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94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床尾护板和床头护板,所述床架上侧一端设置有所述床位护板,所述床架上侧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床头护板,所述床架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座。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透风网板、通风管、电机、支撑架和扇叶,使得床板下侧的通风散湿效果大大提高,进而避免病人身体产生褥疮,减轻病人的伤痛。

A rollover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身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身床。
技术介绍
翻身护理床一般不超过90cm宽,单人单层床,方便医护观察巡视和家属人员的操作和使用。可供生病的人、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健康人在住院或居家治疗康复休养时使用,大小形式多样。现有的翻身床在使用时,床板多为整块,床板下侧通风散湿效果一般,进而使得病人身体容易产生褥疮,增加病人的伤痛,因此需要一种技术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身床,其具有提高通风散湿的效果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床尾护板和床头护板,所述床架上侧一端设置有所述床尾护板,所述床架上侧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床头护板,所述床架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侧设置有护栏,所述床架上侧靠近所述床尾护板一端对称设置有腿部支撑板,所述腿部支撑板一侧对称设置有翻身板,所述翻身板一端设置有头部枕板,所述翻身板和所述腿部支撑板上设置有透风网板,所述透风网板下侧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侧中心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下侧设置有扇叶,所述床架内侧四角对称设置有电动推杆。进一步的,所述床架下端四角设置有自锁万向轮,所述床尾护板上端对称一体成型有扶手孔,所述床尾护板上的所述扶手孔中间设置有标签牌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自锁万向轮可以使得所述床架便于移动,所述床尾护板可以为床体尾部提供保护,所述扶手孔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推动床体移动,所述标签牌槽内可以放置病人信息的标签牌。进一步的,所述床尾护板与所述床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床头护板与所述床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标签牌槽与所述床尾护板胶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床头护板可以对床体头部的病人头部进行保护,所述床架为床体提供稳定支撑。进一步的,所述床架与所述自锁万向轮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床架与所述电动推杆铰接,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腿部支撑板铰接,所述腿部支撑板与所述床架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推杆为所述翻身板和所述腿部支撑板的转动提供动力,进而使得所述翻身板和所述腿部支撑板转动稳定,便于将病人身体翻过。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翻身板铰接,所述翻身板与所述床架铰接,所述头部枕板与两侧的所述翻身板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头部枕板为病人的头部提供支撑,保证病人躺卧舒适。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床架焊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护栏插接,所述透风网板与所述腿部支撑板通过卡槽连接,所述通风管与所述腿部支撑板焊接,所述通风管与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扇叶键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风管为所述电机和所述扇叶的转动提供空间,所述电机为所述扇叶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支撑架为所述电机提供稳定的支撑,保证所述电机稳定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的翻身床在使用时,床板多为整块,床板下侧通风散湿效果一般,进而使得病人身体容易产生褥疮,增加病人的伤痛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透风网板、通风管、电机、支撑架和扇叶,使得床板下侧的通风散湿效果大大提高,进而避免病人身体产生褥疮,减轻病人的伤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翻身床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翻身床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翻身床中通风管的俯视图。