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339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力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瞬时电网电压;当瞬时电网电压小于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时,根据瞬时电网电压调整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根据调整后的逆变电压抑制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并网电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瞬时电网电压小于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时,根据瞬时电网电压调整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可以提高并网变流器对瞬时电网电压的响应速度,进而根据调整后的逆变电压抑制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并网电流,可以防止并网电流出现电流突变,避免由于并网电流突变导致的逆变器过流保护或过流损坏,提高并网变流器中逆变器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
,尤其涉及一种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变流器并网运行时,通常需要根据目标电流和电网电压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从而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感的前后压差,进而达到控制并网电流的作用。在电网正常时,电网电压相对稳定,可以在计算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时,通过滤除电网电压的高频成分,使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更稳定,进而稳定逆变器输出电感的前后压差,从而提高并网电流的电能质量。但是在电网故障或发生扰动时,电网电压会发生短时瞬态跌落,也就是在低电压穿越工况下,电网电压会产生突变,由于对电网电压的滤波,使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对电网电压的响应速度变慢,进而可能导致逆变器输出电感的前后压差变化大幅度超出预期,从而导致并网电流变化超出预期,产生电流突变,轻则逆变器发生过流保护,重则损坏逆变器功率器件,造成逆变器过流损坏,影响并网变流器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并网电流突变造成逆变器发生过流保护或过流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包括:获取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瞬时电网电压;当所述瞬时电网电压小于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瞬时电网电压调整所述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根据调整后的逆变电压抑制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并网电流。可选的,所述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瞬时电网电压,获取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滤波电网电压;当所述瞬时电网电压不小于所述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滤波电网电压调整所述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根据调整后的逆变电压抑制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并网电流。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瞬时电网电压,获取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滤波电网电压,包括:对所述瞬时电网电压进行旋转坐标变换,获得dq轴电网电压;对所述dq轴电网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滤波电网电压。可选的,在所述获取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瞬时电网电压之后,还包括:检测所述瞬时电网电压是否小于所述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所述额定电网电压阈值为所述额定电网电压的85%至所述额定电网电压的90%之间的任意值。可选的,所述检测所述瞬时电网电压是否小于所述额定电网电压阈值,包括:获得所述瞬时电网电压对应的等效直流电压;检测所述等效直流电压是否小于所述额定电网电压阈值。可选的,所述当所述瞬时电网电压小于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瞬时电网电压调整所述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包括:对所述dq轴电网电压进行旋转坐标反变换,根据反变换后的瞬时电网电压调整所述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所述当所述瞬时电网电压大于等于所述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滤波电网电压调整所述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包括:对所述滤波电网电压进行旋转坐标反变换,根据反变换后的滤波电网电压调整所述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可选的,所述根据调整后的逆变电压抑制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并网电流突变,包括:根据抑制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并网电流突变;其中,ILd为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d轴并网电流,ILq为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q轴并网电流,Uid为调整后的d轴逆变电压,Uiq为调整后的q轴逆变电压,Ugd为所述瞬时电网电压对应的d轴电网电压,Ugq为所述瞬时电网电压对应的q轴电网电压,ω为所述瞬时电网电压的旋转角速度,L为所述并网变流器的输出电感的电感值,s为拉普拉斯算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装置,包括:瞬时电网电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瞬时电网电压;逆变电压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瞬时电网电压小于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瞬时电网电压调整所述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并网电流抑制模块,用于根据调整后的逆变电压抑制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并网电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瞬时电网电压,当瞬时电网电压小于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时,根据瞬时电网电压调整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可以提高并网变流器对瞬时电网电压的响应速度,进而根据调整后的逆变电压抑制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并网电流,可以防止并网电流出现电流突变,避免由于并网电流突变导致的逆变器过流保护或过流损坏,提高并网变流器中逆变器的工作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根据瞬时电网电压调整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的电路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只根据瞬时电网电压调整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的效果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滤波电网电压调整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的电路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只根据滤波电网电压调整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的效果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同时根据滤波电网电压和瞬时电网电压调整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的效果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详述如下。步骤S101,获取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瞬时电网电压。其中,可以通过电网电压采样电路直接获取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当前时刻的瞬时电网电压。可选的,在获取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当前时刻的瞬时电网电压之后,还需要检测当前时刻的瞬时电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瞬时电网电压;/n当所述瞬时电网电压小于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瞬时电网电压调整所述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n根据调整后的逆变电压抑制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并网电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瞬时电网电压;
当所述瞬时电网电压小于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瞬时电网电压调整所述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
根据调整后的逆变电压抑制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并网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瞬时电网电压,获取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滤波电网电压;
当所述瞬时电网电压不小于所述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滤波电网电压调整所述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
根据调整后的逆变电压抑制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并网电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瞬时电网电压,获取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滤波电网电压,包括:
对所述瞬时电网电压进行旋转坐标变换,获得dq轴电网电压;
对所述dq轴电网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所述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滤波电网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并网变流器所在电网的瞬时电网电压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瞬时电网电压是否小于所述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所述额定电网电压阈值为所述额定电网电压的85%至所述额定电网电压的90%之间的任意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瞬时电网电压是否小于所述额定电网电压阈值,包括:
获得所述瞬时电网电压对应的等效直流电压;
检测所述等效直流电压是否小于所述额定电网电压阈值。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制并网电流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瞬时电网电压小于额定电网电压阈值时,根据所述瞬时电网电压调整所述并网变流器的逆变电压,包括:
对所述dq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闻黄凯伦胡斌
申请(专利权)人: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