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的双层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64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种植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气的双层花盆。其包括外盆和内盆;所述外盆、内盆均上端开口,内盆插入外盆,内盆的上端与外盆连接,内盆的下端面与外盆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储水空间,所述内盆的底板设有至少一个下通孔,其特征在于:内盆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内侧通孔;所述外盆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外侧通孔;内侧通孔与外侧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内盆和外盆之间形成内部空间,且内盆、外盆分别设有与之连通的内侧通孔、外侧通孔,使得内部空气与外界流通,避免植物根系被封闭而腐烂。

A kind of double layer flowerpot with air perme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的双层花盆
本技术涉及种植辅助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透气的双层花盆。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中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化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办公室或架体都种植有植物,以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目前一般采用盆栽,即采用花盆种植;而花盆一般采用单层,不能存储较多的水分,需要经常浇水,因此需要安排人员定时浇水,增加成本;为了减少浇水次数或频率,不少产家开发出双层花盆,通过内胆与外壳的结合,内胆的下端设有进水孔并与外壳底部有一段距离;外壳底部用于储水,从而可以减少浇水的次数、频率;如申请号为:CN2017300880097的专利技术;然而这种双层花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植物根部容易腐烂,经过分析发现,根部基本被密封在外壳下端,外壳下端几乎不能与外界进行空气对流,造成根部呼吸困难,易发生腐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透气的双层花盆,该花盆的下端可以与外界进行空心对流,避免密封而引起植物根部腐烂。一种透气的双层花盆,其包括外盆和内盆;所述外盆、内盆均上端开口,内盆插入外盆,内盆的上端与外盆连接,内盆的下端面与外盆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储水空间,所述内盆的底板设有至少一个下通孔,其特征在于:内盆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内侧通孔;所述外盆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外侧通孔;内侧通孔与外侧通孔连通。进一步地,内盆的中部或/和下端的外侧面与外盆的内侧面之间留有间隙,内盆的侧壁与外盆的侧壁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内侧通孔与外侧通孔通过内部空间连通。进一步地,内盆的底板设有向下凸起的盛水部,盛水部伸入储水空间,盛水部设有漏孔;或者,底板连接有吸水件,吸水件的一端伸入储水空间。进一步地,内盘的上端设有安装缺口,安装缺口内连接有水位计,水位计的下端伸入盛水空间;或者:外盆采用透明材质;或者:外盆的下端开设有窗口,窗口安装有透明件;或者外盆的下端连接有用于观察水位的连通器。进一步地,内盆的上端设有若干个凸块,所述外盆的上端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孔,凸块插入凹孔。进一步地,所述内盆的上端设有向外翻折的折边并形成外环,所述外盆的上端面设有与外环相配合的环形槽,外环搭接于环形槽。进一步地,所述内盆的侧壁上端向外倾斜形成倾斜段。进一步地,内盆的侧壁在倾斜段的上方向外弯折形成外环部,外环部与外盆的侧壁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内盆的侧壁设有多个内侧通孔,外盆的侧壁设有多个外侧通孔。优选地,内侧通孔,外侧通孔错位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内盆和外盆之间形成内部空间,且内盆、外盆分别设有与之连通的内侧通孔、外侧通孔,使得内部空气与外界流通,避免植物根系被封闭而腐烂。