图中:1、床尾护板;2、腿部支撑板;3、护栏;4、固定座;5、翻身板;6、头部枕板;7、床头护板;8、床架;9、自锁万向轮;10、电动推杆;11、扶手孔;12、标签牌槽;13、透风网板;14、通风管;15、支撑架;16、电机;17、扇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翻身床,包括床架8、床尾护板1和床头护板7,床架8上侧一端设置有床尾护板1,床架8上侧另一端设置有床头护板7,床架8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座4,固定座4上侧设置有护栏3,床架8上侧靠近床尾护板1一端对称设置有腿部支撑板2,腿部支撑板2一侧对称设置有翻身板5,翻身板5一端设置有头部枕板6,翻身板5和腿部支撑板2上设置有透风网板13,透风网板13下侧设置有通风管14,通风管14内侧设置有支撑架15,支撑架15下侧中心设置有电机16,电机16下侧设置有扇叶17,床架8内侧四角对称设置有电动推杆10。如图1-图3所示,床架8下端四角设置有自锁万向轮9,床尾护板1上端对称一体成型有扶手孔11,床尾护板1上的扶手孔11中间设置有标签牌槽12;该设计的出现,自锁万向轮9可以使得床架8便于移动,床尾护板1可以为床体尾部提供保护,扶手孔11可以方便医护人员推动床体移动,标签牌槽12内可以放置病人信息的标签牌。如图1-图3所示,床尾护板1与床架8通过螺栓连接,床头护板7与床架8通过螺栓连接,标签牌槽12与床尾护板1胶接;该设计的出现,床头护板7可以对床体头部的病人头部进行保护,床架8为床体提供稳定支撑。如图1-图3所示,床架8与自锁万向轮9通过螺栓连接,床架8与电动推杆10铰接,电动推杆10与腿部支撑板2铰接,腿部支撑板2与床架8铰接;该设计的出现,电动推杆10为翻身板5和腿部支撑板2的转动提供动力,进而使得翻身板5和腿部支撑板2转动稳定,便于将病人身体翻过。如图1-图3所示,电动推杆10与翻身板5铰接,翻身板5与床架8铰接,头部枕板6与两侧的翻身板5铰接;该设计的出现,头部枕板6为病人的头部提供支撑,保证病人躺卧舒适。如图1-图3所示,固定座4与床架8焊接,固定座4与护栏3插接,透风网板13与腿部支撑板2通过卡槽连接,通风管14与腿部支撑板2焊接,通风管14与电机16通过支撑架15连接,电机16与扇叶17键连接,电机16与支撑架15通过螺钉连接;该设计的出现,通风管14为电机16和扇叶17的转动提供空间,电机16为扇叶17的转动提供动力,支撑架15为电机16提供稳定的支撑,保证电机16稳定工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管14为电机16和扇叶17的转动提供空间,电机16为扇叶17的转动提供动力,支撑架15为电机16提供稳定的支撑,保证电机16稳定工作,头部枕板6为病人的头部提供支撑,保证病人躺卧舒适,电动推杆10为翻身板5和腿部支撑板2的转动提供动力,进而使得翻身板5和腿部支撑板2转动稳定,便于将病人身体翻过。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控制装置对电动推杆10进行调节,使得电动推杆10推动腿部支撑板2和翻身板5向内侧转动,进而使得病人身体翻转,还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对电机16进行调节,电机16带动扇叶17转动,进而使得旋转的扇叶17可以将腿部支撑板2和翻身板5下侧进行通风散湿,避免病人身体产生褥疮,保证病人身体健康,床头护板7和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8)、床尾护板(1)和床头护板(7),所述床架(8)上侧一端设置有所述床尾护板(1),所述床架(8)上侧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床头护板(7),所述床架(8)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上侧设置有护栏(3),所述床架(8)上侧靠近所述床尾护板(1)一端对称设置有腿部支撑板(2),所述腿部支撑板(2)一侧对称设置有翻身板(5),所述翻身板(5)一端设置有头部枕板(6),所述翻身板(5)和所述腿部支撑板(2)上设置有透风网板(13),所述透风网板(13)下侧设置有通风管(14),所述通风管(14)内侧设置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下侧中心设置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下侧设置有扇叶(17),所述床架(8)内侧四角对称设置有电动推杆(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8)、床尾护板(1)和床头护板(7),所述床架(8)上侧一端设置有所述床尾护板(1),所述床架(8)上侧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床头护板(7),所述床架(8)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上侧设置有护栏(3),所述床架(8)上侧靠近所述床尾护板(1)一端对称设置有腿部支撑板(2),所述腿部支撑板(2)一侧对称设置有翻身板(5),所述翻身板(5)一端设置有头部枕板(6),所述翻身板(5)和所述腿部支撑板(2)上设置有透风网板(13),所述透风网板(13)下侧设置有通风管(14),所述通风管(14)内侧设置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下侧中心设置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下侧设置有扇叶(17),所述床架(8)内侧四角对称设置有电动推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8)下端四角设置有自锁万向轮(9),所述床尾护板(1)上端对称一体成型有扶手孔(11),所述床尾护板(1)上的所述扶手孔(11)中间设置有标签牌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翻身床,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顾黎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