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鱼、畜一体化生态循环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368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鱼、畜一体化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包括顶盖、鱼池和前盖,所述顶盖的外表面安装有安装辊,且安装辊的外表面缠绕有遮光帘,所述顶盖的下端口套接有装置底壳,所述鱼池安装于顶盖的内部,且鱼池的右侧贯穿有连通水管,所述连通水管的外表面贴合有植株土壤层,且植株土壤层的右侧设置有隔板,所述连通水管的右端口连接有饮水槽,所述前盖贯穿于装置底壳的前端面,且前盖的内部贯穿有投食口,所述装置底壳的侧表面贯穿有通风口。该生态循环养殖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整体采用玻璃材质,便于饲养人员对装置内部环境的观察的同时,易于装置内部的受光,内部整体分为两个区域,用于对花草、动物和鱼类的饲养。

An integrated ecological circulation breeding system of grass, fish and livest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鱼、畜一体化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态养殖
,具体为一种草、鱼、畜一体化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生态养殖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目前,家用的养殖装置内部空间分配不合理,内部只能单独储存动物,无法大面积接触光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草、鱼、畜一体化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鱼、畜一体化生态循环养殖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家用的养殖装置内部空间分配不合理,内部只能单独储存动物,无法大面积接触光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草、鱼、畜一体化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包括顶盖、鱼池和前盖,所述顶盖的外表面安装有安装辊,且安装辊的外表面缠绕有遮光帘,所述顶盖的下端口套接有装置底壳,所述鱼池安装于顶盖的内部,且鱼池的右侧贯穿有连通水管,所述连通水管的外表面贴合有植株土壤层,且植株土壤层的右侧设置有隔板,所述连通水管的右端口连接有饮水槽,所述前盖贯穿于装置底壳的前端面,且前盖的内部贯穿有投食口,所述装置底壳的侧表面贯穿有通风口。优选的,所述顶盖和装置底壳均采用玻璃材质,且顶盖和安装辊上下相互闭合。优选的,所述遮光帘的侧轴与顶盖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且顶盖的内表面固定有灯槽,所述安装辊关于顶盖的中心点前后对称。优选的,所述通风口的开口方向倾斜朝下,且通风口关于装置底壳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鱼池的左端面贯穿有注水管,且鱼池通过连通水管与饮水槽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优选的,所述隔板与装置底壳的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且隔板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下方安装有保温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整体采用玻璃材质,便于饲养人员对装置内部环境的观察的同时,易于装置内部的受光,而且可以通过遮光帘展开实现对内部空间光照的遮挡,便于使用;2.该装置通过隔板将内部整体分为三个区域,分别可以用于放置鱼池、植株土壤层和右侧的畜生存区域,右侧具有较大的空间为小动物的活动提供保障,植株的光合作用氧气作用于装置内部,鱼池内部的水连通饮水槽,符合生态养殖需求;3.该装置通过内置的灯槽可以为装置内部提供亮度,便于饲养人员的观察,利用两组投食口可以实现对小动物和鱼池内的鱼的饲养,通过左右两侧的通风口实现内部空气的流动,同时采用防水层和保温层作为底层,结构设计合理,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盖;2、安装辊;3、遮光帘;4、装置底壳;5、通风口;6、注水管;7、鱼池;8、连通水管;9、植株土壤层;10、隔板;11、饮水槽;12、前盖;13、投食口;14、保温层;15、灯槽;16、防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草、鱼、畜一体化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包括顶盖1、鱼池7和前盖12,顶盖1的外表面安装有安装辊2,且安装辊2的外表面缠绕有遮光帘3,顶盖1的下端口套接有装置底壳4,鱼池7安装于顶盖1的内部,且鱼池7的右侧贯穿有连通水管8,连通水管8的外表面贴合有植株土壤层9,且植株土壤层9的右侧设置有隔板10,连通水管8的