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一种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一种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外盆;11——外侧通孔;2——内盆;21——内侧通孔;22——倾斜段;23——内部空间;24——外环;25——安装缺口;26——盛水部;27——漏孔;28——储水空间;29——下通孔;3——吸水件;4——水位计;5——透明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一种透气的双层花盆,其包括外盆1和内盆2;所述外盆1、外盆1均上端开口,内盆2插入外盆1,内盆2的上端与外盆1连接,内盆2的下端面与外盆1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储水空间28,所述内盆2的底板设有至少一个下通孔29,其特征在于:内盆2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内侧通孔21;所述外盆1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外侧通孔11;内侧通孔21与外侧通孔11连通。本技术方案在实施时,将植物种植在内盆2,在向内盆2浇水时,使得储水空间28内部储存有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其根系可以穿过下通孔29进入储水空间28并获得水;其次,由于外盆1的侧壁、内盆2的侧壁分别开设有外侧通孔11、内侧通孔21,且连通;因此植物根系所在空间与外部连通,根系的呼吸能够顺畅,避免根系无法呼吸而腐烂。参见图2、图4;进一步地,内盆2的中部或/和下端的外侧面与外盆1的内侧面之间留有间隙,内盆2的侧壁与外盆1的侧壁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23,内侧通孔21与外侧通孔11通过内部空间23连通。内盆2与外盆1之间可以形成间隙,通过间隙将内侧通孔21、外侧通孔11连通。当然也可以不形成间隙,内盘的侧壁与外盆1的侧壁直接抵接,内侧通孔21、外侧通孔11直接对应。参见图3、图4,进一步地,内盆2的底板设有向下凸起的盛水部26,盛水部26伸入储水空间28,盛水部26设有漏孔27;或者,参见图3,底板连接有吸水件3,吸水件3的一端伸入储水空间28。当内部储水空间28的储水较少时,仍然需要保证植物根部能够接触到水。因此本技术方案设置了多个技术方案,1、通过设置盛水部26,根部仍然可以接触到水;2、通过吸水件3将水吸附上来,吸水件3为多孔材料,如毛巾丝、棉线、海绵条等,根部直接对吸水件3吸水。参见图3、图4;进一步地,内盘的上端设有安装缺口25,安装缺口25内连接有水位计4,水位计4的下端伸入盛水空间;或者:外盆1采用透明材质;或者:参见图5;外盆1的下端开设有窗口,窗口安装有透明件5;或者外盆1的下端连接有用于观察水位的连通器(图中未画出)。无论是在对植物浇水,还是平时,都需要观察内部储水空间28的储水情况,需要及时补水,也避免补水太多,因此本技术方案设置了多种便于观察的技术方案。透明件5可以采用具有透明特性的PE塑料,透明硅胶等。也可以是透明玻璃等。进一步地,所述内盆2的上端设有向外翻折的折边并形成外环24,所述外盆1的上端面设有与外环24相配合的环形槽,外环24搭接于环形槽。为方便将内盘搭接在外盆1上,且外盆1能够承受内盘的重量,因此设置了环形槽和外环24,通过外环24与环形槽的连接,将内盘固定在外盆1。进一步地,所述内盆2的侧壁上端向外倾斜形成倾斜段22。倾斜段22可以防止水溅射出来,同时也便于补水。进一步地,所述内盆2的侧壁设有多个内侧通孔21,外盆1的侧壁设有多个外侧通孔11。优选地,内侧通孔21,外侧通孔11错位设置。设置多个内侧通孔21、外侧通孔11,可以方便空气流通,其次错位设置,可以避免水直接通过外侧通孔11、内侧通孔21飞出或溢出。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的双层花盆,其包括外盆和内盆;所述外盆、内盆均上端开口,内盆插入外盆,内盆的上端与外盆连接,内盆的下端面与外盆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储水空间,所述内盆的底板设有至少一个下通孔,其特征在于:内盆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内侧通孔;所述外盆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外侧通孔;内侧通孔与外侧通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的双层花盆,其包括外盆和内盆;所述外盆、内盆均上端开口,内盆插入外盆,内盆的上端与外盆连接,内盆的下端面与外盆的内底面之间形成储水空间,所述内盆的底板设有至少一个下通孔,其特征在于:内盆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内侧通孔;所述外盆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外侧通孔;内侧通孔与外侧通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的双层花盆,其特征在于:内盆的中部或/和下端的外侧面与外盆的内侧面之间留有间隙,内盆的侧壁与外盆的侧壁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内侧通孔与外侧通孔通过内部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的双层花盆,其特征在于:内盆的底板设有向下凸起的盛水部,盛水部伸入储水空间,盛水部设有漏孔;或者,底板连接有吸水件,吸水件的一端伸入储水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的双层花盆,其特征在于:内盘的上端设有安装缺口,安装缺口内连接有水位计,水位计的下端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梦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