管软骨的前面尚有甲状腺峡横过,后面与食管相接,在食管和气管之间两侧的沟内均有喉下神经上行,气管两侧有甲状腺左右叶和颈部大血管。胸段较长,在后纵隔内,其前面有至动脉弓及自弓发出的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再前面还有左、右无名静脉和胸腺(小儿),后面仍为食管,气管由软骨、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所构成,气管软骨大多为14~16个,彼此借韧带相连,气管软骨呈“C”字形,缺口对向后方,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壁所封闭。气管切开通常选在第3、4或第4、5气管软骨环处沿正中线切开,针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对于气管切开的固定,气管切开是挽救患者而开通的一种人工气道,而气管切开的脱出对于患者可能有致命的伤害,因此对于气管切开的固定尤其重要,对于病危患者以及长期气管插管后的患者等,但这种病人都需要长期卧床,由于枕后局部脂肪组织较少,长期受压,局部的缺血缺氧,因此枕后容易发生压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包括枕头,所述枕头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减压气囊,所述枕头的枕面固定连接有减压气垫,所述枕头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枕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盒,所述升降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杆槽,所述螺纹杆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杆,所述螺纹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表面开设有与卡块相配适的卡块槽,所述固定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的表面与固定环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的表面与固定螺栓的内壁螺纹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其中控制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本技术的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其中卡块槽的数量为五个,且五个卡块槽从下至下依次开设在固定管的左侧。本技术的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其中固定螺母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孔的内腔并延伸至第二固定孔的表面。本技术的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其中减压气囊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减压气囊以枕头的竖直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枕头内腔的两侧。本技术的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其中第一齿轮的表面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控制杆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开始转动,第二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本技术的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其中控制盒的左侧开设有螺纹杆孔,使螺纹杆可以穿过控制盒进行左右移动。本技术的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其中减压气垫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减压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枕头和固定板,配合减压气囊、减压气垫和减压贴的设计,使得患者在躺下时更舒服,预防了枕后压疮的发生,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和升降盒,使得固定装置可以随着患者需要的高度而调节;(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配合控制杆、控制把手和螺纹杆设计,使得医务人员通过转动控制把手就可以控制固定装置的左右移动,通过设置卡块和卡块槽,配合伸缩弹簧和固定管设计,使得医务人员按动固定管就可以调整长短;(3)、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环、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配合固定螺母和固定螺栓,使得气管插管可以被固定住,从而达到了气管插管可以固定和减少压疮发生的目的。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枕头;2、减压气囊;3、减压气垫;4、固定板;5、电动伸缩杆;6、升降盒;7、控制盒;8、螺纹杆槽;9、螺纹杆;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控制杆;13、固定装置;1301、固定盒;1302、伸缩弹簧;1303、卡块;1304、固定管;1305、卡块槽;1306、气管插管;1307、固定环;1308、第一固定孔;1309、第二固定孔;1310、固定螺母;1311、固定螺栓;14、控制把手;15、固定杆;16、螺纹杆孔;17、减压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包括枕头1,枕头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减压气囊2,枕头1的枕面固定连接有减压气垫3,枕头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枕头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5,电动伸缩杆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盒6,升降盒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盒7,控制盒7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杆槽8,螺纹杆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9,螺纹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杆12,螺纹杆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3。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固定装置13包括固定盒1301,固定盒1301的内壁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包括枕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减压气囊(2),所述枕头(1)的枕面固定连接有减压气垫(3),所述枕头(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枕头(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5),所述电动伸缩杆(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盒(6),所述升降盒(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盒(7),所述控制盒(7)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杆槽(8),所述螺纹杆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杆(12),所述螺纹杆(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3);/n所述固定装置(13)包括固定盒(1301),所述固定盒(1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302),所述伸缩弹簧(13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1303),所述固定盒(13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管(1304),所述固定管(1304)的表面开设有与卡块(1303)相配适的卡块槽(1305),所述固定管(130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气管插管(1306),所述气管插管(1306)的表面与固定环(1307)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环(1307)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308)和第二固定孔(1309),所述第一固定孔(1308)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310),所述固定螺母(1310)的表面与固定螺栓(1311)的内壁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枕头后压疮的气管切开固定多功能带,包括枕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减压气囊(2),所述枕头(1)的枕面固定连接有减压气垫(3),所述枕头(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枕头(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5),所述电动伸缩杆(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升降盒(6),所述升降盒(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盒(7),所述控制盒(7)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杆槽(8),所述螺纹杆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杆(12),所述螺纹杆(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3);
所述固定装置(13)包括固定盒(1301),所述固定盒(1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302),所述伸缩弹簧(13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块(1303),所述固定盒(13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管(1304),所述固定管(1304)的表面开设有与卡块(1303)相配适的卡块槽(1305),所述固定管(130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气管插管(1306),所述气管插管(1306)的表面与固定环(1307)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环(1307)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308)和第二固定孔(1309),所述第一固定孔(1308)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310),所述固定螺母(1310)的表面与固定螺栓(1311)的内壁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朕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