右端口连接有饮水槽11,前盖12贯穿于装置底壳4的前端面,且前盖12的内部贯穿有投食口13,装置底壳4的侧表面贯穿有通风口5,顶盖1和装置底壳4均采用玻璃材质,且顶盖1和安装辊2上下相互闭合,遮光帘3的侧轴与顶盖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且顶盖1的内表面固定有灯槽15,安装辊2关于顶盖1的中心点前后对称,其作用是该装置整体采用玻璃材质,便于饲养人员对装置内部环境的观察的同时,易于装置内部的受光,而且可以通过旋转安装辊2使得缠绕在安装辊2表面的遮光帘3展开,进而实现对内部空间光照的遮挡,便于使用;通风口5的开口方向倾斜朝下,且通风口5关于装置底壳4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鱼池7的左端面贯穿有注水管6,且鱼池7通过连通水管8与饮水槽11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其作用是该装置通过隔板10将内部整体分为三个区域,分别可以用于放置鱼池7、植株土壤层9和右侧的畜生存区域,采用肥沃的植株土壤层9起到实现植株草丛的生长,利用鱼池7内可以承载鱼的生存,右侧具有较大的空间为小动物的活动提供保障,植株的光合作用氧气作用于装置内部,鱼池7内部的水连通饮水槽11,符合生态养殖需求;隔板10与装置底壳4的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且隔板10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层16,防水层16的下方安装有保温层14,其作用是该装置通过内置的灯槽15可以为装置内部提供亮度,便于饲养人员的观察,利用可旋转式的前盖12可以实现打开隔板10右侧的空间,利用两组投食口13可以实现对小动物和鱼池7内的鱼的饲养,通过左右两侧的通风口5实现内部空气的流动,同时采用防水层16和保温层14作为底层,结构设计合理,便于使用。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生态养殖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顶盖1、鱼池7和前盖12组成,首先将该装置平稳的放置,使得该装置位于阳光下,由于整体采用玻璃材质,内部可以最大化的接触光照,在鱼池7的内部从注水管6处注入水源,使得水源位于鱼池7框架的三分之二高度,然后鱼池7内部的水源通过连通水管8移动到饮水槽11的内部,在鱼池7的上方可以安插一些植株花草,利用植株在后期的光合作用中可以释放氧气至装置底壳4的内部,而且在装置底壳4的两侧均贯穿了倾斜角度的通风口5,保障了内部空气的流动,由于隔板10的右侧具有较大空间,可以承载一定数量的动物的生存,而且在前盖12表面贯穿了投食口13,方便饲养人员对内部动物的喂食,底部采用具有保温效果的保温层14作为底层,底层上方采用防水层16,防水动物排泄物过度渗透,易于饲养人员对内部环境的清洁,如果光照过强,可以旋转安装辊2,使得缠绕在安装辊2表面的遮光帘3展开,遮挡部分光照即可,在夜间时饲养人员可以打开灯槽15处电源为顶盖1的下方提供光亮,这就是该装置的使用流程和工作原理。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鱼、畜一体化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包括顶盖(1)、鱼池(7)和前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外表面安装有安装辊(2),且安装辊(2)的外表面缠绕有遮光帘(3),所述顶盖(1)的下端口套接有装置底壳(4),所述鱼池(7)安装于顶盖(1)的内部,且鱼池(7)的右侧贯穿有连通水管(8),所述连通水管(8)的外表面贴合有植株土壤层(9),且植株土壤层(9)的右侧设置有隔板(10),所述连通水管(8)的右端口连接有饮水槽(11),所述前盖(12)贯穿于装置底壳(4)的前端面,且前盖(12)的内部贯穿有投食口(13),所述装置底壳(4)的侧表面贯穿有通风口(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鱼、畜一体化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包括顶盖(1)、鱼池(7)和前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外表面安装有安装辊(2),且安装辊(2)的外表面缠绕有遮光帘(3),所述顶盖(1)的下端口套接有装置底壳(4),所述鱼池(7)安装于顶盖(1)的内部,且鱼池(7)的右侧贯穿有连通水管(8),所述连通水管(8)的外表面贴合有植株土壤层(9),且植株土壤层(9)的右侧设置有隔板(10),所述连通水管(8)的右端口连接有饮水槽(11),所述前盖(12)贯穿于装置底壳(4)的前端面,且前盖(12)的内部贯穿有投食口(13),所述装置底壳(4)的侧表面贯穿有通风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鱼、畜一体化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和装置底壳(4)均采用玻璃材质,且顶盖(1)和安装辊(2)上下相互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刚张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长文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